章 倩
一双如痴缠恋人般的琴,一对珠联璧合的人,良琴配良工,本是天造地设、精彩绝伦的事,但终难成调,琴一毁一废,而人一死一疯,这是《双琴祭》的悲剧,更是人心作祟的悲剧。
一、悲剧的根源——世人古怪心理
悲剧发生之前,由欣赏赞美到嫉妒恨。似乎世间所有的完美都集结于两个人和两把琴,人,英雄出少年,琴技高超,声名鹊起;琴,取材于最优秀的一段树质,受到老制琴师的静心呵护与栽培,琴的前身就是彼此欣赏的树,琴音高雅不分伯仲,这种完美是人们可遇而不可求的。人们的心理变化凸显了人性的劣根,是善意的欣赏赞美,还是恶意的品头评足?这中间的界限是人们惯常的一些古怪心理:一、见不得别人好,嫉妒心理;二、唯恐天下不乱,看热闹心理。第一种,嫉妒,即,我没有那么出色,你也不该有那么出色。现代流行语“羡慕嫉妒恨”,嫉妒好像常常是由羡慕开始,拿自己和他人作比较,发现始终不及他人,产生一种心理的不平衡,极端一些,就衍生出了嫉妒,于是恶意的攻讦开始了。第二种,看热闹,一些寂寞的人,总要有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来打发无聊,喜欢拿别人的优秀来恶意地说事,本不该去评判的同样美好的“琴”“人”“琴艺”,最终被人言硬生生地比出了一个高低,人们通常在这种比较中获得一种快慰。老制琴师的初衷很明显,他要的是同样的完美,不想有人去甄别、去比较,因为美与美之间是无法去比较的,所以才有了临终的托付:如果有人再挑选的话,无论选择哪一把,都不要卖给他;如果有人同样地赞美两把琴,那么可以赠送。两位少年琴师也正是因为具有伯乐的眼光,才符合了获赠的条件。而这个世界从不缺的就是有意无意的闲人,在制造流言与传播流言的过程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别人的悲喜故事中找到自我的满足。“嫉妒家”和“流言家”一起粉墨登场,于是《双琴祭》的悲剧一再地在这个社会不断的上演。
悲剧发生之后,由冷静同情到归咎他人。对于一切死伤,世人难免不叹惋,叹惋之后通常都会追本溯源,如“怎么回事?”“怎么死的?”如普通的旁观者一般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参与着事后根源的挖掘工作、原因的分析工作,很多的小善良、小悲悯应时而生,殊不知,在人们恶意的中伤里已然不复存在的美好,在人们无聊的闲谈中已然分崩离析的和谐,抵不过流言的内心,抵不过伤害的友谊,都被世人默默地伤害着,“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在这个伤害的过程始终,往往世人是不自知的,他们不懂得自己的所为将给他人带来伤害的程度,所以经常会乐此不疲,所以才会出现文末人们把错误归结到另外一位演奏家身上的可笑情节,“他还没来得及从惊愕中悟到什么,已然懵懂地成了罪魁祸首。”如果说第一位演奏家的死的悲剧源于“心理崩溃”,不如说死于外部压力,第二位演奏家的疯的悲剧源于人们的在同情第一位的死的过程中引发的对第二位的憎恨,看起来是善,其实是人性的不自省。
二、悲剧的意义——净化社会空气
人言可畏,客观的外部环境确实能够影响我们正常的心智,影响我们看事物的情感态度、判断能力,那从主观角度来说,如果我们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强大,是否《双琴祭》的悲剧可以避免呢?设身处地地想想,如果我,你,他,是小说中的其中一位演奏家,能否抵制这样的攻讦呢?或许很难吧,人心毕竟有其脆弱的一面,完全不在乎,要有多强大,才能够做到。我们若能在一开始就认清流言的本质,认清人们的嫉妒心理,淡然处之,让流言止于智者,不把他人的思维代替自己的思维,创造一种良好的舆论环境,或许悲剧会少一点,或者才是这篇小说的最现实的意义吧。
洞察世情的梁晓声欲唤醒人们的自知与自省,原著中还有详细的“耗子把琴咬得面目全非”的情节,看得更让人揪心,祭奠双琴,也是祭奠如老制琴师那样“欣赏同样的美好”的心态,真正发自内心的“懂得与欣赏”在现代社会中所剩无几,现实社会中太多的美好在遭遇着人们的攻击与破坏,“双琴”的遭遇是写给世人看的。这让我想到了同有天赋异禀的“钢琴王子”朗朗和李云迪,同样是近乎完美的演绎,却也一直在遭受着人们的褒贬。“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很多优秀的出众的脱颖而出的人才,难免在遭受着非议,所以普通的我们大可不必为了流言而耿耿于怀,因为,他们寂寞,他们无聊,他们嫉妒,仅此。
但,通过阅读这篇文章,触摸这个血淋淋的悲剧,我们始终还是相信,这个社会毕竟还有正能量在,需要你我共同传递。
作者单位:江苏横林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