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巧用想象领略诗歌精髓

  • 投稿魏大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372次
  • 评分4
  • 17
  • 0

陈彩如

一、巧用意象,想象成画

苏轼曾有一著名论断:“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仅用十字就描绘出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四样景物,形、体、光、色尽在眼前,浑然一体,构图简洁不掩气势壮美,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色彩鲜明优美,极有画意。此即东坡所指誉的“诗中有画”。王维的《鹿柴》所描绘的画面主体是空山深林。由于深林长年人迹罕至,所以长满了青苔。但在这个画面上却有一缕夕阳余辉,透过树叶的间隙洒在林中阴冷的青苔上,这就使画面主体的冷色调与一缕阳光的暖色调形成了互补。由于明暗的对比,一缕阳光反衬出深林青苔的潮湿阴冷,而林中的幽暗,又使得这一线光明格外耀眼。色彩虽是物的外表,但更是作者内在情感的放射。从而引导我们从这有限的寂静幽清的的画面去想象画面外那博大纷繁的大千世界。由于诗人准确地捕捉了光线的色调和强弱,所以画面上的景物被描写得十分生动,通篇就是一部清淡静谧、意趣悠远的风光影片。当我们处在自己创造的空灵境界中,尘世的纷纷扰扰、物欲浮躁都渐渐挥散,真的是身世两忘,万念俱寂了。

一首诗便是一幅画。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少作品具有诗情画意,意境优美。而诗人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往往将自己的情感寓于景物之中,这就是诗歌中的“意象”。学习古诗便会发现,很多时候诗歌是由意象组合而成,并且这些意象蕴含丰富,富于启发性,能诱导读者发挥想象和联想,重现意象之间的某种联系。若在教学教师能让学生通过想象画面而领略诗的美,这样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仅仅是由六个意象组成,若单纯地追究这六个意象的意思,无法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这时,我们不妨让学生借助想象的翅膀将这些意象想象成画面,主动还原当时的情景,完成“语不接而意接”。这是一幅荒山早行图:天边的残月仍悬挂于空中,可雄鸡的啼叫划破了寂静的拂晓,一抹清冷的月光照在一间荒村客店里,唤起行人起来赶路,这时板桥铺上了一层白霜,也留下了行人走过的清晰足迹……当我们像画家一样用笔墨的浓淡,点线的交错,明暗虚实的互映,形体气势的开合,把这幅商山早行的图案谱成,一个寂寞而又赶路的旅人形象便跃然纸上,那清冷孤寂的意境便出来了,通过想象画面,学生也能感觉到“道路艰辛,羁旅愁思”的“意外之味”。

古语有云:“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在进行审美体验中,诗人抓住事物能唤起某种情感或象征人的内在精神的主要特征而不是全部罗列。只有领悟到这些意象所体现出的“诗外之味”,才可把握诗歌的情感。所以对诗的解读离不开对意象本身的把握,如“杨柳”、“梧桐”、“杜鹃”、“寒蝉”、“鸿雁”、“寒鸦”等,本身就具有自己特定的含义与特定的情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想象,借助已有的审美经验,把这些意象进行组合,创造出一幅幅画面,进入诗人难状之景中,沉浸于诗歌的气氛中,与诗人取得心灵的共鸣、审美的认同。

二、填补空白,借助想象

意境的虚实结合是必然而且必要的。意境的塑造不可能完全写实,要让欣赏者凭借自身的思想来填补那虚化的地方,正如有了恰当的调味料才能淅出一锅汤的鲜美。看过齐白石老人的画的人都知道,老人的画皆留有空白之处,在实画花鸟鱼虫的同时也虚掉了常规性的一笔甚至几笔。梁启超说:“向来写情感的,多半是以含蓄蕴藉为原则。像那弹琴的弦外之音,像吃橄榄的那点回甘味儿……”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言外之味,发掘作者欲说还休的创作意图,就要特别注重古典诗歌的空白点,让学生的思维在空白处翩翩起舞。关于这点,清朝陈廷焯概括得好:“意在笔先,神余言外,欲露不露,不许一语道破”。诗人在抒发自身独特审美体验的同时,也将创作视角指向未来的接受者,接受主体通过对“意无穷”空白的填补与创造,与创作主体进行心灵的对话,也创造、延伸、扩展了“空白”。

但学生因为阅历和知识能力的限制,一时无法从作者简约的文字中去感受那种若即若离的情感世界和复杂的心理流程,作为教师,就要及时去引导学生根据诗中的“一鳞半爪”、“断帛裂锦”,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和个性品味,用自己的想象去理解作者欲言而又未言之处。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中开篇写到“天台四万八千丈”,但“天姥山究竟有多高,我们不可得知,诗中这一块“空白”引发了我们丰富的想象,想象它“势拔五岳”的气势,想象它“高耸入云”的巍峨,想象它横空出世的雄姿,从而领悟到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在写到诗人“梦游”的历程中,“月色”、“渌水”、“迷花倚石”、“天鸡”、“岩泉”、“深林”、“霹雳”等意象纷至沓来,这些意象实象之中有虚,虚象之中有实,意象之间跳跃性大,且色彩不一,形成一个个断裂的空白,造成意象间的脱节,恰恰是这些意出尘外的空白可以无限延伸我们的想象。在进行审美体验时,我们不妨让学生用想象去补充、去丰富画面的内容,透过诗歌的形象的“形”见出“神”,透过“境”见出“情”,使之形成一个个完整的意境,进而真正把握诗人借助奇幻境界补偿失意心理的“象外之味”。境味不同,情感亦不同。在创造性的想象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李白忽而登山游湖,忽而神行仙庭,自己也仿佛跟随着诗人一路上上天入地,君临万物,挥斥八极,听到诗人昂扬奋进、愤懑激越的心声。为何诗中意境差别如此之大?这中间的“空白”需要我们超越意象,以自己创造性的想象力去体会李白这颗唐朝的超级巨星在“我本不弃世,世人弃我”(《赠蔡山人》)情境下出世与入世的心理矛盾。

三、入境悟情,发挥想象

列宁说:缺乏情感的认识,便失去了认识的深入。情感是诗歌的纽带,更体现诗歌的活力。宋代大批评家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里说盛唐诗人的诗中境界:“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一切美的光源是来自心灵的: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法表现美感的。意境之美是所有艺术家所追求的“灵境”,好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塑造的意境,如果说绘画只能停留在表现可见、可听的事物或可解的情理上,那么诗歌是超出可视可闻可解的常理,去探索那些不能用概念说明的“理”,那些不能见到和听到的事,那些难以直接表达的感情的。

在诗歌的创作中,当诗人独特的感受与情感不能在客观事物中找到合适的表现形式时,诗人就会凭借自身的想象力,对客观事物加以变形重铸,让心灵孕育的意象,以新奇的构造方式妥帖地传达诗人的情意。这样一来,诗歌的意境就具有了模糊性和难确定性。诗歌中的语言是在语境中生长、开花的语言,孤零零的一个词毫无意义,说明不了什么,只有进入特定的结构和系统,即语境,才能意味无穷,发挥神奇效用。那么,教师如何使学生随诗潜入境,悟情细无痕呢?如在学习柳永的《雨霖铃》时,学生问:诗人为何“无语”?词中的“寒蝉”、“长亭”、“骤雨”等意象,是要营造一种怎样的意境呢?这时,想象尤为重要了。它可以引领学生调动自己各种知识储备来补充和丰富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拓展审美的意象。首先,可以让学生联想到相关的离别场景,如车站告别。借助已有的生活经历,然后展开想象,进入诗人所描绘的、我们从未经历过的画面中获得新奇的审美经验:凄凉的深秋,骤雨停,蝉声切,日已晚,人将别,千言万语尽在“泪眼”中,抬头一看,只见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不见水尽头。想找到归向,却只有“白茫茫的水”映入眼帘,唯有泪眼相看了。当花草鸟虫,山川河流,风霜雨雪,都以离愁为轴心,交盈于同学们的眼前,让同学们承受“醉不成欢惨将别”层层语境的包围,带着诗人的呼吸与脉搏,与诗人一起生存在大地之上,感受着楚天的深广与沉凝,心里开始流淌着爱情的酸甜苦辣咸,沉浸于哀愁凄清的氛围中,久久走不出。这时,同学们算是真正与诗人获得了心灵的共鸣,体会到诗咀嚼不尽的韵味了。正如李清照的两句诗所吟咏的:“不知蕴藉几多时,但见包含无限意。”只有主观创造与客观提示相融合,即作品的接收体——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对作品中的含义加以补充和删除,使其意境表现具有附加性和提示义,才能使意境达到最佳境界。

诗是想象力的竞赛,那些从诗人生活经验中蒸馏出来的一个个跳跃的细节,一个个高度浓缩的情感意象,一个个不同底色的画面,镜头之间留下了大量的空白。教师要用慧心慧眼随时能从中捕捉教育的灵感,给诗歌插上想象的翅膀,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和自身的修养去补充意象的密度,提升情感的力度,最大限度地透视诗人的内心世界并用他所创造的艺术宇宙来开拓我们的视野,滋养我们的性情,陶冶我们的灵魂,重铸我们的民族精神,然后我们再去创造出一个“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全新世界。

★作者单位:广东湛江市坡头区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