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黎明
(垫江县绿柏小学校 重庆 垫江408300)
在多年的管理工作中,我常常在思考一个问题,同样的政策、同样的环境、大致相同的师资和学生,为什么办学效果就不一样呢?为什么他们获得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等奖励如此之多呢?为什么设计良好的学校发展规划不能如愿变成现实,甚至南辕北辙?为什么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校本教研等好的理念及措施,在学校成为形式主义或者口头之谈?为什么校长理念、策略、愿景一箩筐,却无法落实到具体的目标计划上,无法转化为师生的行为?一旦学校管理中出了问题,大家总是习惯于从别人身上找毛病,而并没有从自己特定的角色上去找原因一一这就是如何提高执行力方面的问题。
“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一一比尔o盖茨
“中国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规章制度、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汪中求先生在《细节造成的差距》中这段话令人咀嚼,耐人寻味!
一所学校,犹如汪洋中的行船,要在波涛中驶向远方,必须人人各就各位,齐心协力。这种力,就是一种执行力。学校要获得发展,就必须提高执行力,提高学校管理者的执行力,提高执行者的执行力。在学校管理的执行力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一一校长的执行力。
校长执行力是校长执行计划、完成任务的力度与能力。校长执行力可以通过观察校长们做事的方式和成效来判断,是校长取得职业成功的关键要素。有人推理,一位高绩效的校长,5%在决策,95%在执行。校长执行力的高低决定着学校执行力的高低,决定着学校竞争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发展,影响到学校教育是否能实现教育目的、是否能成为人民满意的教育。校长的执行力,决定着学校教育改革的成败。
一、高度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以做事业的态度来做事,是提高执行力的保障。
首先,校长要善于学习善于创新,要有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学校管理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校长才能有对教育政策的敏锐解析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因地制宜地制定决策并及时调整,以求执行的高效。校长不仅要学理论,还要善于实践,深入思考,不断创新,并在实践中有所突破。这样才能使决策的制定更符合实际需要,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其次,校长要善于团结协作。决策的执行不是校长个人的“独舞”,“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学校的发展需要广大师生的鼎力合作。只有全体教职员工互相配合,形成了共同愿景;劲儿往一处使,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才能使决策落在实处。因此,校长要明察师生的需要,在执行中凸显人文关怀;校长要有民主意识,和师生保持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并在执行中及时跟踪、反馈、调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有了决策的正确性和全体员工的团结协作,就拥有了“天时、地利、人和”,决策才能得到有效执行。
第三,校长还要是个决策的践行者。“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决策的执行中,校长就是学校中层领导和全体师生行动的楷模。校长作为教育决策的坚定践行者,其身上体现出的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和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对师生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要求教师做到的,校长自己要首先做到。不说空话,身体力行,才有助于提高校长的威信。提高执行力,校长要脚踏实地,以“实干家”的本色,做好执行的“排头兵”、“领头雁”。
二、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去统领学校规划与管理工作,是提高执行力的策略。
作为学校校长,就应该是学校教育理论、组织、行为的引领着;一个真正优秀的校长必须具备很高的执行力,必须能够脚踏实地,深知自己所处的大环境,并能够对学校的特殊现状进行深刻的审视和反思,认清问题所在,坚持用科学的发展观去统领学校规划与管理的方方面面工作,然后勇于执行既定策略,并根据执行的情况随时调整策略,真正将其办学思想执行到位,从而为学校赢得最大的教育力。
显而易见,一校之长的执行力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是彰显学校个性、促进学校发展的灵魂,更是校长从事教育事业时所必须具备的竞争力,一方面,校长在协助学校同仁制订学校发展策略时,应该首先考虑这是否是一个能够切实得到”执行”的策略;另一方面,校长在制订计划后,还应该把总体目标细化成简单的执行步骤。比如,将目标分解到各处室,列出表格,做到一目了然;有清晰的指挥系统和岗位责任,有合理的考核、总结、评价标准;能根据工作的重点,确定哪些给优先发展,哪些要先让一步,从而实现整体优化。
执行力是学校竞争力的核心,是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发展规划、决策计划转化为学校发展、教师进步、学生成长的关键力量,在很大程度上关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再好的学校发展策略只有成功执行后才能显示其价值,校长执行力高,可以促使学校快速发展,反之则可以使学校停滞不前。执行能力的提高,首先需要的就是校长以时不待的精神我倍加努力。因此,校长必须正视执行力对学校管理的重要性,切实提高自身的执行力,促进学校健康向上、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