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欣燕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音乐教材中选编了大量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如何使这些名曲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充分发挥高雅艺术的审美功能、教育功能和积极的娱乐功能就成为我们音乐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但目前学校欣赏课的模式比较单一:过分知识化,理性化;重讲授,轻参与体验;重教学的结果,轻教学的愉悦过程。这样势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式的学习状态。因此,音乐欣赏课并不是简单的“我放一放,你听一听”,而应当是诸多方面的有机结合。
通感是指艺术活动中多种感觉彼此联系、互相感应、互相渗透或挪移的心理现象。它也是美育作为培养人审美能力教育所不可欠缺的心理环节。因此,对于学生音乐感知活动的指导首先必须有意识地提示受感知者打通各种感官之间的隔膜,建立各种感觉机能之间的特殊关系,从而获得将某器官的适宜刺激转化为多种感官可以处理的信息,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还有助于学生艺术思维能力和审美心理的发展。
一、借助语言文字感受听觉形象
音乐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古今中外的音乐名作都是以文字原著为脚本,把音乐与诗词结合得天衣无缝,表现出神奇的意境美、音乐美。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无不可作吟唱。在欣赏音乐时用得当的语言描绘,让学生在言语刺激下唤起表象或产生联想和想象,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程度。这样既能创设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愉快的学习氛围:又能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审美能力。如在欣赏《天鹅》中《天鹅之死》时,在乐曲伴奏下,我为大家这样描绘:“她的脚尖,走着密集的碎步,双臂轻柔地上下舞动,一只受伤的天鹅缓缓地从天空降落湖面,她想重新飞向蓝天……可是,死神已向她袭来,她的身体痛苦地前倾,双臂垂下,头也歪向一旁。不!天空仍在向她召唤,求生的欲望还在心里呼喊:起来!起来!她又慢慢直起身子,开始原地旋转,旋转,然而,天鹅终究逃脱不了死亡的魔爪。她倒了下来,全身贴近水面,手臂已僵硬、弯曲,一下,两下,三下,终于在黑暗中合上了翅膀……”许多同学为这只受伤的天鹅在垂危前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坚持和死神搏斗的精神感动得流出眼泪。教师将音乐作品所蕴含的艺术形象通过精确的语言表达给学生,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乘着音乐的翅膀,展开联想,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
二、借助视觉,转化听觉形象
心理学家特瑞赤拉的实验表明,人类的记忆有这样的规律:从听觉获取的信息中,三小时保持70%,三天后保持10%;从视觉获取的信息中,三小时保持72%,三天后保持2%。如果听觉和视觉共同作用,三小时保持85%,三天后保持65%。可见视听结合运用在人的学习中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特别是对艺术的审美而言,视觉功能和听觉功能的结合显得尤为重要。艺术欣赏一般总是从艺术形象所引起的具体感触开始,在和艺术形象的接触中,以有声有色的具体图景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引起审美感受,培养感知能力。另外还可以用颜色、图谱、图解、线条等方式使音乐成为可见的形象,让学生通过视觉来帮助感知音乐。
冀教版《音乐》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在欣赏《长征组歌》中《过雪山草地》这首歌曲时,教学目标是通过欣赏作品,让学生能够说出歌曲的基本情绪,并能随音乐开展创造性的表演活动。在“感知歌曲”和“延伸表演”这两个环节中,充分体现通感在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作用。在欣赏《过雪山草地》时,如今的学生对长征的艰苦和红军战士的英勇气概很难深刻体会到。为了使学生理解乐曲所表达的内容,在感知乐曲的环节中,可以找来“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飞夺沪定桥”等影片让学生欣赏。把音乐语言和情景画面相结合,创设情境,使学生心灵受到极大的感染和震撼,从而很快理解教学内容。
三、借助动觉,展示听觉体验
儿童智力、技能的形成最初借助于外部的动作。音乐教育可在动态中进行,起伏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强弱有序的力度、缓急交错的速度以及不同的情感变换都能激起儿童形体动作的反应,使儿童自然地动起来。动是为了让学生参与创造,动包含了动口、动手、动体态、动脑,而最重要的是动情。这也是学生从感知音乐到理解音乐、创造音乐的手段。根据少年儿童好动的特征,创设一个生动活泼的音乐实践环境,通过听、唱、奏、律动、舞蹈音乐创作等多样化的实践方法,充分运用听觉、视觉、运动觉的综合反应,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对音乐全身心地投入,以取得最优化的效果,使每一个学生的听觉感知都有所发展。
将抽象的听觉艺术与视觉、运动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能以视觉形象来补充听觉形象,以动觉参与来再现听觉形象。这就是通感,是美育作为培养人审美能力教育所不可欠缺的心理环节。在音乐学习中充分发挥好通感的作用,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音乐欣赏活动中,获得美的享受。
(作者单位河北省巨鹿县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