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经济毕业论文范文,经济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及保护途径

  • 投稿Caib
  • 更新时间2017-10-31
  • 阅读量501次
  • 评分4
  • 46
  • 0
0引言

城镇化进程的影响,村落原住居民外流,传统村落普遍面临空心化问题,传统村落的延续与活化需有“人”的存在与发展,村落居民的生活气息以及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与联系,增加了传统村落的“活”性,空心化问题导致传统村落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传统建筑的坍塌、建筑以及土地的荒废、传统文化、民俗的断层、居住环境恶化以及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村落的本质属性,空心化问题是传统村落生存的关键因素,因此需注重并解决传统村落的空心化问题。1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综述

传统村落“空心化”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社会现象,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导致我国乡村“空心化”现象普遍,因传统村落特殊的属性,农村空心化本质上是城乡转型发展进程中乡村地域系统演化的一种不良过程,是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在村庄物质形态中的表现。

传统村落空心化的形成受社会、自然、经济、政策等不同因素影响,通过调研比较研究,不同传统村落空心化原因存在差异,根据调研的实际情况,总结统村落空心化的原因主要归结于村落无相关产业,居民生活保障存在问题;传统村落基础设置较差,生活水平较低,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与现代生活方式产垒冲突,不能满足当代人需求;政府扶持力度过小,乡村居民生活存在一定矛盾与问题;村内资源未进行良好的利用,未发挥其价值,未形成吸引力;旅游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旅游服务设施较差、接待能力较弱;同时外界具有较强的吸引力,致使村内年轻人外出不归,造成村内老龄化,久而久之,形成村落空心化问题,针对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以及西大杖子村石灰窑沟组的实际情况,从旅游的角度结合提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方案与建议。2研究对象及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传统村落喜大杖子村石灰窑沟组,调研以辽宁省朝阳县柳城镇西大杖子村石灰窑沟村民组为对象,进行以“传统村落空心化”为主题的调查。主要调查该古村落的发展现状、空心化现象以及保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等。通过深度访谈和田野调查等方法对该村进行了详细的走访和调查,访谈调查的问题主要包括:村落业态分布、村落保护现状、建筑使用情况、居民生活状态、民居生活方式、与外界的联系等,切身体验传统村落的生活方式。3西大杖子村石灰窑沟组空心化问题3.1 西大杖子村石灰窑沟组概况

石灰窑沟村群山环抱,两山夹一沟,已有300余年的历史,现村内有12户人家共22口人,其中居民最低年龄56岁,最高年龄96岁,平均年龉72岁,是一个“空心化”现象严重的传统村落,当地居民采用石材建设的民居,以其古朴的造型和精湛的技艺,彰显辽西乡村独特的古朴风韵。村里的房子以及老物件等都是老一辈建设,现在的住房和院落除修护外,都维持原貌。石灰窑沟村依山傍水,空气新鲜,整个村落被浓郁的传统文化和质朴的乡土气息所包围,没有现代化机械设备及建筑和交通工具的引进,村内的整体规划布局保存良好,整个村落的尺度肌理合理,生活劳作方式等无不蕴含着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内在底蕴。村里的久远的历史印证了古村乡韵,淳朴的民风养育了一方儿女。2014年,石灰窑沟村民组人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3.2西大杖子村石灰窑沟组空心化问题

(l)发展条件难以适应村民发展需求。

石灰窑沟村农业产出效益低,收入少,难以满足年轻人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是人口向外转移的根本原因。交通问题限制了村落发展,留守老人外出困难,所有活动在村落内进行。村民农业收入不足以支撑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资源水平匮乏,为使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绝大多数村民选择送子女外出就读,以至于村内年轻劳动力全部外出,以致村内整体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此外,村内医疗水平低,村内没有卫生所,难以满足全村人尤其是几乎全部为老年人的石灰窑沟村的医疗需求,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2)村内住宅废弃化严重。

随着石灰窑沟村常住人口数量的减少,石灰窑沟村大量古民居和住宅常年处于闲置状态,其中古民居的闲置甚至废弃的现象尤为严重,石灰窑沟村废弃宅基地面积已经超过总宅基地面积的10%以上。由于村落被列为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和限制性开发,许多村民只能在住宅原有基础上进行修补,但房子整体已经老化,修补只能是暂时缓解问题,雨天漏雨、冬天漏风等问题仍未得到实质性解决。部分住户选择搬离,只留下一些行动不便又不愿离开老家的老年人口留守,导致村落内部空心化现象加剧。

(3)传统村落的保护和管理不到位。

目前政府还没有采取实质性的措施对石灰窑沟村进行保护和管理,只是片面限制村落内部老宅的拆除重建。村民个人没有资金对老屋进行修复,政府又无资金补贴,使得当地居民只能怀着“得过且过”的心理勉强生活。尽管被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但事实上只是虚有头衔,无实质性待遇。这样疏于保护和管理的现象也加速了其空心化的脚步。

(4)其他产业发展限制性较大。

石灰窑沟村位于辽宁省朝阳县的西大杖子村,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可进人性不高,难以带动其经济发展,经济落后,交通的困难也难以吸引外来投资,村落非农产业发展比较落后。旅游业发展缺乏系统的筹划和延伸性开发,也处于较低层次,规模较小,来访人员几平为零。且由于村落人口的外流,务农的人口越来越少,耕地、林地等农业用地的闲置、抛荒问题在近年日益凸显。村落非农产业的落后及农业的逐渐弱化共同造成了村落产业空心化现象,对村落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明显。4 西大杖子村传统村落保护途径

(l)发展乡村旅游目的地。

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建设是针对乡村整体而言,全面利用村落可利用的资源,同时活化村落主体。作为旅游目的地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西大杖子村具有较好的自身条件,乡愁元素丰富,建筑具有典型性,环境具有竞争优势,对于打造乡愁旅游具有一定的优势与吸引力。乡愁旅游的开展充分利用乡村的建筑、基础设施以及乡村建筑小品等,对西大杖子村的村落主体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开发配套旅游项目,休闲、游憩场所等,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旅游者需求,完善了传统村落的产业状态,提高当地居民的旅游收入,加强当地的居民的生活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

(2)建设公共空间。

西大杖子村的公共空间占地面积较少,利用起来较为困难,西杖子村有部分房屋已经废弃、坍塌,应给予考量是否重新翻新或是整改成空地,作为公共空间来打造,公共空间的建设有利于全村的活动与交流,打造可以展觋乡村特色的“文化空间”,打造文化空间会加强当地居民的积极性以及对乡村文化的认同。针对西大杖子村的实际情况,主要可以选择的文化空间点可以为村头,因西大杖子村的地理地位,通过宽约4米的村道长距离方可进入村庄,在村头位置有一处空地,从外界进入时,可以第一眼看到,在此地打造文化空间,对村落的发展有极大的提高,通过空间载体与民俗文化的相互影响,既保留传统民俗、文化、工艺等,提高了村民对本村民俗传统文化的热爱,又适应社会的进步,延续并开发现代需求的文化产品。

(3)提升认同感。

通过与当地居民的访谈发现,西大杖子村当地居民对于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当地文化形成了深刻的认同,这些“老房子”是他们的家,是他们的根,是他们一辈子离不开的地方,对这里有深厚情感与寄托,但是大众对于传统村落的认识相对比较薄弱,一方面,未能真正认识到传统村落的价值与内涵,在村落发展过程中忽略忽视甚至拆毁传统村落的部分建筑,改建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的等,另一方面,村内年轻居民未能意识到传统村落存在的价值及意义,以及他们作为传统村落发挥的作用及重要性,也是造成传统村落空心化的主要原因,针对这种现象,防止传统村落的空心化,应加强村落居民以及钋界居民对西大杖子村传统村落的认识,了解西大杖子村传统村落的现有的资源以及具有的优势,形成对西大杖子村传统村落的认同,认同感形成,西大杖子村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生活习俗得到了认可及延续,传统村落的发展问题就会得到缓解。

(4)丰富产业多样性。

西大杖子村石灰窑沟组目前产业形式单一,内容简单,村内产业未形成体系,村内现有主要产业主要包括基础旅游业、农业以及畜牧业,旅游业的主要接待形式主要为农家乐,而且农家乐的经营未经过专业的指导,在经营上多方面欠缺,针对西杖子村的产业实际情况,可以适当增加、丰富产业类型,吸引外资,加强与外界联系,同时处理好城市与乡村的关系,未发展成规模的产业,可以根据村内实际情况再次进行统一规划,让更多的居民参与进来,扩大规模,加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减少村内居民外出打工的比率,同时吸引外来年轻务工者,缓解西大杖子村老龄化的压力。5结语

传统村落的保护关乎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关系到乡村的建设与发展,传统村落的保护有待进一步的落实与加强,根据调研实际情况,分析了西大杖子村空心化问题主要原因以及西大杖子村所拥有的优势,西大杖子村因其自身的条件以及保护现状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在传统村落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调研考察,结合实际提出保护建议,传统村落空心化问题的解决应多方位考虑,根据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制定相关的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