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范文,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从大地的名称看古人对大地的认识

  • 投稿仁言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392次
  • 评分4
  • 84
  • 0

张小巧

摘 要:中国古代,大地有众多名称,这些名称反映了古人对大地的认识。其认识的角度主要有:大地的颜色、面积大小、形状、方位、功能等方面。古人认为大地的颜色或蓝或青,面积广大,是方形或圆形的,方位在下,是万物之母,有哺育万物、滋养万物的功能,同时大地与阴阳八卦关系密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大地 名称 认识

一、引言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大,方言众多,对于同一事物,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对其称呼也有一定的差异。因而“一物多名”的现象非常普遍,这给我们阅读古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同时,同一事物的不同名称也反映出人们的不同认识,对事物异名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人对事物的认识。通过广泛地收集资料,本文发现古代大地名称众多,前人对于大地的异名现象已有相关记载,如清代厉荃在《事物异名录》中的“地部”收录了20个大地名称;现代学者孙书安在《中国博物别名大辞典》“地部”中收录了55个大地名称。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古代类书和辞书,共收集了近60个大地名称,并试图对这些名称从颜色、面积大小、形状、方位、功能五个角度进行分类,从而探讨古人对于“地”的不同认识,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

二、大地异名的分类研究

1.地的颜色

人类对大地的认识最初来源于感官。人们在地面上,只能看到广阔的黄土,认为“地”是黄色或金色;在高空中,天地则似蓝非蓝,一片混沌。

“黄”“金”“青”等几个颜色词经常充当大地的名称语素。含语素“黄”的名称如:“黄庭”“黄舆”“黄地祇”等。含语素“金”的如:“金轮”“金地”等。含语素“青”的名称如:“青戊”等。“黄”是地最常用的颜色。《说文·黄部》:“黄,地之色也。”《易·坤》:“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唐柳宗元《天说》: “ 彼上而玄者, 世谓之天; 下而黄者, 世谓之地。”在古人的“五行”学说中,“土”对应的是黄色,而古人认为地是由土元素组成,故一直以来都把地的颜色视为黄色,因而以“黄”的语素来给“地”命名。清洪昇《长生殿·觅魂》:“镇黄庭,通紫极。”

黄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古人崇尚黄色,人的肤色、农作物黍稷以及土的颜色都是黄色,还有炎黄文化,黄帝等等。玄色是冷色,黄色是暖色,地黄也是赞叹温暖的大地有长养和哺育万物的作用。

“金”是古人对大地的美称。《说文·金部》:“五色金也。黄为之长。”南朝张正见《从永阳王游虎丘山》诗:“瑞草生金地,天花照石梁。”北周王褒《日出东南隅行》:“银缕明光带,金地织成襦。”从以“金”为语素命名的大地的名称中,可看出古人对“地”的赞赏。“青”的本义是蓝色。《荀子·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古人以语素“青”给大地命名,反映了古人对大地颜色的另一种认识。《庄子·逍遥游》:“天之苍苍,其色正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广雅》:“苍,青也。”古人认为,因天与人的距离太远而产生天是蓝色的错觉,因此大鹏从天上看大地也是这种颜色。《周髀算经·日高图》“凡甲乙之方黄色,戊之方青色。” 唐李籍音义:“上天名青丙,下地名青戊。”

2.地的面积

“大”“巨”等表示面积的形容词可充当大地名称的语素。含语素“大”的有:“大方”“大母”“大阴”“大块”“大矩”“大地”等。含语素“巨”的有:“巨块”等。《说文·大部》:“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焉。”《小尔雅》:“巨,大也。”《庄子》中,弟子问:“人与天地相比,谁大谁小,谁贵谁贱?”庄子道:“人成形于天地,受气于阴阳,立于天地之间,犹如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一般,实在太渺小了,又凭什么自尊自大?计四海之位于天地之间,不似蚁穴之在大漠中乎?计中国之在海里,不似小米粒之在大仓库中吗?天地万物无数,人不过是其中之一;人与万物相比,不似毫毛之在马体乎?”《文选·张华<答何劭>诗之二》:“洪钧陶万类,大块禀群生。”可见,古人认为天地巨大、广阔无比,远超世间万物。因而用“大”“巨”给地命名。

“九”可作为大地的名称语素。如:“九壤”“九土”“九寰”“九地”等。宋张元干《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数字“九”为最大的个位数,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古人造字以纪数,起于一,极于九,皆指事也。二三四为积画,余皆变化其体。”因而,以“九”命名,极言地之广大。

“厚”可作为大地的名称语素。如:“厚地”“厚坤”“厚厚”“厚载”等。《说文·?部》:“厚,从厂,表示与山石有关”,本义指“地壳厚”,与“薄”相对。唐李翱《侯处士墓志》:“其首章曰:‘穹穹与厚厚兮,乌愤予而不摅。’”

3.地的形状

“方”在特定的语境中可指称“地”,《淮南子·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部分含“方”的语素可指大地,如:“大方”“方州”“方局”“方仪”“方地”“方祇”“方载”“方舆”等。“方”能指称“地”主要是由于“盖天说”的出现:古人普遍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如《周髀算经》:“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淮南子·精神训》:“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唐陈子昂《堂弟孜墓志铭》:“大圆苍苍,大方茫茫。”“矩”可指大地,《吕氏春秋·序意》:“爰有大圆在上,大矩在下。” 高诱注:“圆,天也。矩,方,地也。”因而古人以“方”“矩”为指代大地名称的语素,蕴含了古人认为大地是方形的思想。

大地的部分名称含有语素“轮”,如佛教称大地为“金轮”或“地轮”。“轮”本义是“车轮,轮子”,后指“圆形的东西”。“风轮、水轮、金轮,地轮”为大地四轮,称之为“轮”,乃取“其形横圆、其体坚密”之义。自古以来,人们看见苍天笼罩着大地,产生了天圆地方的“盖天说”。而春秋时的曾参曾提出疑问:“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揜也。”因此,后来“盖天说”又认为天不与地相接,而像圆顶凉亭那样由八根柱子支撑着。诗人屈原曾问道:“斡维焉系,天极焉加,八柱何当,东南何亏。”《周髀算经》中提出“天象盖笠、地法复盘”的“新盖天说”,认为天在上,地在下,天地相盖,二者都是圆拱形,中间相距八万里,日月星辰随天盖旋转。因而古人以象其圆形的“轮”为语素为地命名。

4.地的方位

“下”在特定的语境中可指地,部分含“下”的语素也可指大地,如:“下土”“下矩”等。《说文》:“下,底也。”天在高空故称“上”,地在低处故称“下”。《书·尧典》:“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论语·述而》:“祷尔于上下神祇。”《楚辞?问天》:“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王逸注:“言天地未分,溷沌无垠,谁考定而知之也。”陆倕《石阙铭》:“色法上圆,制模下矩。”唐李善注:“上圆,天也;下矩,地也。”古人认为“天高地卑”,并以“下”称大地,并不是把大地理解为“卑下”。《易传?系辞上》有“崇效天,卑法地”,意思是君子居于高位则能效法天,居于下位则能效法地。君子效法天地之道,无论处于何种境地都会坚守自己的道德,并因此获得应有的地位和尊严。

5.地的功能

“媪”“母”可指大地,部分含“媪”“母”的语素也可指大地,如:“富媪”“媪神”“大母”“万物母”等。《广雅疏证?卷六下?释亲》:“媪,母也。”《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宋周敦颐《通书》:“干为大父,坤为大母。”《汉书·礼乐志》:“后土富媪,昭明三光。” 颜师古注引张晏曰:“媪,老母称也。坤为母,故称媪。”故以“媪”“母”命名,表明了对“地”生养万物的崇敬。

部分含“舆”“载”语素的词可指大地,如:“坤舆”“方载”“方舆”“地舆”“舆地”“舆圆”“黄舆”“厚载”等。《淮南子·原道训》:“以地为舆,则无不载也。”地载万物,故比之以车舆,后因称大地为“地舆”。地养育万物,《史记·乐书》:“穷高极远而测深厚,乐着大始而礼居成物。” 裴骃集解:“成物谓地也。”司马贞索隐:“言地能成万物,故成物谓地也。”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因而可以看出,古人对天地的崇敬。

6.与阴阳、八卦的联系

“大阴”“阴物”“柔祇”“壤”“九壤”指大地。古人认为天为阳,地为阴,故以“大阴、阴物”命名。《太平御览》卷二引徐整《三五历纪》:“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古谓地道阴柔,“祇”,指地神,以“柔祇”指大地。南朝宋谢庄《月赋》:“柔祇雪凝,圆灵水镜。”《旧唐书。李训论传》:“柔祇苍昊,必降于祯祥。”又“壤,柔土也。”唐李白《南都行》:“陶朱舆五羖,名播天壤间。”《聊斋志异·青梅》:“今日相看,何啻宵壤。”部分含“坤”语素的词可指大地,如:“坤舆,坤仪,坤后,坤灵,坤维,坤舆,坤厚”。《说文》:“坤,地也,《易》之卦也。”《周易·系辞下》:“子曰: ‘ 乾坤, 其易之门邪。’ 干, 阳物也, 坤, 阴物也。”《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柔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三、结语

自古以来,人类就从未停止过对地的探索。古人对“地”的命名,折射出他们对地的颜色、面积、形状、方位、功能以及地与阴阳八卦的关系等多角度的认识。这些认识反映了古人长期以来探索大地的历程,为我们认知古人的思维提供了一条途径。同时,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最能反映社会面貌的,词汇的变化和发展也可有效地反映出社会、文化、历史的发展。通过对地的大量异名的分析对比,我们可以从词汇的层面探讨语言文化现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杨士首.古汉语同实异名现象的产生[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5).

[2]周荐.异名同实词语研究[J].中国语文,1997,(4).

[3]朱习文.从“天”的异名看古人对天的认识[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3).

[4]王毅.事物异名考索[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

(张小巧 江苏南通 南通大学文学院 22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