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璇
摘 要:程度副词是副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在句容话中,程度副词“蛮”的使用频率也较高。本文试图探究“蛮”的不同语义特征并以此为依据,考察它的分类及量级分布。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蛮 语义特征 分类 量级
一、引言
句容市位于江苏省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宁镇山脉、茅山丘陵汇合境内,是太湖湖西水系和秦淮河东水系的发源地和分水岭。东与丹徒区、金坛市毗邻,南与溧阳、溧水市交界,西和西北与江宁市和南京市郊接壤,北与仪征市隔江相望。[1]
句容历史悠久,春秋时代就已存在,汉时置句容县,1953年,江苏建省后属镇江至今。句容历经三次大的移民潮,致使其语言状况十分复杂。周芸在其硕士论文《句容方言研究》中,把句容方言分为五小片,分别是:城区话、南乡话、东乡话、北乡话、本乡话;并根据研究得出“句容方言正处于由吴方言向江淮方言过渡阶段”的结论。尽管按地理位置划分,句容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的江淮方言,但是笔者经过调查证实,句容方言中确实有吴语词汇及语法用例。所以笔者赞同周芸的看法,即句容方言表现出了吴方言与江淮方言的过渡性特征。
由于句容方言的过渡性特征,导致方言中的程度副词也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本文的内容即基于“蛮”的语义特征来考察它的分类及量级分布。
“ 蛮” 最初是南方某少数民族的自称, 后用来指称“南方少数民族”“南方”“中原汉族周边的少数民族”,都是名词性的。后来“蛮”的形容词义产生,又逐步虚化为副词,当“蛮”用作副词时,义为“挺、很”。“蛮”的这种用法主要分布在吴语、湘语、赣语、客家话等南方方言以及中原官话、江淮官话、西南官话中。[2]句容方言中,典型的程度副词有:累堆、[f?to]、有点,语法特征等方面具有共性,就语义特征而言,“蛮”具有相当的特殊性。它可分为“蛮1、蛮2、蛮3”,其中“蛮1”为相对程度副词,表示程度较低;“蛮2”和“蛮3”都是绝对程度副词,只是“蛮3”所表示的程度义更深,接近于“很”。下面我们将具体分析“蛮”的语义特征、分类及量级分布。
二、“蛮”的分类及语义特征分析
1.程度义较低的“蛮1”
句容方言中的“蛮”所表示的程度义,会随语境、语用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程度义较低的“蛮”,我们把它记作“蛮1”,它一般在对话中出现,表示回答者的一种肯定评价,“蛮1”后面基本上是加表示褒义的形容词或由形容词、动词构成的谓词性短语。例如:
(1)A:你觉得这件衣裳怎么样?
B:蛮好的。
(2)A:怎么样,这虾的味道不错吧?
B:嗯,蛮好的。
由上可知,当说话人向对方征求意见时,如果对方委婉表达自己的观点,多会说“蛮好的,蛮不错的……”被询问人顾及说话者的面子,不便直接表明观点,而采取一种相对模糊的回答方式,即“蛮+VP/AP”。
有时,会在“蛮1”前面加上“也算、还算”以便增强委婉语气,给询问者留有余地,不至于让询问者太过失望。如:
(3)A:我今天换了新发型,还行吧?
B:嗯,虽然看着不习惯,也算蛮时尚的呢!
(4)A:妈妈,我这次又没考到100分。
B:没关系,你这分数和上次比,还算蛮高的,这已经不错了。
有时会在句尾加上语气词,同样表达被询问者的一种委婉地评价。如:
(5)A:都说老张家的女儿长得很漂亮,你看呢?
B:蛮漂亮的吧!
(6)A:班长这人怎么样?
B:也算蛮讲道理的吧!
由于被询问者回答中带了“吧”字,增加了商榷的语气,看似回答模糊,其实是不愿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多了一个“吧”字,既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也让询问者心知肚明。
2.表示程度义较高的“蛮2”
在句容,“蛮”字最常用的是它的“比较”义,表“比较”的“蛮2”也是句容话中使用最普遍的程度副词之一,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比较、较为”。“蛮2”的程度义要比“蛮1”深一点,此外,“蛮2”后面的搭配成分既可以表褒义,也可以表贬义。例如:
(7)今天阅览室蛮安静的。
(8)我最近蛮顺利的。
(9)他蛮自私的。
要注意的是,带有“蛮2”的句子表达说话人的肯定语气,与“蛮1”不同,它表达了说话人对某个人、某件事的肯定或者否定态度,态度明确,这时整个句子的重音就落在了“蛮2”上。
3.表示程度深的“蛮3”
句容话里的“蛮”,有时还接近普通话里的“很”,我们把表示程度深的“蛮”记为“蛮3”。例如:(10)呦,你烧菜还蛮不错嘛!
(11)这些天我一直蛮想家的。
使用“蛮3”也是为了表达说话者的主观看法,它的搭配成分倾向于具有褒义色彩的“VP”或“AP”,所以在有“蛮3”的句子里,我们一般可以看到说话人积极向上的态度。如果是表达厌恶的情感,会使用其它程度副词,例如:“累堆,有点格(有点儿)”。
但是“ 蛮3” 的程度义只是接近于“ 很” , 并没有“ 很” 表示的程度深, 因为在句容方言里, 可以替代“很”的是“累堆”。
三、“蛮”的量级分布
王力最早根据有无比较对象将程度副词分为“相对程度副词”和“绝对程度副词”两类。张桂宾、周小兵、蔺璜和韩容洙依据王力先生的分类方法和划分标准,同时又考虑到量级的差别对这两类程度副词进行了更为细致的下位划分。[3]
笔者根据张谊生对程度副词量级的分类,即根据两类程度副词在比较关系和量级系列中的语义等级差异,将相对程度副词再分为最高级、较高级、比较级、较低级;将绝对程度副词分为过量级、极高级、次高级、略低级。[4]
(一)“蛮1”的量级分布
由上可知,“蛮1”的语义特征突出表现为程度义较低,且“蛮1”一般在对话中出现,是说话人向被询问者征询意见时,被询问者的一种主观态度。张桂宾(1997)认为“当与客观的同质事物相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程度差别是相对性差别,表示相对性的差别的程度副词就是相对程度副词。”[5]笔者认为“蛮1”为相对程度副词,主要是因为“蛮1”用于对话中,是在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倾向性态度。单纯地看,被询问者并没有具体说他为什么觉得“……蛮好/不错”,没有具体列出比较对象,但被询问者的态度其实是委婉的否定。被询问者在使用“蛮1”句问答时是有比较对象的,我们以前面举过的例子来证明:
(12)A:你觉得这件衣裳怎么样?
B:蛮好的。
B并不觉得这件衣服好看,他只是怕说出真话会使A不高兴,其实B的话也是相对客观的。并且试想:当A问B时,A和B可能在服装店,B还可以见到其他衣服;或者A和B是熟人,B见过A的其他衣服,那么B是把现在的衣服和其作衣服做比较后,才得出“蛮好的”结论。笔者认为这样的分析符合张桂宾对“相对程度副词”的定义。
“相对程度副词”的量级分为最高级、较高级、比较级、较低级四种。“蛮1”的量级应属于较低级,因为“蛮1”表示的程度义比较低,相当于普通话里的“稍微”,所以对话中出现“蛮好、蛮不错……”之类的评价时,其实只能反向理解,是被询问者的一种委婉的否定。
(二)“蛮2”的量级分布
由“蛮2”的语义特征可知,它表示说话者对某人某事物的一种程度较高的评价。与“蛮1”不同,它只是说话人想表达自己的主观态度时所采用的一种修饰语。“蛮2”所修饰的对象是无所比较者,或者是与思想上的属性概念本身相比较而能体现出程度差别的一类事物。以前面举过的例句来分析:
(13)今天阅览室蛮安静的。
阅览室是否安静,只是说话者的一种感觉,每个人对安静的感知是不一样的。句中“今天”一词也暗含了比较对象,具体是和哪天相比,只有说话人自己知道,所以说话人并无客观的比较对象,即使有,也是意念中的,所以笔者认为“蛮2”是“绝对程度副词”。
前面提到过“绝对程度副词”的量级分为过量级、极高级、次高级、略低级。由于“蛮2”表示较高的程度,笔者认为它是次高级的“绝对程度副词”。我们可以把“蛮安静的”理解为“不太喧闹”。
(三)“蛮3”的量级分布
“蛮3”是在“蛮2”的基础上,程度义进一步加深后形成的程度副词。“蛮3”也是个绝对程度副词,其求证过程与上述证明“蛮2”为“绝对程度副词”的过程相似,这里不再赘述。“蛮3”一般后接褒义的成分,有时带有一种出乎意料的感受,如前面的例子:“呦,你烧菜还蛮不错嘛!”说话人感到惊讶的是,对方做菜还蛮好的,所以句子中带有语气词“呦”,加强夸张语气。“蛮3”作为绝对程度副词的用法很普遍,当对某人某事的认同度高时,即可用“蛮3”来表达这种主观情感。
至于“蛮3”的量级分布,笔者认为“蛮3”是介于次高级和极高级之间的一种“绝对程度副词”。因为它相对于次高级的“蛮2”来说,程度要高些,但相对于极高级的“累堆”(相当于普通话里的“很、非常”)而言,程度要偏低一些。而句容方言区的人,通过语感都能分辨并正确使用“蛮3”和“累堆”,因为两个词在感情程度的把握上是不同的。笔者暂且将“蛮3”定义为偏高级的“绝对程度副词”。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句容方言里的“蛮”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程度副词,本文依据“蛮”的不同语义特征将“蛮”分为“蛮1”“蛮2”“蛮3”,并考察了三者的量级分布。这有益于我们深入了解句容方言里的程度副词,也希望更多的人关注方言语法。本文并未涉及“蛮”的句法、语用、篇章分析,也没有采用共时、历时相结合的方法,这对于全面研究“蛮”的用法,还是不够的。笔者会继续考察,在后续的文章中进一步研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句容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句容县志[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2]赵乔翔,周香琴.试论“蛮”的词义及感情色彩的演变过程[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0.
[3]李思思.程度副词研究综述[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张谊生.现代汉语程度副词的性质、范围与分类[J].语言研究,2000,(2).
(朱璇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 20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