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数学论文范文,小学数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谈数学教学生活化——以“比的基本性质”一课教学为例

  • 投稿雪上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788次
  • 评分4
  • 12
  • 0

江苏泰州市许庄中心小学(225323) 鞠宇燕

[摘 要]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教学,是广大数学教师最常用的策略之一,但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教师的教学言行应避免错误引导;二是创设生活情境应避免负迁移的影响。

[关键词]生活实际 数学教学 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1-043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是广大数学教师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我在一次听“比的基本性质”一课教学中,却遭遇一次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尴尬。

教学片断:

师:小明有5元钱,小红有2元钱,他们钱数的比是多少?

生1:5元∶2元。

师:如果小明有50角钱,小红有20角钱,那他们钱数的比是多少?

生2:50角∶20角。

师:那5元∶2元与50角∶20角相等吗?

生3:因为5元=50角、2元=20角,所以5元∶2元=50角∶20角。

师:那5米∶2米=50分米∶20分米吗?

生4:因为5米=50分米、2米=20分米,所以5米∶2米=50分米∶20分米。

师(擦去等式中的单位,指着5∶2=50∶20):你们看看,这样表示可以吗?

生(齐):不可以。

课后分析:

从上述教学来看,没有什么失误,为什么学生到最后却不说5∶2=50∶20呢?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了查找到真正的原因,我在课后找到一部分学生,让他们说一说为什么那么肯定地认为5∶2≠50∶20。

生1:因为5元∶2元≠50分米∶20分米,所以5∶2≠50∶20。

生2:因为5∶2=50∶20中的每个数字后面都可以随便带一个单位,当单位不统一时,它们之间就不能画上等号。

生3:对,在数字后面的单位不能确定的情况下,它们是不能用等号来连接的。

我:如果让你们一开始就来比较5∶2与50∶20,你们认为它们之间可以用等号连接吗?

生4:我认为它们之间是可以用等号连接的,因为比可以化成分数,即5∶2可以写成■,而50∶20可以写成■,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5∶2=50∶20。

生5:因为它们的比值都是2.5,所以5∶2=50∶20。

生6:我一看就知道它们相等。因为比是由除法与分数演变来的,除法与分数都有一个基本性质,所以比也应该具备这一性质,即“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

思考:

上述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迅速调动自己的数学前经验,很容易地得出5元∶2元=50角∶20角、5米∶2米=50分米∶20分米。这里,每个数字已有它具体的指向,学生的思维就会被限制在这个指向中,不能跨出这个圈子来思考问题。所以,当教师把数字后面的单位去掉之后,学生还是把这些数字的意义局限在米、分米、元等单位名称中,导致出现错误的认知,这就是生活情境的负迁移在起的作用。那么,如何才能防止并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呢?我认为应做到以下两点。

1.教师的教学言行应避免错误引导

学生的数学思维可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关键在于教师的言行引导。如上述教学中,教师问“你们看看,这样表示可以吗”,由于教师自身的指向不明确,就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歧途,让学生认为老师说的是指人民币单位与长度单位之间的比较,所以才会说不可以这样表示。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引导非常重要,如果不规范、指向不明,就很容易让学生出现思维错误。所以,教师的教学言行要能够给学生的学习一个明确的引导,让学生知道如何来思考问题。

2.创设生活情境应避免负迁移的影响

对于学生熟悉的、容易掌握的知识点,教师完全可以把问题直接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交流,而不需要多此一举地创设生活情境。如上述教学中,学生根本不需要通过生活情境就可以解决问题,结果就是因为教师创设了生活情境,把学生的思维引入误区,导致学生出现错误的答案。而如果教师像课后我与学生交流时那样,直接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来思考、讨论这一问题,学生就可以调动数学经验来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可以避免情境对学生学习的负迁移影响。

总之,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