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数学论文范文,小学数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活化数学现象深挖数学规律——“乘法分配律”课堂教学及前思后想

  • 投稿毒辩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1044次
  • 评分4
  • 41
  • 0

江苏盐城市文港北路盐城小学(224000) 刘海洋

教学前思:

“乘法分配律”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是先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其活化为数学现象,然后让学生展开探究,经历思维的提炼过程,从而自然直观地发现并运用规律。课堂中,大多教师忽视乘法分配律的形成过程,而单从技能培养、教学目标两个方面进行教学,然后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规律。这样教学,导致学生对规律一知半解,破坏了数学思维的完整性。如何让学生由生活情境进入数学化的思维中,再从数学表征中抽象出规律,这是我在课堂教学中重点思考的问题。

教学片断:

一、旧知引入,活化数学现象

出示例题:做一套校服,上衣45元,裤子32元,需要购买40套。

师:请大家补充问题,并列式解答。

生1:买一套校服需要多少钱?列式为45+32=77(元)。

生2:上衣比裤子多多少钱?列式为45-32=13(元)。

生3:买40套校服需要多少钱?列式为(45+32)×40=77×40=3080(元)或45×40+32×40=3080(元)。

师:第三个问题把题目中的条件都用上了,值得研究。想一想,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生举例)

师:你还能列出这样的等式吗?(引导学生从外形上掌握这一等式的特征,为乘法分配律的表征积累做好准备)

二、提炼难点,挖掘乘法意义

出示学生写的算式:(45+32)×40,45×40+32×40。

师:比较一下,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异同?如果不从计算结果来看,你认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会相等吗?为什么?

生4:45+32是一套衣服的价钱,买40套,就要乘以40,而45×40+32×40则表示40件上衣的价钱加上40件裤子的价钱,结果一定相等。

师:那对于算式(64+78)×40和64×40+78×40,你觉得它们会相等吗?为什么?

生5:(64+78)×40表示142个40,而64×40+78×40是将64个40和78个40合起来,也是142个40,所以结果一定相等。

(通过这样的比对和意义的挖掘,使学生对等式有了深刻的理解,并形成了概念猜想:两个数分别同一个数相乘后的和,一定等于这两个数的和乘一个数)

三、验证猜想,理解本质内涵

在验证猜想的环节中,我将重点放在乘法意义上,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并要学生举出正反例,证明算式的结果是否相等。这样教学,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获得抽象概念的本质,懂得用字母来表示数,如(a+b)×c=ac+bc。然后我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旧知,将其与乘法分配律联系起来思考:“长方形的周长怎么算?”

四、对比分析,体验算法优化

乘法分配律与乘法结合律是学生容易混淆的两个运算规律,如何让学生正确区分并能够优化使用,是我引导学生巩固乘法分配律时重点思考的问题。教学中,我让学生针对125×32与101×89两个算式进行纵向对比分析:“将所有计算方法列出来。”学生得出以下方法:(1)列竖式计算;(2)用乘法结合律计算,即125×32=125×(4×8)=4000;(3)用乘法分配律计算,即125×30+125×2=4000;(4)125×32=(120+5)×32=4000。“哪种算法最简便?”显然,用乘法结合律计算最简便。对于101×89,学生发现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最为简便,由此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运用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首先要符合各自的前提条件,乘法分配律针对两种运算,而乘法结合律只针对连乘运算。我继续引导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易混、易错的地方进行比对,使他们更加明晰两者的特点,然后出示(40+4)×25、(28+72)×36、15×(8×4)、15×(8+4)、70×125×4×8、70×125+4×8等算式,让学生自主观察思考:“每组算式有何异同?符合什么运算律的特征?怎么算最简便?”……

教学后想:

将知识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展示,然后将其活化为一种数学现象,带领学生探寻数学现象中的规律,这是我在教学中的新尝试。其中,我有以下体会。

1.要深挖教材,体现教学深度

从计算角度而言,这是个运算定律,通常容易被教师忽略这一规律的探寻过程,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导致学生的思维无法展开。为此,我引导学生从做校服入手,从形式上模仿举出类似的例子来,这样就有了乘法分配律意义上的正向迁移,使学生能够独立列出类似的算式,然后通过观察猜想出规律。这样的教学设计,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导向的。在揭示知识逻辑、展现客观规律的教学中,没有捷径可言,教师只有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才能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2.给学生提供规律探寻的路径

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既是概念建构的过程,也是学生思维不断拓展的过程。在“乘法分配律”的探究过程中,学生既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又是思考者,而教师担当的责任就是要适时地给予指点和关照,使其顺利完成探究。为此,我放手让学生列出算式,并引导他们根据算式进行纵向比较。在特定的情境中,学生发现乘法分配律的使用条件,并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区别有了深刻的理解,为下一步运用乘法分配律奠定基础。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