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旅游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旅游管理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促进开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 投稿不懂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481次
  • 评分4
  • 64
  • 0

张海玲

(开封大学旅游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摘要】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开封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因此,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是开封市加快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线,剖析开封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提出开封应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旅游资源优势,深度发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出促使开封旅游产业成熟、持续健康发展的对策。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开封;文化旅游;资源;对策

旅游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产业,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优先发展旅游文化,用先进文化引领旅游可持续发展。深度挖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展示其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开封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不仅关系到开封旅游业的发展,也决定着开封经济的发展。

一、开封文化旅游产业的资源优势

开封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已有两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的开封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北宋东京开封更是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开封的“古(都)、人(名人)、文(宋文化)、水(黄河、湖)、食(传统美食)、花(菊)”是旅游的重要资源[1]。开封市共有文物古迹237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开封城下13米处共埋藏着6座古城,其“城摞城”奇观叠压层次之多、规模之大,在中华5000年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开封素有“北方水城”之称,包公湖、杨家湖传说动人。开封名人汇集,古有忠烈杨家,英勇岳飞,刚正包拯等等,近有范文澜、冯友兰、邓拓、姚雪垠、穆青等文化名人,令人敬仰。尤其是北宋时期的开封,是全国乃至全球最繁华的都市,因此也给现代开封留下了浓郁的宋文化特色[2]。作为旅游城市,通过多年的发展,开封已经有了发展较好的旅游企业,一批成熟的文化旅游项目和产品,都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开封旅游发展规划》指出:开封市51种旅游资源基本类型中,共有单体316处,其中优良级124处,约占40%。其资源具有以下特征:一是聚集度大,总体质量高;二是人文类资源优势突出,文化内涵丰富;三是反映宋文化的资源形成完整群体,特色突出;四是水域类资源丰富,水城特征鲜明;五是环境变迁与历史演变形成系列特征,人地、人文关系密切。一个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源在于它的核心资源,据研究,开封市旅游的核心竞争力资源就是历史文化资源[3]。因此,大力发展历史文化旅游是开封市旅游业兴旺的必由之路。

二、开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成功探索

开封市旅游部门充分认识到了开封旅游资源的优势所在,并对此进行了深刻研究,确定了开封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即以开封雄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基础,挖掘和推出能够反映开封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旅游精品,寓文化于旅游之中,以人文景观展示为手段,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进而带动旅游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开封是宋文化的发源地,通过不断的挖掘与发展,开封的“宋都”文化收到良好效果。

第一,古城建筑文化特色愈加鲜明。历史上的开封作为宋代都城,是当时世界上的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开封有着代表性的宋代建筑群。目前开封现有的各个景观,也正是从不同角度对包括宋代建筑在内的各朝代建筑及其风格的特色展示。根据各景点的不同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以龙亭公园、铁塔公园、大相国寺三个重点景区为代表的传统景区。其共同的特点是均为历史遗存,文化内涵丰富,保存状况良好。其中铁塔、古城墙、延庆观、山陕甘会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龙亭、大相国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均是开封古代建筑的典范和精华,也是中外游人必看的景点。第二类是以清明上河园、翰园碑林、开封府三个景区为代表的新近开发的旅游景点。其特点是均为仿宋景观,通过不同的建筑式样和表现形式对宋文化进行补充和完善。第三类则是以开封水系工程、清明上河园工程、繁塔—禹王台联合开发为代表的一批旅游项目,同时,现今开封的书店街、七盛角都有着浓浓的建筑古风,使得开封的宋形象更加丰满。

第二,宫廷皇家让开封贵气逼人。历史上曾有八个朝代在开封建都,开封的皇城宫廷文化通过电影、电视、小说等多种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作为宫廷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开封以建筑景观为依托,注重宫廷文化的发掘、整理和展示,推出了一大批形式新颖、游客喜闻乐见、集观赏性和参与性为一体的表演节目,如龙亭公园演出队表演的《九帝迎宾》、《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等,寓表演于游览之中,深受游客好评。开封还编排出了参演人数达700人的大型歌舞剧《大宋·东京梦华》,在省内外演出后获得巨大反响,室内歌舞剧《千回大宋》自2013年演出后极受好评。

第三,包青天成了开封品牌。“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这句歌词几乎人人都知道,甚至让很多人都以为包公是河南开封人。开封著名景点开封府2003年正式向游人开放,通过有关包公的历史文物、古代典故和包氏家谱等向游人详细展示了包公爱民如子、执法如山的清官形象。了解府衙文化,感受人间浩然正气是众多游客的主要目的之一。

第四,演出让景点成亮点。从宋代勾栏瓦肆中流传下来的各种民间艺术对中原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开封在做好民间传统文化项目的挖掘、保护和开发工作的同时,把优秀民俗文化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受到游客的欢迎和好评。如开封的盘鼓表演,已成为一种彰显中原文化精神的文化形式,曾受邀参加了国庆大典、香港和澳门回归等重大任务演出,受到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评价。作为大型主题文化公园,清明上河园以展示民俗文化为主并取得巨大成功,游客在园内可以欣赏到杨志卖刀、包公巡湖、岳飞枪挑小梁王、大宋科举等几十个精彩表演,还有吹糖人、剪纸、捏泥人等工艺表演穿插其中。进入景区“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作为北方水城,开封利用水系建设,将开封景点变得似水柔情,游客可以在大宋御河码头乘舟而行,一边观赏民俗表演,宋风雅韵,同时完成旅游路线,从包公湖到开封民俗集成地——七盛角。

第五,民间文化凝聚中原风韵。开封的民间文化种类繁多,门类齐全,作为“书画之乡”,这里在宋代曾产生过“苏、黄、米、蔡”四大书法派系,开封翰园碑林已成为集诗、书、画、印于一体的艺术宝库。作为“盘鼓艺术之乡”,开封盘鼓多次在全国民间艺术大赛中夺得金奖。作为“菊花之乡”,这里诞生了世界第一部菊艺专著,种菊、赏菊的历史长达1600多年,作为“戏曲之乡”,祥符调是豫剧之母,朱仙镇的年画是中国木板年画的鼻祖,汴梁灯笼张让中华彩灯大放异彩??开封在保护和利用好民间文化、把宝贵的民间文化转化成旅游资源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4],比如,通过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文化活动巡游展示、民俗风情表演等形式,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第六,饮食文化让开封更“香”。开封作为豫菜发源地,饮食业非常发达,开封的灌汤小笼包、马豫兴桶子鸡、炒凉粉、红薯泥等特色小吃名扬海内外。开封夜市从唐始发展至今,现今是中国十大夜市之一。经过重新规划的开封夜市小吃品种近百个,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客,成为在开封旅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开封小吃代表团曾数次随河南省旅游局组织的赴东南亚促销团外出表演,受到华人华侨及当地居民的热烈欢迎。

第七,宗教文化知名度高。世界三大宗教在开封均有迹可循,开封的宗教文化以其门类多、规模大、知名度高而在全国独树一帜。其中有久负盛名的历代皇家寺院大相国寺、建于北宋供奉佛舍利的开宝寺铁塔、天清寺繁塔、全国三大道观之一的延庆观,还有自春秋保存至今的禹王台等,可以说开封是一个宗教门类齐全、各民族教义习俗比较集中的城市。

三、开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虽然开封具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资源优势,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存在仍阻碍了开封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做强做大。

(一)思想观念、文化旅游体制的落后

由于历史等原因,至今仍有个别单位或个人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认识不够明晰、观念跟不上,用大文化的观念对文化旅游建设进行产业化运作难度大;文化旅游体制改革的步伐不快,文化旅游管理的体制不顺,投资管理机制不能适应文化旅游市场发展的需要,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二)文化旅游产业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弊端,亟需改革

开封文化旅游产业缺乏统一高效的现代管理体制,使其资源优势难以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长期以来,条块分割、行业壁垒的存在,旅游资源难以整合,难以形成全面系统的文化旅游产业政策体系。开封各景区在推广自身形象和旅游产品时,均是单兵作战,各自为政,没有很好的横向联合互动,导致产品单一,主题不鲜明,重复建设,市场竞争力差。如开封一景区开办民俗文化及杂耍活动,后来其它景区纷纷效仿,使之成为你有我有全都有的产品,缺乏个性,形不成竞争力。因此开封市各景区之间应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更新产品的内容,提升产品开发的档次,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才能做强做好旅游业。

文化产业领域小型企业居多,现代大型文化企业寥寥无几。文化产业组织的小型化,资源优势的分散化,难以适应强势市场竞争的要求。部分文化产业单位没有完全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一些由事业单位转制的文化企业组织,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依赖政府资金办文化的基础上,缺乏市场营运活力和团队创意活力。

以上原因导致开封市旅游业带动作用不明显,与之相关程度较高的文化演艺活动以及工艺美术品制造等行业发展也受到影响,部分文化旅游资源被闲置浪费,难以系统开发和充分利用。

(三)观光型产品为主,类型单一

很多到开封的游客会说看到开封的景点很快,因为景点集中,而且类型相近,建筑类似。观光型产品多且缺乏视角独特的二次开发,使得开封是旅游名城,但旅游带给开封的收益远不及南方旅游城市。另外,开封各种文化资源要素得不到市场确认,难以完全转换成产业资源。例如朱仙镇的木版年画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形成产品规模,更没有以年画为依托形成大的产业,再如开封菊花,远没有杭白菊市场知名度高。

(四)文化旅游产业领域高素质经营管理型人才奇缺

人才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作用重大。但是从开封的实际情况看,专业人才队伍总量不足、素质不高,影响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目前,高素质人才缺乏己严重影响了开封市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在新闻单位,中高级人才仅占五分之一;广告服务单位、出版单位中高级人才均不足百分之二十;而出版物销售业、音像制品销售、网吧服务业中几乎没有中高级人才。人口文化素质不高,既影响文化受众的接受力和参与度,也影响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的战斗力和竞争力[5]。

(五)文化建设投入不足,影响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

长期以来,受经济制约,开封市文化建设欠账较多,一些硬件设施陈旧、落后,一些文化活动缺乏必要的设施和条件,一些专业艺术团体发展缺乏资金支持,走向市场步履维艰,一些文物修缮保护管理经费严重不足等,这些都使文化建设发展面临许多困难。

四、开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对策

十二五期间,开封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地区优势,突出文化特色,塑造整体形象。加强文化产业组织,培育产业集群,壮大产业规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充分发挥开封市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文化与旅游的产业融合,提升旅游的文化品位,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加大品牌打造力度,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变

要加快实现旅游由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必须突出解决好产业开发水平低的问题。一是突出资源整合,打造精品景点景区。充分发挥《开封旅游发展规划》对旅游发展的指导性作用,对区域内现有景点进行全面统计、摸排和清理,对部分发展潜质好、品位较高、符合旅游发展规划的小景点,该确认的依法确认,不适应单独经营的可通过兼并、组合等方式,挂靠大景点;对一些表现形式单一、低水平重复、开发不规范的景点,要坚决关闭。进一步强化“三点一线”精品线路,加大与省内外各大旅游景区的联合促销、线路打捆力度。二是突出市场主体,积极创新运作机制。按照“政府主导、市场经营、企业运作、群众参与”运作机制,出台优惠政策,创造优越环境,使政府职能真正转移到服务上来,让企业真正成为开发主体。鼓励民营企业和个人以投资、入股形式参与旅游项目开发建设,进一步扩大社会投资办旅游的效应。正确引导和保护好群众投资的积极性,营造人人都是旅游使者、个个都是旅游形象的浓厚氛围。三是突出宣传促销,强力打造“宋都”品牌。要强化全市旅游一盘棋的观念,把“宋都”作为最大的品牌来打造。

(二)加大投入经营力度,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

要加快实现旅游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必须突出解决好产业经营水平低的问题。一是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让游客“来得快”。加速推进城镇化进程,进一步完善城市旅游停车场和景区停车场等辅助设施。二是丰富文化旅游项目,让来到开封的游客“留得下”。以提高游客过夜率、延长游客消费链为目标,鼓励发展有特色、高档次的旅游宾馆酒店,提高餐饮住宿服务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景点,抓好民间传统小吃、民俗晚会的开发,精心设计和开发一台精品宋都文化晚会,实现文化和旅游的高度融合。三是积极开发旅游产品,让留下的游客“能消费”。 完善开封古城水系,开发开封古城墙,以黄河文化为主线,开发黄河滩地自然、历史人文景观,加快黄河两岸的生态建设步伐,优化视觉景观。注重增强产品开发的针对性,做到用老产品扩大新市场,用新产品巩固老市场,用特色拳头产品占领市场,在满足行、游、吃、住、购、娱等直接消费的同时,创造商业机会、文化机会和就业机会。

(三)加大管理整治力度,由培育市场向规范管理转变

除了要完善旅游法规、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外,强力整治古城环境,依法加强古城保护和管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开封应认真执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并尽快制定《开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控制、引导城市科学地发展,既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又保持城市的活力与繁荣。做到建设与保护相统一、开发与利用相统一,让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保护好古城格局和历史风貌。组建城市管理行政综合执法局,将公安、城建、环保、工商、国土、文化、旅游等部门分散的行政处罚权相对集中起来,解决多头执法、执法不到位、乱执法等问题,大力查处违法违章建筑、违法摆摊投点、无证经营、占道经营等行为。深入开展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消除脏、乱、差、堵现象。乡村以建设新农村为抓手,认真搞好村容村貌整治和“清洁工程”。

(四)加大产业发展力度

加强产业组织,拉长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壮大产业规模。以宋都文化和水系为纽带,整合旅游资源,突出古都水域特色,壮大开封汴绣、朱仙镇木版年画、风味小吃、文化娱乐等产业,积极发展关联产业,形成综合产业体系。

(五)深度挖掘宋文化

开封旅游发展的核心资源在于开封特有的宋都文化,“宋都”二字蕴含了丰厚的千年文化和人文历史。作为八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开封是能够集中反映历史上北宋王朝和宋文化的唯一完整范本。开封旅游的发展只有紧密结合文化事业,将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结合起来,才可能把含金量高的文化资源转变为文化资本,才可能打造出具有持久竞争力、吸引力的文化精品和特色品牌,这也是做大做强开封旅游品牌、提高开封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根据我市旅游资源的特性和分布状况,应以“宋都·宋文化”为宗旨,推出6大特色旅游产品。一是古都观光、文博观光的观光旅游产品;二是假日休闲、市井体验的休闲度假旅游产品;三是民风民俗、美食名菊、民间演艺、工艺制作类的民俗风情旅游产品;四是悬河长堤、村落沃野、渔牧花果类的农业生态旅游产品;五是宗教宗亲、名人瞻仰、胜迹凭吊类的寻根问祖、朝觐游产品。六是宋科技文化教育,兴建古玩收藏市场。唐宋八大家中有六人均在北宋时期,中国四大发明有三项完成(或成熟)于北宋年间[6]。另外,开封丰厚的文化造就了大批的收藏爱好者,开封应建成正规高档的收藏市场,将寻宝人也变成自己的游客,放大其旅游效应。总之,宋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鼎盛代表,更应成为开封的名片和特色。

(六)加强文化旅游产业营销力度

公众对于开封的认知除了清明上河园便是包公,有印象但不鲜明,开封一般吸引一级客源市场(如郑州),而二三级客源市场的游客比例少[7],对此,开封应牢固树立文化经营理念,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手段,加大对全市整体文化旅游的营销,这是树立开封“宋都”文化旅游形象的重要环节。只有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打破传统观念,真正把文化作为产业来认识、来发展,并通过有声有色的营销活动,才能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文化消费者,发挥寓教于乐和寓宣于乐功能作用,更好地实现文化旅游资源向文化旅游资本的转变,达到开发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也才能真正把开封深厚的宋都文化旅游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五、结束语

一个城市应有鲜明的文化个性,才能在民众的心里有深刻的文化记忆,也才能唤起民众对这个城市的文化认同。通过对开封文化旅游产业的分析,开封作为文化历史名城的优势可见一斑,开封应在历史丰厚馈赠的基础上找清优势,做大做强自己的宋文化。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提到开封是褪了色的遗址,本文在此对开封文化旅游的优势进行了详述,让更多的人了解熟悉开封。文化旅游产业涉及面广,本文在对策方面结合所学进行了概要的表述,具体举措有待补充。不论开封还是其他旅游之城,都应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升旅游文化品位和市场竞争力,才能实现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共赢”,实现经济振兴与社会进步“双飞”。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耿娟娟.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竞争力研究—以开封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09:26.

[2]宋洁.开封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今日湖北(下旬刊),2013(6):178-179.

[3]耿娟娟.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竞争力研究—以开封为例[D].广西师范大学,2009:29.

[4]高树田.繁华宋都开封[M].河南科技出版社,2010:159.

[5]宋锐.开封市文化产业人才管理研究[D].河南大学,2012:14.

[6]刘芙蓉.深入挖掘“宋文化”,打造开封旅游新亮点[J].科技信息,2008(12):544-566.

[7]高新伟.开封文化旅游竞争力的SWOT分析[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