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记者出镜在电视时政新闻中的运用

  • 投稿郝完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374次
  • 评分4
  • 83
  • 0

王绘华

【摘要】电视时政新闻以报道宣传党政信息为己任,在政府与民众沟通中起上传下达的作用。如何提高沟通的效率和效果,作为中间人的记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记者出镜,可以提高节目收视效果,增加新闻信息量。那么,电视时政新闻应当如何运用记者出镜,又如何保证记者出镜的质量呢?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记者出镜 时政新闻 专业素养

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将时政新闻作为报道的重点内容之一。时政新闻报道的好坏,直接影响媒体的受欢迎程度。

什么是时政新闻?在《新华大词典》和《中国新闻实用大辞典》中,都找不到时政新闻的确切定义。根据媒体实践,有人认为,时政新闻就是有关国家、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国内民主政治生活以及涉及国际政治、国际关系的报道。也有人直接把时政新闻定义为关于时事、政治的新闻报道。

由此,可以大致概括时政新闻的报道范围:国家、政党、社会团体、知名人士在国内国际方面的政治主张、言论、行为与活动,以及社会上的政治思潮、政治事件、政要人物更迭等。这些内容与西方定义的“硬新闻”相重叠。我国著名新闻理论家甘惜分教授在《新闻学大辞典》中将硬新闻定义为:“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按此定义,时政新闻属于硬新闻的一个种类。这也表明,时政新闻具有题材重大、受众关注高等特点。

但长期以来,时政新闻存在不好看、没人看的尴尬局面。笔者认为,破解方法之一就是对记者出镜的运用。一期“联播新闻”一般有这几类新闻:领导会见、会议新闻、各部委厅局政策解读、主题报道、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社会新闻等。适当的记者出镜,不仅可破解各类新闻之“硬”,还能为新闻带来人文色彩以及新闻之外的新闻。

一、记者出镜为会议新闻打开清新之窗

在上述几类新闻当中,最枯燥的为会议新闻。从观众角度看,新闻画面多为会场以及与会人员,新闻内容多为就事论事,语言上多为宣教。这样的语言和画面风格,很难让观众喜闻乐见,观众因很难找到与自己的关联点而放弃收看。

事实上,会议新闻的内容往往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就拿全国“两会”报道来说,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如果仅仅对会议新闻进行事实报道和陈述,百姓很难关注到新闻中的重要信息。

成熟的电视媒体已经认识到这类报道的重要性。为了报道这一盛事,从央视到地方电视台都派出了气质优雅、经验丰富、最具实力的出镜记者上会。手持话筒,面带微笑的他们,是连接两会和广大观众的桥梁。

国内最早的以主持人命名的《小丫跑两会》,就是以央视主持人王小丫为形象代表,以《经济半小时》栏目为载体,将《经济半小时》一贯关注和最擅长的民生调查,结合两会热点进行梳理解读。王小丫以出镜记者身份出现,通过跑动穿插会场内外,赋予节目深刻的主题内涵,包装形式也符合时势要求,开启了会议报道的清新之风。

此外,央视另一位主持人李小萌,也是出镜记者参与两会报道的代表。在央视新闻频道2009 年两会期间推出的品牌节目《见证履职》中,李小萌以女主持人特有的亲和力,从会前代表民意搜集、形成建议,到会上民众见证代表发言、会内会外代表百姓对话,人民代表回应人民呼声,以全新的节目形态第一次通过多视窗直播完整呈现代表履职全过程,被称为“电视一小步,民主一大步”。

两会期间,从中央到地方参与报道记者频频出镜,出镜场合包括会场内外和百姓当中。在会场中,记者就会议议题进行自我消化,然后提炼出百姓最关心的内容,通过现场讲述或对与会人员现场采访进行报道。会场外的采访有时会发现一些比较出乎意料的事,给新闻报道增加新鲜感和信息量。百姓采访,及时发现百姓关注点再反馈到会议当中,及时沟通了会议与百姓的关系。

正如孙玉胜在《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一书中提到的,中国电视向大众传媒本质回归,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平民化。它比任何时候都注重考虑大众的接受心理,尊重大众的审美趣味。

二、记者出镜代表普通民众向政府部门提问

从中央到地方出台的政策,是时政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政策新闻报道的好坏,不仅体现记者的水平,更关系到百姓对政策的理解以及政策的实施效果。

随着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如今政策新闻大部分来自于新闻发布会、政府网站。如何在严谨的政策条款中,找到百姓最需要、最关心的内容,需要记者特别是跑口记者的敏锐观察,理性分析。

电视作为大众传媒,它本身所具有的“议程设置功能”,在政策新闻的报道中起到重要作用。通过出镜记者对议题按照一定的优先顺序给予不同程度的报道,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做的判断。

如何破解政策说理难题?其实,在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中,记者出镜不仅可为百姓提问,引导观众视点,更为解说政策核心起到重要作用。

每年中高考之后,教育主管部门就会成为关注焦点。因为招考政策的些许变化,都会引来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此期间,媒体也会相应推出特别节目。比如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推出的《伟伟跑高考》,通过跑口记者张伟伟在考前、考中、考后一系列的详细生动的报道,解答了一个个人们关心的话题。

合肥市广播电视台在《合肥新闻联播》中推出了《燕子考讯》专栏。在节目中,记者王燕重点关注各项考试政策。在教育部门有相关新闻发布,特别重要信息发布会时,王燕都会以出镜形式,为观众介绍发布会最重要的信息;同时配合信息中的相关图表和图示,通过现场采访、发问等形式为观众解疑答惑。

记者适时出镜不仅报道了新闻,也引导了大众的视线,将一些重要信息及时传达给观众。

三、记者出镜为社会不稳定情绪注入稳定剂

在电视时政新闻当中,重大社会新闻分量日益提升。特别是在医疗、教育、健康等有关社稷民生的事件中,记者理性的介入可起到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2011 年3 月11 日,日本福岛因地震而发生核泄漏事故。受此影响,中国境内出现了抢盐风波。针对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发生的食盐抢购现象,各路媒体也第一时间关注事态发展。比如,北京电视台多个栏目如《北京新闻》《首都经济报道》等,当时都对市民抢盐现场进行了报道:成风排队的购盐人群、超市里空空如也的货架……镜头记录着人们“疯狂”的举动。

但媒体的责任不仅仅在于简单地报道事实,更应该关注事态的发展,疏导民众情绪。所以,媒体通过采访政府和专家学者,提醒市民“谣盐”不可轻信。有的媒体还派出记者走访盐业公司,实地调查食盐供应情况。

其中,2011 年3 月17 日深夜至18 日凌晨,央视记者跟着北京盐业公司走向全市大超市、社区便利店。在18 日的《朝闻天下》节目中,市民看到了《深夜送盐进社区》和《食用盐深夜进北京超市》,看到记者在一个24 小时营业的超市内出镜,介绍食盐的上架过程,采访盐业公司、超市员工和顾客,把食盐安全有保障的信息传递出去,让市民吃了一颗定心丸。

在抢盐风波中,电视媒体通过记者一次次现场出镜,实地体验,给观众一个实实在在的解释,通过记者现场观察、采访和解说,一个个疑问得到解答,宣传和报道策略以事实和科学为依据,成功让风波走向平息。可见,记者出镜报道可直接剖析问题核心,更贴近百姓心声,他们的调查采访及适宜引导为社会不稳定情绪注入了稳定剂。

记者出镜在国外的电视新闻节目中已是常态。如今,我国记者出镜也逐渐增多,特别是随着一些记者型主持人的出现,使得记者出镜成为电视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手段。随着一大批专业素养好、业务能力强的记者的加入,一大批新颖的节目形式出现。比如,最典型的节目当属央视的《新闻调查》,它将记者出镜的形式和优势发挥到极致。此外,在一些文体新闻中,记者出镜也使新闻呈现出轻松活泼的风格。

四、出镜记者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作为出镜记者,除了要具备最起码的语言表达、外在形象、化妆技巧和社交礼仪之外,笔者认为作为电视时政记者还应具备以下两方面的素养:

1、过硬的政治素养

电视时政新闻记者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较高的理论修养,坚守树立社会主义新闻观。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事实当中,进行有利于国家、社会的报道,才能不被某种现象所蒙蔽,在迷雾重重的困境中找到事实的真相。

此外,电视时政新闻记者还应遵守宣传纪律。什么东西该报道,什么东西不该报道,要做到心中有数;出镜时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要把握好分寸。电视时政新闻往往要适应政府宣传的需要,出镜记者要为政府工作顺利开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做好“宣传员”。

2、良好的专业技能

电视时政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时,还要做到专业化、职业化。

专业是指在报道相关领域的新闻时,应该事实正确、解说明确并能深入浅出地报道出来。做不到专业,报道存在错误或者模棱两可的内容,就会给观众带来困惑,甚至产生误导。比如,一度流行的吃黄斑的香蕉会致癌的新闻,就是因为记者没有进行专业领域的求证,导致以讹传讹。

职业素养要求记者应该做到求真务实,能熟练掌握新闻传播的各项技能。比如电视记者,采访、摄影、录制、编辑等各个环节的技能,各种新闻体裁的运用,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和报道时机的把握。这些都要在新闻实践中不断磨练和提升。

纵然记者出镜具有以上种种优势和作用,但也不能滥用。记者出镜是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一个有效手段,只有恰当使用才能给新闻报道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将电视声画统一的传播优势发挥到极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参与报道全国两会的央视主持人》,http://blog.cntv.cn/8541793-3764480.html

②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40

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13

④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34

(作者单位:合肥市广播电视台)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