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旭东 曲晓超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博已成为传播信息、报道新闻的重要平台。活跃在微博上的除了拥有众多粉丝的“大V”和象征权威的政务微博之外,具有权威性、公信力的媒体作为一支拥有强大话语权的力量也在社交平台上积极地传播信息,然而,微博在为我们提供充足信息的同时也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本文研究微博谣言的传播特点和模式,分析微博谣言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微博谣言的对策和建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谣言 微博 传播模式
一、微博谣言的特点
1、传受双方界限模糊
在谣言病毒式蔓延的过程中,传播者扮演着“传受皆可”的新身份,通过“关注”自己所希望获得的信息来源接收信息,与此同时,通过“转发”功能将信息传播给他人。这种一键式的传播方法排除了所有的技术难度,用户在微博环境中真正做到了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打破了两者长期以来的边界,改变原有信息的传播路径或状态,这是一个“接收——再传播”的过程。微博实现了传、受双方角色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转换。
2、传播文本碎片化
与一般网络论坛、贴吧的谣言不同,微博平台的谣言篇幅短小,最多只能发表140 个字的消息,精简或分段发送后的信息很可能导致信源断裂,让人产生一种知头不知尾的情况,当用户在接受这种碎片化的文本时,由于文本本身信息量不足,再加上存在个体认知差异,他们对信息的理解很有可能与传者所欲表达的意思出现偏差,甚至背道而驰。一旦受众将自己的误读在微博中传播开来,就会在无意中形成传播,信息流的剧增和信息传播的飞速畅通,更加剧了这种“碎片文本”的传播复制和再次碎片化,这种“碎片化”的文本形式弱化了以往文本严密的规范,更加便于谣言的散播。
3、传播方式由复制粘贴变为转发@
相较于论坛时代的复制转帖,微博上谣言的传播就更加方便迅捷。微博的字数不得超过140 字,且具有即时性。当微博用户有信息需要发布时,不必像过去那样要经过一系列程序才能发布消息,他们通过手机就能将事件随时、快速地传播出去。同时,关注该微博的其他用户也能够浏览信息,最重要的是,其他用户的转发和@的成本更低,只要轻点鼠标,整个转发即可完成。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用户既是传播者又是受传者,这两种角色重合在同一信息面前。微博实现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等方式的结合,它的转发和@功能使用户在表达想法的同时实现了更精准的信息投放。如A 发布了一条微博,其关注者B 看到该微博,就可以以转发的形式直接传播这条微博,但是微博平台信息容易被冲刷,如果A 在微博中@B,即使该条信息被其他信息冲刷,也会被B 精准接收,这在一定程度上为B 设置了议程,推动了微博谣言的传播与范围。
4、传播平台具有自净功能
在微博中,“自净”的传播学意义就在于,不实信息在微博中传播的同时,随着更多信息来源的出现,微博用户根据自己的判断形成了自发的辨别和质疑的证伪能力,越来越多的不同声音响起,来自于微博用户的证伪证据不断提出,谣言的影响力不断下降,直至得出一个大众普遍认同的真相,谣言的生命力就此终结。
二、微博谣言的传播模式
网络谣言的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单一的传播模式在一场完整的谣言传播过程中其实是很少见的。
基于微博的传播特点,微博谣言传播模式是一种链条式裂变传播。当一个网民发布一个谣言微博后,对此微博感兴趣的人就可以进行内容转发,这便使得该微博得到了无限极的扩散,从而实现病毒式的传播。也就是说,微博的传播模式是一种在链条式基础上的裂变传播。这种链条式关系网并不是单一线性的,而是一种类似网状的链条。在这个链条上,每个人是一个节点,而每个节点又有自己的另一个网状链条。因此,微博上的信息很容易以几何级翻倍的速度传播开来。当一个用户发布信息之后,如果关注者觉得有价值便会转发评论,同理,转发者的关注者也有可能会转发该条微博,因此形成一个巨大的传播链条。
因此,微博谣言一旦经过这样的方式进行传播,必然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扩散到极大的范围,微博谣言的传播不再是像过去的线性传播而是裂变式的传播方式。又因为微博上的数据只能反映转发谣言的数量,而无法确定该谣言的浏览量,导致微博谣言传播的确定性和可控性大大降低。微博的谣言传播通过转发得到最大限度的传播,由于微博用户身份的匿名性,再加上又综合了点对点、点对线、点对面的多种传播,微博谣言的传播路径会出现多元化的可能。这种如核裂变般的谣言扩散模式,传播速度与传播威力都是呈几何级增长的,远远超出以往任何一种媒介产品,如果一条谣言以这种方式不断裂变下去,在短时间内就会扩散至整个社会,此时要想辟谣更难上加难。
三、微博谣言产生的原因
1、“沉默的螺旋”带来跟风报道
“沉默的螺旋”由诺依曼提出,指的是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会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这种强大又反过来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在舆论中,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被大众传媒强调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做是“多数”或者是“优势”意见。
这个观点不但能解释受众在接收信息时对多数媒体报道的意见表示认同,也可以用来解释媒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容易对多数媒体报道的信息产生趋同心理,为了避免在媒体传播环境中落在其他媒体的后面,把自己陷入一种孤立的状态,而附和和跟风报道。
如果传播的信息准确无误,媒体之间的广泛报道将比单一媒体报道产生的传播效果更强,但是也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如果信息本身就是谣言,那跟风报道只会造成信息环境的混乱,特别是社交媒体平台,信息量巨大,传播呈裂变式,网友参与广泛,媒体的跟风报道无疑会助长谣言向更深更广的范围蔓延。
2、质疑意识不足,缺乏对事件要素的验证
当前不少微博谣言的扩散与微博主没有质疑精神、任意传播有关,特别是拥有众多粉丝的媒体微博,他们以社会公器和新闻喉舌为己任,在发声的一瞬间,信息由裂变式传播给众多网民,如果不加质疑,奉行“拿来主义”,不实信息传播后的影响将比一般网民传播的影响更大、更广,因此微博平台上的传谣-辟谣现象应值得当前新闻工作者反思,个别媒体的不良作法成为谣言在微博平台蔓延扩散的加速器。抱有质疑的眼光看待问题,有助于在众多纷杂的信息中发现新闻或识破事情的假象,避免被动失实报道的产生,最大程度地还原新闻的本质真实。
3、网民媒介素养欠佳助长谣言传播
网民的媒介素养主要是指网民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时,能够正确选择,准确理解,合理评判,不去盲从,不去跟风的素养。网民媒介素养提高了就能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进行理性的分析,合理的取舍,正确的批判,对于一些网络水军精心策划的网络热点事件能够抱一种清晰的判断,不会去盲目跟风。网民如果拥有理智的态度,严谨的看待问题的头脑,那么,谣言在微博传播过程中,就会被网民及时规避和阻截,但是,当前网民媒介素养良莠不齐,很多网民在面对纷繁信息时不加思考,听之任之,特别是面对具有高公信力的媒体微博时,一味转发评论,从而加剧谣言的下一级传播。
四、微博谣言的治理对策
1、媒体加强信息把关
媒体作为微博上具有超强话语权的一支力量,在辟谣的过程中,能力不可小觑。媒体保证自身微博信息的真实、客观,在发现自身谣言信息时,能够及时删除,净化自身微博真实性,是阻截谣言传播的有效方法。同时,在网络上谣言扩散时,能够凭借其自身的公信力和影响力,积极投身到辟谣中,发挥强大话语权,与微博社区组建的用户委员会、民间辟谣组织、专业辟谣网站等相配合,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辟谣方式,这种配合专业辟谣平台的方式能够稳定、持续的发布辟谣信息,达到更高的辟谣效果。
2、微博发挥意见对冲机制
多元的舆论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各种观点实时交流的平台,来自四面八方的不同声音在这里交汇。真理越辩越明,而谣言更是在众多网友多角度多层面的推敲中减少了模糊性。知情者可以提供线索,微博中的权威机构也可以针对谣言迅速展开调查,第一时间公布调查结果。甚至当事人都可以亲自在微博中提供细节,澄清事实,做出最有力的辟谣行动。
因此,治理微博谣言,不能“堵”,要“疏”,发挥微博意见对冲机制,就是一个有效的方式。在谣言产生后,可以建立“微话题”,提供交流平台,多元声音相互碰撞,真理愈发明晰,马航MH370 事件发生后,微博上谣言四起,@人民日报等微博建立的微话题为网民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公共讨论的空间,网民可以宣泄情绪,交换观点,互通有无,畅所欲言,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减压阀”的作用,也有利于消解网民的激动情绪和盲目转发。
3、政府完善谣言监测机制
针对微博谣言,各级管理部门应加强监管力度,建立监控和预警机制。做好对谣言的监控和辨别,全面搜集敏感词,动态监测谣言走向。对敏感词汇设置监测,一旦发现,密切观测,及时处理、及时反映。利用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等工具,快速发现可疑信息,及时准备辨别其是否是谣言,一旦确认则快速向社会公布说明,并快速开展制谣传谣调查,处理相关人员,最大限度压缩谣言生存空间。
4、网民提高媒介素养
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宣传,让网民切身了解到在网络传播中,每个网民都是传播媒介,不能造谣惑众、杜撰虚假新闻,更不能诋毁攻击他人、损害社会和国家利益。
提高网民的媒介素养需要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要从青少年开始,青少年价值观、是非观尚未成熟,要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全面的教育,增强辨识能力和判断能力,树立正确接收和使用媒介信息的观念,从小培养其成为一名合格的网民;同时,要在全社会普及媒介素养知识,开展教育讲座、社区宣传,也可以通过公益广告形式宣传媒介素养。政府、媒体和社会各界要相互协调配合,为媒介素养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网络是虚拟的,但又是真实的,在网络上要遵守基本的操守,加强自身的约束力让谣言止于自身,不做谣言扩散过程中的助推力。
(作者:楼旭东,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新闻传播系副教授;曲晓超,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新闻学硕士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