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新闻学毕业论文范文,新闻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析灾难性事件中拍客的作用

  • 投稿我最
  • 更新时间2015-09-17
  • 阅读量497次
  • 评分4
  • 93
  • 0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网络的不断普及以及数码技术的不断革新,拍客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拍客在灾难事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本文以雅安地震中的拍客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其在灾难事件中发挥的作用和功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图像时代 拍客 灾难事件 雅安地震

随着时代的变迁、网络的不断普及以及数码技术的不断革新,人们已经不再停留在读图者的角色,而是转为拍客,由消费影像向生产影像转型。大家纷纷利用相机、手机或DV摄像机等数码工具记录下生活中体验、感悟的点滴,经网络上传与人们进行信息交流与分享。在四川雅安地震中,拍客的个体与民族的信念,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也通过图像被建构、被折射,在传播信息、发挥社会动员、聚拢爱心、组织和调度民间救灾资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雅安地震中拍客的功能

2013年4月20日上午8点02分,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级地震。在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中,网络无疑成为最重要的信息发布平台。而在地震现场的拍客则纷纷担当起最新信息发布者的角色,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等自媒体平台均成为拍客传递信息的渠道。无论是在地震发生第一时间还是在救援阶段,拍客在其中发挥了传递信息、提供救援的重要作用。

(一)地震发生的第一时间

1、及时发布地震信息,连接灾区内外

雅安地震发生第一时间,灾区出现房屋倒塌、大面积通讯中断、信息不畅和交通堵塞等现象,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获取灾区信息十分困难。好在此时,在地震现场的拍客站在灾情传播的前沿,用手机等数码产品记录下了第一手画面资料,通过微博、微信、社交网络等自媒体平台及时发布地震信息,成为连接灾区内外交流和沟通的桥梁。

2、丰富传统媒体内容,发挥“补救”功能

美国著名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提出“补救性媒介”理论,他认为:“媒介发展的全部历史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完善过程。每一次媒介变革都是对旧媒介的修正和补救。在完善旧媒介的同时,新媒介又会出现新的缺憾。人类凭借理性推动这个补救的过程,使之朝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前进。”①可以说,微博、微信、社交网络等自媒体是传统媒体的“补救性媒介”。在雅安地震发生第一时间,自媒体对传统媒体的“补救性”作用相当明显。而拍客发布的地震图片是自媒体信息传递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对传统媒体也发挥了很大的“补救性”功能。

(1)时效性补救。报纸、电视台等传统媒体虽然是目前最官方、最可靠消息的来源,但是因为专业记者的调集、交通的不便、设备的搬运等原因,时间上明显落后于互联网。在前方记者还未到达地震现场,无法获取第一手画面资料的情况下,而每一个拍客此时成为现场的记者时,各大电视台纷纷采取了主播间与微博控制室联合播报的方法,通过拍客发布的图片或视频第一时间向观众传达地震灾区信息。

(2)现场性补救。拍客展示了全民皆报道者的景象。在传统媒体无法赶到现场时,雅安灾区中的人们纷纷通过数码工具记录下现场的灾情动态,迅速展开微量报道传播,从而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还原了地震原貌。

(3)盲点性补救。传统媒体因自身资源限制,往往只能派少数记者前往灾区进行报道,因此灾区很多地方无法到达,容易存在传播盲点。在人人都可为拍客的时代,灾区的人们传播了大量隐藏在大场景后鲜为人知的具体细节,覆盖了传统媒体无法覆盖的盲区,从而扫清盲点,为灾情报道和援助方案提供具体翔实信息。

(二)地震救援时期

1、为灾后救援提供多方面援助

雅安地震中,拍客除了在传递信息的时效性和丰富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灾后救援阶段在信息指导和充当救援平台上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信息指导方面,拍客通过拍摄图片和视频对救援团队提供路况方面的信息,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以便救援团队和物资车辆能够迅速安全到达。在救援平台上,拍客在行动的组织、协调上同样体现了重要性,其发挥的信息整合程度前所未有。如地震发生后,有拍客拍摄了灾区人们当时的衣食住行情况,号召大家设立捐赠物资接收点,结果通过微博的扩散和影响,筹集到了相应的救灾物资。

2、发挥实时监督功能,规范政府、民间救援组织行为

英国哲学家边沁曾提出“全景监狱”概念,指的是在一种圆形建筑的监狱里,犯人被监禁在环绕圆周而建的狭小囚室里;在圆心处,有一幢耸立的高塔,塔上的狱监可以清楚地看见每个犯人的一举一动,而犯人却丝毫不知监视的目光来自何处。②在福柯看来,全景敞视监狱的作用在于使置身其内的人自己意识到监视的无所不在,从而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确保权力机制的自动运行。③在人人都为拍客的时代,这种“全景敞视机制”监视效果更加明显。

在雅安地震救援时期,拍客利用其敏锐的观察力,对政府和民间组织的救援行为进行了实时的公开公正的传播,从而形成一种舆论监督环境,很大程度上让不合理的行为在舆论的压力下逐渐走向规范化,有效地提高了灾难事件的应急管理效率。如2013年4月25日有网友发了一组焚烧救援物资现场图片,称“4·20地震重灾区宝兴县陇东镇政府未经拆封、检查、检验和处理,焚烧了部分救灾物资。”信息一出,立刻引起众多网友关注,事后陇东镇人民政府回应,“集中烧毁的物资是部分受潮霉变的食品及部分发霉、有污渍的衣物、棉被等,已无法使用,所以进行集中烧毁。”此事因相关干部没有上报就擅自把物资销毁,从而造成群众的误解。此次拍客的监督作用进一步加强了救灾物资的公开、透明管理。

3、提升民族凝聚力作用

雅安地震发生后,56网“城事拍客”心系雅安推出特别策划,站在拍客的独特角度,通过“地点篇”、“面孔篇”、“救援篇”、“鸣唱篇”、“捐助篇”、“科普片”、“祈福墙”七个侧面为雅安加油祈福,鼓励雅安同胞坚强面对灾难,发挥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作用。其中“地点篇”、“面孔篇”和“救援篇”主要记录了震后灾区现场的点点滴滴:用双手在废墟中刨出伤员的消防官兵、用身体护住孩子的勇敢母亲、民众齐心协力救出的被困孕妇、用自家面包车免费接送灾区村民返乡的普通青年、义务为灾区送水的七旬老人、为伤员煮粥的“最美志愿者”、不离不弃守在女友身边安抚的“微笑男友”……

二、雅安地震中拍客的局限性

拍客在雅安地震灾情传播中显示出了重大价值,在地震发生第一时间和灾后救援工作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传播信息中也有局限性,甚至一度对社会造成危害。

(一)随意化、碎片化传播方式

由于微博、微信、QQ和论坛等社交媒体自身传播方式的局限性,导致拍客在传递图片或视频时以随意化、自由化、零散性、碎片化的形式呈现。无序的时间、断续的表达充斥着整个网络,缺乏完整性。雅安地震发生后,拍客均根据灾情的进展进行碎片化式传播,呈现出零散、断裂的特点。

(二)信息失误多,为谣言提供滋生温床

数字化时代,拍客无处不在,只需手持数码工具,就可轻松获得图片或视频,但因拍客大多为非专业人员,缺乏求证和核实事实的基本意识,容易导致信息发布失误现象。加上传统把关人的缺失,人们的“二次”解读,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平台的迅速扩散、覆盖面广、影响广泛的特点,这些虚假的图片、失实的表达,为谣言的聚合和扩散提供了温床,往往给受众以错误的舆论导向,对社会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三)多为感性,欠缺深度

从美学角度来说,文字和图像各具特色,文字以其抽象性著称,在解析现象的内涵和思想的深度方面,有着独特的表意功能。而图像以其直观性和形象性见长,缺少一定的深度。此次雅安地震拍客发布的图片或视频多以情绪化、感性化、体验型为主,虽然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和冲击,但欠缺一定的深度,难以提供更深层次的内容。

三、对雅安地震中拍客的反思

图像时代的到来,将人们带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奇观世界,拍客的兴起在雅安地震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其所显示的原创性、现场性、时效性等优势为雅安地震救援、灾民安置、心理抚慰、凝聚民族力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其所引起的网络谣言问题也受到社会重视,给人以深刻反思。

(一)加强拍客的媒介素养、自律意识及受众的鉴别意识

数字化时代,人人都拥有麦克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由于缺少“把关人”的把关,加上网络传播的快速化、转发式、评论式、裂变性传播模式,信息以爆炸性方式呈现,影响广泛。然而自由与责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拍客无论是自己心情的发泄,还是对突发事件的报道,都需要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提升自身的媒介素养和自律意识,核实信息的准确性,遵循一定的运行机制及规则,否则,将会造成巨大的负效应。另外,受众在接收和阅读信息时,需要有一定的鉴别意识,寻找信息的来源,核实信息的准确性,不要盲目相信和转发,对于谣言要及时举报。

(二)完善网络“把关人”的监督管理机制

相对于传统媒体,网络时代的“把关人”相对缺位,为网络谣言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契机。因此,完善网络“把关人”的监督管理机制,利用必要的技术支持对网上流动的信息进行跟踪,加强监测和识别,对不良信息进行及时过滤,避免其酝酿扩散,不失为辟谣的好策略。尤其针对图片的视觉魅力所造成的网络围观,“把关人”更要发挥其作用,将谣言扼杀在摇篮之中。

(三)完善网络法律法规

言论自由是在既有的法律制度框架内,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而谣言极大地消耗着社会的成本,破坏社会安定团结。因此,除了拍客和受众自身以自律和理性的态度文明上网外,还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要对违规违法行为进行坚决严厉打击,并形成长效机制,使网络谣言、有害信息无处遁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①李明伟:《知媒者生存—媒介环境学纵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86

②③约翰·斯道雷 著,常江 译:《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60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生)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