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京昊
(佳木斯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摘 要:本文从回顾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改革历史进程入手,引出目前在我国国有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方面进行的一次改革,即在现代企业制度指导下进行的我国现代国有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以收益分配制度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有企业在收益分配制度的现状和问题,最后提出了推进国有企业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的策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0-0078-02
一、国有企业收益分配制度现状分析
(一)国有资本收益上缴的比例和范围的确定还不够合理
目前实行的利润分配制度相对于之前的“一刀切”,已经有了一定的改进,能够考虑不同行业之间竞争优势和盈利能力存在的差异,但是目前5%到10%的上缴比例与国有企业的巨额利润和国外国企35%的上缴比例比较起来,还是偏低的。
在上缴范围方面,目前还有一些理应被纳入上缴范围的其他行业的国有企业,没有被纳入到红利上缴的范围内,另外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范围也并没有包含所有的中央企业,许多盈利很高的中央企业成为漏网之鱼。比如,金融行业的国有企业就没有纳入收益上缴的范围。国有企业的利润若留归企业所有,就完全失去了其全民所有的本质,反而将全民的收益过度为某一个部门的利益。
(二)没有考虑国企利润来源在性质上的区别进而加以区别对待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数量众多,遍布各行各业、规模有大有小、收入来源也各有不同和特色,若只根据行业制定不同的收益上缴比例来收取利润而没有对利润来源的性质加以区分,则存在不合理之处。按照是否具有垄断性,可以将国有企业划分为两种类型:垄断性国有企业和非垄断性国有企业,根据垄断权利的来源前者又可以西细分为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两种。之所以按照这种标准来划分就是可以更好地将收益从性质上进行区分,进而针对不同性质的收益制定更好的利润上缴政策。
(三)国有资本收益的利用不健全,损害了社会福利
从2009年到2013年这五年时间内,用于民生的支出占国有资本经营总支出的比例虽有所提高,但是总体来说还是比较低的,最高也只有五个百分点多一点,从博弈论的角度看,某一利益集团获得利益的多少取决于其影响力的大小,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的支出比例过低正好说明了对于公民利益的考虑不充分。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些垄断性国有企业所获得的垄断利润的本质就是凭借政府的授权或某种垄断资源对社会福利的搜刮,是通过垄断高价这种形式把消费者剩余转化成生产者剩余而形成的。若这种垄断利润不予以上缴、再由政府进行有效的再分配而全部留存于企业,那么就意味着社会福利的净损失和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均。
二、国有企业收益分配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经营者收入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地都先后制定了经营者年薪制和股票期权分配等基本措施,但实施中仍有问题有待解决。
(1)年薪制存在的问题:①年薪制实施对象界定不清。②我国企业经营者年薪的标准一般都由政府规定。③缺乏公平的市场环境。④经营者人才市场缺位。年薪制是以企业家市场的存在为前提的。⑤考核指标体系不尽合理。⑥经营者监督约束机制不健全。⑦年薪报酬结构单一,缺乏长期激励项目。
(2)股票期权存在的问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操作机制,缺乏操作经验,也没有一套正式和非正式的操作规程。由于政策原因,目前,试行股票期权的操作机构都很不规范,有些还是以私人名义开户操作。
(二)职工持股制度存在的问题
政出多门,认识不一。目前我国几乎每个省市都有若干个有关职工持股“规范性”的文件,内容和政策各异,操作形式多样。甚至同一地区的体改、国资、工商、工会等部门的意见也不一致,使企业改制无所适从。职工持股资金的来源问题:购买力不足与缺少融资渠道。很多省市明确规定应以职工个人出资(筹集)为主。但是,由于国有企业长期实行低工资、高福利的收入分配政策,职工手中多余现金有限,购买力不足。为此有的地方又规定:可由(向)银行贷(借)款;借用企业公益金;净资产增值奖励;专利、专有技术、劳动才能折股等。但是,这些规定中也存有问题。例如,按照现有有关金融法和相关法规的规定,银行贷款是不能用于投资股票的。另外,人力资本评估折股如何进行,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三)市场机制不健全
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规则不规范。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为中心来组织社会经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来配置社会资源的经济,它需要一系列的规则来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如,开放规则、竞争规则、公平规则、公开规则、效益规则等。而目前,这些规则的规范程度与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要求仍有很大的差距。
要素市场发育不完善,要素价格市场化程度不高。与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密切联系的,是市场体系的形成与完善。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等还处在起步阶段,发育很不完善,要素价格非市场化情况仍很普遍。
三、推进国有企业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经营者收入分配制
进行年薪制试点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一是企业管理基础和经济效益好,且经营者近年来为企业效益增长做出了明显贡献;二是该企业经营者的选拔任用机制即将进行改革或已经有了较大改变;三是企业内部自我约束机制与经营者考核监督机制即将或已经基本形成。年薪制试点人员为董事长和总经理。经营管理层其他成员的工资收入原则上执行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
严格考核,建立约束机制,加强对经营者收入的管理与监督。要建立能全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科学指标体系。考核指标要突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资本收益率、实现利润等指标。经营者收入实行年薪制的同时,必须明确职位消费标准,建立职位消费水平的监督与制约机制,防止经营者职位消费失控。
(二)完善职工持股计划
职工持股不但实现了产权主体的混合多元化和社会化,能够有效地解决国有企业产权改革深层次的矛盾,更重要的是它确立了劳动者的产权主体地位,极大激发了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有效地动员了劳动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最大可能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真正实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有效结合,是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之一。尽管目前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但它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应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三)健全市场机制
健全完备的市场体系、规范的市场运作方式、有权威的市场中介机构,是各生产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处在建设过程之中,还不完善、不完备、不规范,例如:资本市场具有投机性、经理市场建设滞后、科技成果市场不发达、产权市场发育缓慢等等,都影响了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合理性、公正性和便捷性。
清理现有滞后的政策、法律和法规,抓紧制定出与国际惯例和WTO规则相衔接的有关市场进入、竞争、交易的法律法规。同时,积极建立有权威的市场执法、监督机构。通过建章立制,加强对市场的管理,逐步使各生产要素市场在平等的条件下和严明的规则中开展竞争。“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依法纠正和查处利用特权,设立关卡,阻碍商品流通,妨碍公平竞争的行为。”让各类生产要素在全国自由流动,并与国际生产要素市场接轨,利用好国际各种生产要素为我国服务。加强政府对生产要素市场的宏观调控。利用财政、金融、税收等经济手段来实施,以确保生产要素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和最大化。为此,我们要完成各种生产要素市场的建立和完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陈少晖.国有企业利润上缴:国外运行模式与中国的制度重构[J].财贸研究,2010,(3):80~87.
[2] 王宏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J].科技发展,2012:102~106.
[3] 翟可,冷悦.我国国企利润分配制度现状、成因及其完善[J],企业研究,2012,1:17~19
[4] 丁培.国有企业分配制度改革的一些思考[J].企业导报,2012,22(76):56~59.
[5] 翟海涛.企业分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J].商场现代化.2013(5):7~9.(责任编辑:陈丽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