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博学多才,而其中的“天文”、“地理”均是我们现在所学的一门学科——《地理学》的内容。然而,这么一门涉及面甚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富学科”。在中学里,尤其是初中阶段,却倍受歧视,成了名副其实的“副课”。原因是它不是中考科目,这就使得我们的家长、学生、学校等都不重视。加之,初三阶段又不学地理,由于缺乏地理基础,升入高中学习的学生在学习地理时,感觉困难重重。
那么,目前作为一名初中地理教师的我,在面对如此的困境,且一周只有2个课时(我们学校一节课40分钟),而学生几乎不可能花费课外时间去主动学习地理,可又想让他们有着良好的地理素养,那又该怎么办呢?唯一的出路就是:在有限的40分钟里,最大限度地、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效率!为此,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且成效不错。
第一,激发兴趣。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而,每学期在给学生上第一节课的时候,我并不是急于讲新课,而是从学生身边的一些常见生活经验入手,让其感知学习地理的有用性、生活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
比如,给初一新生上第一节地理课时,我给孩子们提出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说说,你身边的哪些事物和现象是属于地理研究范畴的?原先拘谨、沉闷的气氛一扫而光,同学们七嘴八舌畅所欲言。但最终同学们说的最多的是自然界所存在的那些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湖泊、海洋、沙漠、島屿等等,有个别同学提到了城市、农田、道路、乡村等人类所创造的地理事物也属于地理范畴。我给予肯定后,接着问:那我国的56个民族的服饰、语言、风俗习惯等一样吗?——不一样。我又接着问:那它们属于地理研究的范畴吗?还有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天气与气候,它们属于地理研究的范畴吗?这时候的他们显得很茫然,有同学小声嘀咕说是,也有同学摇头,还有的不置可否,但孩子们却很是急切地想知道答案。于是,我就让他们翻看课本前的目录,同学们恍然大悟,才知我们所学习的这门课程包罗万象,而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时候的我,趁热打铁,强调我们学习这门课程的有用性。就举实例来说明,举孩子们比较熟悉的,这样,他们才觉得有可信度。于是,我就举例如下: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由于有渊博的地理知识,才能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时,观天象得知后半夜会刮东风,也才有了“火烧赤壁”。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被人们誉为“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的“神人”。
从他们的眼神中,我读出来了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好奇和渴求!这时的我会进一步强调出:“我们学好地理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更重要的是为了让我们今后生活得更美好!这样,可以激发起同学们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其为兴趣而学,为有用而学,且是主动地去学,这样就为以后课堂学习效率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第二,指导地理学习方法——读图、识图、记图。让学生养成读图习惯,为现在和将来进一步的地理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让他们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为此,我在新学期的第一节地理课时就强调:只要上地理课,就必须带地图册,因为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如果学地理不会读图,就等于闭着眼睛走路,后果可想而知,所以一定要养成读图习惯!
学会读图,养成读图习惯的重要性体现在:一方面,是学生们将来生活的一个常识准备,如出门在外或者旅游时,会读地图能帮他们很大的忙。另一方面,是为将来进入高中学习的同学,学习高中地理时,打下一个坚实而良好的基础。
学生不仅要会读图,识图,还要学会记图。首先,记图要讲究方法,那就是要(一)先整体,后局部;(二)按一定的空间方位和顺序记忆;(三)做到学而时习之。其次,记图方法得当,记图的兴趣高、效果好。第三,培养了孩子们的空间方位感和空间想象力。第四,增加了孩子们记住地图的信心以及成就感。
例如:记忆各大洲洲分界线时,我先让学生找图,然后再记图,效果很好。既掌握了界线,也记住了位置,不易遗忘。同时,对于较长的亚欧界线,采用谐音的方法来记忆——“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呜呜大吐),孩子们很感兴趣,自然也就很快地记住了。当然了,我在教孩子们谐音记忆的同时,一定会强调这些地名的正确写法。
第三,尊重、关爱、关注、欣赏每一个孩子。
古人云:“亲其人,信其道。当孩子们喜欢你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学习你所带的这门课程。理解、尊重不同类型的孩子,拉近与他们的距离,鼓励其提出自己的见解与问题。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只要他们有些微的进步,我就给予表扬,这样,既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可增强其自信心,增加主动学习的动力。和谐而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整个课堂教学的进行,进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我曾带的一个初一孩子,刚开始不喜欢地理课,上课小动作多。有一次,她回答对了一个问题,我立即表扬了她。从此,她上地理课时,小动作少了,回答问题积极了,课堂学习效率也高了,自然成绩也就上来了。
第四,紧扣目标,精讲多练,自主探究。由于初中地理课时所限,加之不是中考科目,人们对它普遍不重视,这就使得提高地理的课堂效率至关重要。课堂上重点讲解目标上要求、学生们又难以理解的一些抽象事物或规律,同时做些相关的练习用于加强理解。对于较简单的,同学们能合作学习完成的,我便不再做过多的讲解,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第五,教有法,而无定法。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即使同一课时的内容,在不同的班级,因学生特点不同,我也会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情况及时调整教学顺序与方法,不因循守旧;紧扣目标,但不教条,只要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东西,即使课标不要求,我也会去逐一落实。再有,我不会拿一个教案框住所有的班级和学生。所以,因班、因生、因具体情况不同,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从而达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目的。
总之,学无止境,教也无涯。以上几方面的论述只是我的一些粗浅认识,现在呈现出来,与大家共勉。
我深知,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能力也在不断地提高与扩展,他们见多识广,思维灵敏,这就要求作为教师的我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充实自己,更新自己;不断创新新自己的课堂教学;不断地去尝试一些新的有益于教学的方式与方法;不断地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地、更为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把初中地理教育教学落到实处!
作者简介:李金萍(1970—),女,汉族,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多年。专业:地理学教育,研究方向: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