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传统人文地理教学进行改革的背景下,基于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点,探讨探究式教学方法在人文地理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应用;该过程分为目标的确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以及教学评价,并针对教学过程提出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推动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人文地理学;探究式教学;探究方案;教学评价
探究式教學改变传统学习方式中被动的学习状态,在教师的帮助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人文地理是地理学的两个基本学科之一,侧重研究人文事象区域系统,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重点阐述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等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以协调人地之间的矛盾,从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该学科具有社会性、区域性和综合性,为探究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在目前教学实践中,探究式教学与人文地理学教学还未实现很好的融合,其应用并不乐观。鉴于此,文章拟充分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提高人文地理学教学质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一、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探究式教学注重学生学的过程,这个过程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行评价,也就是确立探究目标、制定探究方案、实施探究计划,得到探究结果,进行结果评价。
(一)探究目标的确立
探究式教学的关键环节是设计和选择要探究的问题。对于刚开始人文地理学学习的大学生来讲,自主提出与教学大纲和课程知识难度相符的题目是非常难的。可以把教材作为探究性教学的主要参考,教材所呈现的知识内容形式和难度,决定了学生探究的水平。
学生可以首先通过阅读教材进行自主探究,在阅读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不同层次的问题请不同的学生做解答。对于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确立进一步探究的目标。因此,教师需要基于课程知识特点并结合生活中和社会上的现象和热点,指导学生进行问题设计,尽可能体现研究问题的时代性、区域性、创新性,同时做到不超教学大纲。
(二)探究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确立研究目标之后,制定相应的探究方案,包括应用网络进行理论探究和实地调查进行实践探究。要求学生独立思考探究方案,根据探究方向学生可以自愿组成合作小组,小组人数根据具体需要而定,一般是3-6名学生。在进入一定的问题情景后,小组内部商讨制定理论探究方案或者实地调查路线。
1.理论探究
学生基于网络和已具备的信息搜索与处理的优势,可以获得人文、社会、艺术、时报、娱乐等的巨大资源库。教师因势利导,将网络学习和查询资料作为必要的理论探究手段,通过网络,学生可以了解到所研究问题的应用背景,并将各种人文事象及理论融入探究式学习的内容中。例如在讲到人口分布、聚落景观、民族宗教、政治经济等这些内容时,鼓励学生对不同地区的差异性和相似性进行对比,得出形成这些地区相同或不同文化景观的深层次原因。有学生提出不同宗教饮食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其间教师鼓励学生从自然环境和宗教民俗去思考,紧扣教材知识和相关主题,并适时分析和点拨学生讨论中出现的问题。之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就讨论结果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教师对其进行简要点评,再综合各小组结果,结合教材内容,给出所探究问题全面、正确的答案。
理论探究从开展部分探究开始,再到教师引导学生探究,逐步过渡到对整堂内容探究,最后学生能够自主探究。这样学生就会从不会探究逐渐达到会探究、喜欢探究,从而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2.实践探究
实践探究是理论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补充,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过程。实习过程中各小组根据自己拟定的目标,选好实习路线,结合实地特征,解决目标所涉及的科学问题,搜集所需要的数据和文字资料。同时,为避免学生从事非课程内容的探究活动,教师要及时与其交流、引导和启发,以保障学生所提问题的可探究性和合理性,实地调查结束后,各小组经过讨论、总结完成一份成果报告或者学术论文。
比如在讲到旅游地理这一章时,某小组曾以当地一小镇的旅游资源潜力开发为题,对该小镇旅游资源和旅游文化的历史和现状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并进行实地考察,之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小镇旅游开发潜力分析报告。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对现实社会中的人文事象和对其研究的方法有了直接的体会,培养了学生开展实地调查研究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探究式教学评价
讲授式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以书面测试为主,探究式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再是简单的结果测试,而是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作为一种过程评价。第一,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热情、态度、能力以及整个小组所体现出来的团结协作精神予以评定,赋予一定的分数。第二,以小组提交的调研报告、“PPT”答辩和对问题的解答作为考核的主要形式,有效避免考试形式上的复杂化。高质量的探究成果应具有合适的选题深度、充分的研究内容、正确的结论、条理的文字表达、图文并茂的PPT答辩、有理有据的解答。探究式教学的考核要求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与探究目标有关的资料,了解所选题目的适用背景和案例及原理,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解决科学问题,并最后形成小组书面报告以及PPT答辩报告,以此来考察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学习的能力。第三,相关的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多次进行,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出现的思想变化、有亮点的想法也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引导。
二、探究式教学的优势
1.探究式教学的过程相当于科学研究的过程,学生对该过程的掌握比得到正确的结果更为重要。探究的问题课文中可能没有提供答案,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动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究,并积极思考,提高了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逐渐得到发展。
2.探究式教学突出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另外,探究式教学还为学生创设了有利于互相合作、协商、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情境,学生与人合作的精神意识也不断加强。
3.探究式教学能更好地梳理人文地理学课程知识结构體系,使学生能够明确人与环境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人文现象空间特征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结合实践,促进学生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学习,进而认识到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对专业的兴趣。
三、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选择合适的探究内容
人文地理学涉及很多分支学科,内容相当广泛;学生需要较多的时间来酝酿问题、小组内商讨制定方案、展开交流讨论,加上课时有限,因此对所有教学内容进行探究是不切实际的。在内容的选择上要遵循趣味性、综合性、现实性等原则。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兴趣上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其次,人文事象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考虑问题的综合性,鼓励学生用发散性思维进行多方面思考。最后是注意所选内容尽量是现实的问题,是学生生活中耳濡目染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课前充分准备,把握正确的方向
探究学习过程中涉及的内容较为广泛,要求教师对整个知识体系和内容本质有较为深入的把握,才能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思考、不断改进,最终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这样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尽可能保证对学生所质疑问题的回答,跟上学生的思路;还要尽力为学生推荐相应的学习资料等等,这些都会导致备课的工作量大大增加。教师上课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是探究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和保证。
(三)了解并注意学生的态度
在探究式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与学生交流、探讨,自觉把自己当成学生团体中的一员,与学生一起构建深入学习知识的体系与方法,区分不同学生的差异,有目的地教育和引导学生,使学生实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根据不同的探究内容、不同层次的学生修改他们的计划,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产生严重的挫败感,有信心将问题探究进行下去。同时,探究的难度也要呈现循序渐进的态势,在不断地探究中逐渐提高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四、结束语
人文地理学所具有的学科特性,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文章对其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应用做了整体的描述和分析。探究式教学模式不仅利于学生专业兴趣的培养,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1]王春华.高校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113-114.
[2]张海鹰.人文地理探究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11):197-200.
[3]陆长平,姜锐,邓庆山.构建探究式教学课程评价指标体系[J]. 中国大学教学,2013(6):76-78.
[4]顾红.对探究式教学的几点认识[J].成人教育,2009(1):77-78.
作者:王欣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