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合唱极致的音响美感来自于高度的声音融合,合唱团的声音融合需要每一位合唱队员的全力配合,同时,有效的训练方法是前进的根本。寻找合适有效的方法是合唱团训练的先行条件。然而训练并非一日之功,同样的方法用在不同的合唱团中收效也大不相同,在训练中找寻合适的方法尤为重要,同时要关注每个训练点的结合问题,对于训练重点要有独立的训练,但多个问题联合的训练更加重要,比如气息是贯穿训练及歌唱的最基本问题,所以气息与各种训练点的结合也尤其重要。
关键词: 声音融合; 气息练习; 综合应用;
合唱是一门集体艺术,它是由全体合唱队员掌握极佳的演唱技法并齐心协力的演唱配合创造出美妙的声音,合唱的魅力也源自于此,并非一人之功便可造就。然而,合唱追求音色的统一与融合,那么如何让合唱队员能够掌握适合于合唱的歌唱技法是极为重要的。合唱训练作为一种集体练习,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完全顾及到所有队员,那么浅显易懂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在合唱团训练中的使用极为重要。获得有效的训练方法并非一日之功,除去关于合唱队员选拔等一些因素外,合唱团能否演唱出和谐统一的音响是围绕训练的核心问题。掌握方法并能够行之有效的运用已经获得了成功的关键因素。
在合唱训练中通常将声音与气息等问题单独拆分训练,独立的训练有极大的必要,比如单独的气息练习,这种方式会起到一定的增强气息并强化气息在歌唱中的作用目的,但如果不能在多种训练中进行有效衔接,那么独立训练便事倍功半,能够将气息与声音进行有效的结合便能更大的发挥作用。
一、气息与口腔腔体
首先是气息。关于气息,笔者在训练中除了在热身训练中使用外,在歌曲处理中还要着重根据作品进行强调,二者的训练占比为热身四份,歌唱中运用六份。气息与腔体都是由人体各器官协作产生的,因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会都不同,那么在训练中,应尽量避免个人体会的表达,通过动作指示在一定时间的训练中达到效果。气息的吐纳由几点动作完成。第一,双脚分开与肩平齐,挺胸抬头。第二,手臂自然放松下垂,置于身体两侧。第三,通过鼻腔吸气,吸入胸腔两侧。在这三个步骤中需要着重注意,比如很多队员可能会过分解释每一个动作的幅度,挺胸抬头可能会脊柱向后弯曲或者抬头至后仰的状态,为避免产生可率先示范错误动作让大家避免,每一个动作完成之后都进行一次检查,尤其是第三个吸气的动作,格外需要注意肩膀不可耸立紧张,强调气息应吸入肋骨两侧,吸气中只要避免多余的动作那么吸气便可正确完成。在此基础上加入长吸慢吐或反之的训练,或者短气息与气息的保持,多种训练后便可获得一定的气息支持,在长久的训练中,气息便可自然运用称为一种良好的歌唱习惯。
关于歌唱的口腔腔体,决定歌唱的关键因素,比如咬字和能否达到头腔共鸣等问题,但是笔者在训练中一直将咬字作为基础训练中强调的重点。很多具有音准问题的合唱队员都有关于说话咬字清晰度的问题,有些是因为有地方口音的关系,有些则有牙齿或者舌头的先天隐疾。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之间口音差距巨大,在很多地域,相隔一条河口音便可大不相同,比如一些地区口音携带较重的鼻音韵尾韵母(an\en\in等与ang\eng\ing等),有些地方方言舌尖前音(z\c\s)与舌尖后音(zh\ch\sh\r)混淆不清,如果是在地方团队中,可能全体队员都共同拥有同一种发音问题,那么在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合唱团中所显露的问题就是综合的,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每个人各操家乡方言,那么如何去统一腔体便是首要面临的问题。此处也着重强调口腔等系列位置的动作问题。第一,开牙关,耳洞外延与骨骼的连接处,开合时产生空隙便是正确的打开牙关的动作。打开牙关之后根据口腔的自然打开状态的自然发音是“a(啊)”。第二,保持牙关开启的动作,自然将两腮肌肉贴近牙齿,此时的口腔位置自然发音为“o(奥)”。第三,在前两个动作的基础上两唇收紧向外凸起,口腔发音为“u(屋)”,此处舌头需放松,下巴不可紧张。第四,在前三个动作的基础上,上唇向上抬起,自然发出“i(衣)”。第五,延续第四个动作,下巴联动上下唇,将舌头放松贴于下齿内壁,多运用上颚的力量将口腔打开发出“e(唉)”。五个元音字母全部依靠口腔力量完成,基础是牙关必须在打开的位置上,关于状态是呈现相对放松的位置,不可过于紧张,所有的发音位置都统一在上颚中部,在歌曲的咬字中再做适当的调整。
在咬字中统一元音的发音位置,并且在合唱演唱中,每一位合唱队员如果都能够完成,那么声音的统一问题已经解决了很多,如果能将气息与口腔腔体结合运用,便可再精进一步。歌唱中一定是气息先行,那么先将气息做好再逐步加上口腔的配合,二者配合融为一体。气息与口腔腔体,看似两个联系并不密切的训练问题,笔者通过动作衔接为手段将其二者联系,在合唱训练中,如果长期都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上,那么就返回最初的练习问题。笔者曾经历过几十支不同合唱团的排练,也曾与很多国内名家进行交流过,每位指挥都有自己的排练心得,每个团队都有一套适合自己的独立训练方法,各团队之间也互相借鉴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在应用新的训练方法中,要准确记录每个方法在排练中获得的效果,及时反思新方法是否适合团队的练习,从而决定新方法是否留用或者是否需要做出修改,及时发现被忽略的问题。
二、气息与长音的配合
前文提到合唱训练中被持续关注的问题就是怎么做到和谐与统一,那么所谓的和谐与统一是否合唱队员能够有明确的认知哪?他们如何获得这种高级音响的体会?很多人会说要先从音频视频中获得合唱音响的体验,从而才能明白什么样的声音是和谐统一的。但是,一千个合唱团就有一千种声音,声音不能复制,所以,让合唱队员在自己的团队中获得和谐统一的音响体验才是最重要的,那么通过何种方法才能行之有效的让队员获得良好的音响体验哪?笔者认为,在热身训练的最先阶段就达到一定程度的统一,要求全体队员保持这种统一的状态齐心协作去维护。
气息与长音的结合练习便是一个较为合适的手段。笔者常选用小字组的“A”作为基准音,让合唱团进行循环呼吸练习,并要求以“U”作为发音,强调咬字要字正腔圆,气息量由小到大,音量大小变化,保持状态,使声音在排练厅回荡,全体队员聆听声音,通过气息为媒介的训练是目前笔者发现的较为简单的融合训练手段。当然,也可使用一些外部辅助手段进行,尤其是在低领的童声合唱团中。选取一根较长的绳子,长度可以到达合唱团一整排的长度,每隔一段放置一个球或者一个目标物体,拉直队员面前,使每个人都能占据一个,此时要求全体队员运用长气息结合u母音的练习吹动面前的小球,要求是所有人用气息吹动小球并保持一线不可有晃动。这是一种协作的游戏,是集体良好协作的体现。但此游戏并不容易完成,刚开始需耗费一定时间,笔者在与多个合唱团中事件此游戏,平均耗时二十到三十分钟左右,有时在既定时间内并不能完成这个游戏,但结果是,及时并没有完美做好这个游戏,合唱队员也已经明白了气息与声音控制在协作上的问题,声音都能获得极大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了队员们的感情。这个游戏在后期可以变成无实物的练习,可以在练习中引导队员们,眼前出现了拉线的小球,队员们从而达到一种条件反射。
这是一个简单的练习但也是一个具有决定性的练习。笔者认为合唱音响的和谐统一不应该在训练后期才提出来,或者是逐渐通过偶然的成功去感受到,而是在最初阶段就让合唱队员感受到并能坚持去做。
三、气息的控制与声音训练的结合
上一个练习是集体协作控制力的练习,是带有紧缩感统一标准的练习,那么在收束的同时激发潜能的练习是对个人极限的探知,在一定程度上要合唱队员体会到自己的能量高低的极限位置,从而达到对自己的控制力。该练习是一个反复调节不同目标控制量的练习,气息与音量是两个重要的控制目标。第一,长吸气慢排空,音量中偏小,吐气的程度感觉身体已经没有多余的气息,身体前后好像贴在一起的状态,然后通过身体的自然扩张吸气然后紧接着进行下一次动作。在两次练习换气的中间,切记要提醒队员不可因为过度的吐气导致的憋闷而后放肆身体的换气,保持正常的体态,好比打气筒一样气息放空,空间紧缩,气息充满空间扩张。这种练习的目的力求队员找到自己的气息量的高低极点,感受正常的换气动作。第二,在完成一次正常呼吸的情况下紧接着进行慢吐气带声音用u母音咬字,音量控制在中偏小的程度,再次体会到身体气息收缩的极限。练习的目的是能够在演唱较长的乐句中不用频繁换气,保持音乐线条的连贯性。第三,长吸后用a母音发声,变换音量小中大三种程度分别体会。这种控制程度的练习中发现,a母音较为难控制气息,队员感觉此时在一定程度上气息好比袋子被从中间划开一个大洞没法控制外流速度,在音量逐渐变小的控制中会不自觉的关闭口腔,此时应强调口腔应始终处于牙关打开的状态。声音越小对气息的控制感就越强,声音越大气息就越大。这种训练还可以变化更多的定量去联系,能够更强烈的感受气息与声音的控制感。
在文中讲到的三种训练中,第一种训练强调合唱队员自身关于动作的把握,规定动作使他们能够快速找到正确的呼吸方法与歌唱状态,这是一切训练的基础。第二种训练是找气息融合感与配合,此时是合唱音响的构建与队员之间的协作训练。第三种训练,是激发潜能,寻找队员自身的能力极限。除第一种训练必须在练习开始就进行以外,后面两种训练可以互换位置,进行尝试。队员自身能力的发掘是极为重要的,配合有控制力的练习,队员很快就能找到自己的发声状态。如果先进行第三种训练,队员们在找到自身能量再进行声音与配合问题的灌输也有较好的训练效果,此时,两种训练产生的音响效果在队员的自身体会中更加具有反差感,对于融合度较高的声音的记忆与获得的刺激体验更加的强烈,但缺点是开发潜能在先而后在进行控制这种带收束意义的训练所需时间较长。先进行声音融合训练再进行个人潜能训练是一种以声音逐渐放开为思路的练习,缺点是队员在潜能激发中难以完全得到释放,先前的声音融合训练会产生一定的思维束缚,从自身认为不能够打破这种平衡状态。无论是如何设计训练方法,都是依据各团不同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的,不可盲目运用方法。如从别处获得了新方法,要究其设计意图再决定是不是在合唱团中使用或者进行修改再使用。其次,也要针对排练的作品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训练。总而言之,合唱训练并非简单的歌唱热身或者连声,而是塑造合唱团的有机训练。
[1]冉勇军.合唱训练中的基本方法及注意细节[J].戏剧之家,2015,(07).
[2]杨鸿年.合唱训练学[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3]刘旭.合唱训练中的基本方法及注意问题[J].北方音乐,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