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金
摘 要:体育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与其它学科的教学不同,不仅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还要培养学生体质、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能力。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学生体育课堂心理超负荷的成因、预防,及其调整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体育课堂;中学生;心理超负荷;预防;调整
中图分类号:G804.8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4.06.000
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所受的心理刺激超过了这个限度,即为心理超负荷。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同样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负荷,并且在不同的负荷水平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见表一)。心理超负荷是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常见的现象,中学生处在特定的生理发育期,表现出的心理状态更加强烈,这些情况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积极性,进而影响到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如何预防中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出现心理超负荷,也就成为摆在体育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
表一:体育课堂学生在不同心理负荷下的心理表现
心理负荷 兴奋 积极 正常负荷 较重负荷 重负荷 超负荷
注意力 高度集中
全神贯注 注意集中
指向目标 比较集中
大致指向目标 比较分散
短时离开目标 明显分散
时常离开目标 十分涣散
完全脱离
情绪状态 十分高涨
心情振奋 较高
心情愉快 一般
心情稳定 不高
表现平淡 低落
表现冷漠 消极
表现反叛
意志表现 坚强
勇于克服困难 坚定
自觉克服困难 较强
能够克服困难 较弱
表现被动 消沉
表现胆怯 衰退
表现逃避
一、体育课堂学生心理超负荷的成因分析
1.运动基础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心理体验
身体素质和运动基础上的差异极易使中学生产生体育课堂心理超负荷。中学生身体发育分化明显,特别是女生第二性征的出现会表现出较强的身体素质差异。由于学生身体素质、运动技术等不同,在学习有一定难度得动作技术时,有些学生不能够顺利完成,甚至不敢去尝试,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甚至产生自卑感。
2.性格偏差影响学生面对学习困难的态度
性格偏差是学生产生体育课堂心理超负荷的另一重要原因。对于体育而言,虽然性格内向不等于意志品质差,但实践证明,很多意志品质差的学生,80%以上是来自性格内向的。这部分学生性格上较为怯懦,安静不愿动,喜欢和同性格的人处在一块而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勉强去练习时到稍遇困难就胆怯,缺乏克服的勇气和信心,产生躲避念头,在不断强化下,将产生消极的学习障碍。
3.教学组织效果影响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
教师备课不充分,在课前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了解不全面,会导致课的组织不能适应当前学生的需要,使得部分学生一上体育课就进入手足无措的状态。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过于简单,使学生疲于听讲解、看示范,反复练习,没有时间去感受和体验健身运动的乐趣,无法体验成功,从而失去对体育课的兴趣。特别是如果对某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不能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和措施,使其在学习新内容时常常经受挫折,极易造成他们的体育课堂心理超负荷。
4.教师自身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
心理健康状况欠佳的教师往往不善于协调与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宣泄不良情绪的现象。中学生反应敏锐,在被作为宣泄对象时,很难将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这不仅增加教师的心理负担和有违师德规范行为发生的风险,更严重影响到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5.教师情感投入的程度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投入程度,会通过教学行为传递给学生,从而影响到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对待组织纪律散漫以及不按其要求参与活动的学生时,采取简单的训斥甚至辱骂,会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他们惧怕老师,从而形成心理负荷过重。另外,如果教师存在偏心的行为,不能公平处理不同类型学生出现的相似问题,也会使得学生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6.外界因素影响学生的心理表现
外界因素包括天气气候和一些突然情况。如今大多数的中学生都没有受过什么苦,恶劣的天气会让学生容易产生心理上的负荷。夏季烈日、冬季的冰雪,以及风沙、雨水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上课中突发学生受伤事件也会造成其他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害怕自己在练习中也受伤,就不敢去做,或者做起来很拘束。
二、体育课堂心理超负荷的预防与调整
1.加强教师的情绪管理和心理调控能力
体育教师消极情绪的产生主要来自学科的认同度低和自身心理调控能力的不足。学校应当采取措施创建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给予全体教师在工作中获得成功的机会,并积极发现和应对教师产生的不良情绪;同时也要适当组织教师心理培训,针对不同学科特点,解决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教师要通过参加培训和交流学习学会适时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尽量保持自己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良好情绪反应,给全体学生提供适当的情感投入。在具体形式上,学校可以通过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活动中心”之类为教师提供一个可以与同行讨论生活问题、释放不良情绪和提供心理支持的场所,帮助教师消除不良情绪。
2.落实课前准备、完善教学组织,强化教学技能
学生心理超负荷的预防离不开充分的课前准备。体育课堂的课前准备有别于其他文化课的课堂,不仅包括写好教案还要准备场地、器材,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学生,对不同体质、性格特点的学生,要有应对措施。从根本上说,课前准备就是要预设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成功和运动乐趣的机会。
在体育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则要强化导入、组织和方法的有效性。首先要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好主题导入,让学生兴趣盎然,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然后要采取“活泼、自由、愉快”的教学组织形式,要把以前注入式的模仿教学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通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转变学生“要我学习”的观念为“我要学习”的态度。比如在快速跑的教学课时,可以先让学生通过用“单车内胎”辅助形式熟悉技术,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召集学生进行讨论、分析,然后由教师指出技术动作要领、纠正错误方法,最后学生通过“单车内胎”协助练习纠正错误,强化技术。这样既摆脱了枯燥乏味的机械式教学,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掌握运动技术的同时获得思索的乐趣。
体育教师良好的运动技能和教学技巧能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和享受学习的过程,并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教师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改进讲解、示范的质量和创造教学情境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的能力。
3.提升矛盾化解的能力,和谐师生关系
教师要掌握批评的技巧和激励的方法,提升矛盾化解的能力,改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增强运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在课堂上,师生之间产生矛盾是常有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首先教师要容人之短,不怀成见,老师的宽容是育人的前提,是妥善解决矛盾,融洽师生关系的基础。对于表现不佳的同学,适当的教育批评是可以的,但语言一定要得体、适度,同时要能够容忍学生学习中的过错和不足,耐心地加以指导和帮助,使学生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表现较好的学生,最大的期望莫过于得到教师恰如其分的评价和鼓励,及时恰当的表扬能帮助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激发其补缺改进的动机和行为。教师还可以采用在课余时间谈心聊天的方式增进师生交流,有效达成教育的目的。
4.加强引导和帮扶促进基础薄弱学生的技能提升
首先,要提高运动基础薄弱学生的自信心,克服自卑感。一是通过耐心的教育帮助他们认识到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是可以通过勤学勤练加强和提高的;二是教师在教学中要区别对待,适当降低学习要求,培养他们掌握科学的锻炼方法,改进基础身体素质,减轻其面对新的学习任务师的心理负担。
其次,要创设合理学习情境,帮助他们积极探索,加快学习进度。帮助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方法和改善获得的运动技能,教师对待基础薄弱的学生要帮助他们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进度,并且在不同学习阶段提供不同的练习方法,加强他们技能学习的效率。
第三,要及时发现学生反常情绪,果断调整不当教学方式。再好的预设也可能由关注不到的地方,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表情和言语,及时掌握学生运动学习中的情绪动向,一旦发现新学生出现心理超负荷现象,马上采取针对性的调整,帮助学生尽快回复到正常的学习状态中来。
5.做好应急预案,恰当处置突发事件
教师对突发事件迅速恰当的处置,能够帮助学生及时消除运动学习的心理障碍和抵触情绪。教师要耐心讲解不同气候条件下锻炼的意义和正确指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并根据不同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采用器械的练习中,要提前理顺保护帮助的位置和流程;在任何教学内容实施前,都要做好可能出现安全事故的处置预案和联络安排。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加强保护帮助,关注细节处理;出现伤害事故时,要保持自身情绪稳定,采取正确救治方法,并且及时安抚受伤学生和旁观学生的情绪,使他们能够继续投入到积极练习的气氛中。
三、结论与建议
学生的心理超负荷是体育学习的阻力,它削弱了体育教学的效果,作为一名体育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心理超负荷产生的原因和预防的方法,还要积极学习提升自身情绪管控、教学实施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帮助学生在出现心理超负荷时快速调整,以积极、自信的心态投入到高效的运动技能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2]陈辉强,胡新成.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营造与调适[J].中国学校体育,2006.04.
[3]王林毅.和谐体育课堂心里气愤的营造[J].运动,2003.24.
[4]张伟,曹健. 摭谈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优化 [J].体育教学,2000.04.
(湖南省汉寿县第二中学,湖南常德415900)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