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信息技术教学论文范文,信息技术教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学生信息素养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投稿Su S
  • 更新时间2015-09-02
  • 阅读量335次
  • 评分4
  • 39
  • 0

【摘要】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信息技能成为我们在社会立足的一项基本技能,信息素养更是人们“学会学习”及“终身学习”的必备素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主要地体现在科技创新的竞争上。面对这样的社会需求,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成为我们信息技术教师的一项基本任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信息技术;信息素养;课程整合;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7/08-0074-02

自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科学技术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各种新技术、新工具层出不穷,教育信息化也从原来的“三机一幕”到现在的交互式电子白板、数字校园、云教室。当前,我国正在推行的新课程改革,其用意不仅是为了培养信息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创造型人才,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已无法适应当前知识体系的高增长速度,要以教育信息化为载体,带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构建符合创新精神和素质教育的新世纪育人模式,从而培养学生信息素养,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创设课堂情境,培养信息加工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书本、图片和录像等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递信息,并且课堂教学都是由教师在课前设计好的。显然,这样的信息来源是非常有限的,并且缺乏可选择性,学生只能被动接收。当今社会,信息充斥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学生也每时每刻受着不同信息的影响,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他们有着自己的经验、想法。如果让学生在课堂上不加选择地接受只来自于教师的信息,而不对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形成体系,学生就不可能完全掌握所学到的内容。具体表现在信息技术学科,如果我们只是单调地讲解操作步骤,就会把本应生动活泼的课给讲“死”了。

因此,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具有开放性,并且教师应该善于在课堂中提出问题,引导思维活动,把学生要学的知识以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来,使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使学生能通过运用各种认知策略获得新知。在此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思维材料,使之有“物”可思,从而培养学生筛选、重组信息的能力,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例如,教学“Word中的文字格式和段落格式设置”一课时,我就让学生朗读一下语文课本封面上的《兰亭集序》片段,结果没有一个学生能通顺地读出来。有一位学生能把全文背出来,却不能通顺地朗读这个片段。我反问学生为什么会背却读不出来。学生给出了各种回答,经过讨论,他们发现“原来是因为古人写文章没有标点,使我们无法断句,也就无从朗读了”。这样,学生对后面要学的内容就立刻提起了兴趣,并明白了规范书写的重要性。教师顺水推舟,很自然地布置了接下来的任务,并要求学生在互助中完成。学生互助无法完成的任务,或是学生反映问题比较多的任务,再由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教师在布置任务时,不要把要求定得很细,如规定几号字、什么字体、首行空几格等,而是由学生自主完成。最后,由各个学习小组推荐本小组做得最好的作品进行展示,并演示其制作思路和过程。这样一来,就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通过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不断内化为学习前进的动力,还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以学生为中心,培养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能力

如今,网络上的教育资源越来越多,从美国各大学的网上公开课到国内各省电教馆的网上资源,从数字校园到云教室。能熟练运用网络知识,实现终身学习,成为个人在社会上立足的必备条件。如果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法去教育学生,将与社会发展极不协调,学生离开学校后就不可能适应社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新课程提倡“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轻松、主动地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学会创造、构建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放弃原来以教师为课堂主体的教学观,建构师生双主体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时间的分配,我调整如下:用2分钟~3分钟进行课堂导入和任务布置,下发导学材料,点评总结用5分钟~10分钟,剩余的时间让学生自己上机操作,有问题组内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教师提供帮助。创设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多维度的对话平台,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操作空间。学生在操作中提出的问题远比我课前预想的多得多,大部分学生通过操作实践积极思考,摸索出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与教师一同分享学习的收获和喜悦。通过任务作品的展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也有明显提升。通过这样的教学,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紧贴生活实际,培养信息时代的认知技能

信息素养与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型人才所必备的基本素质,现代信息技术恰恰可以为信息素养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因此,我们要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

1.注重求异思维的培养

将知识转化为创造性思维是复杂的过程,它常常需要多种思维方式共同运作才能达到目的。求异思维是其中最主要的思维方式,如在教学“网络搜索”一课时,我就根据学生的喜好,给学生布置了任务“下载一首自己最喜欢的歌曲,不限定使用什么方法”。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用的方法五花八门,有的用Google,有的用百度,也有的用专用下载软件,而且查找的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也各有特点,但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任务。

2.鼓励动手操作,注重实践性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的实际生活就是我们的全部课程,我们的课程就是我们的实际生活。”社会是个大课堂,学生信息素养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给学生一个与时代相适应的环境,注重学生参与,鼓励学生探究,使学生能发现信息、处理信息,在反复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和创造性思维。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工具学科,是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终身学习的有力工具。通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能利用已有的信息素材,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创作出信息技术作品或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另外,通过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教育整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主动地、多途径地搜集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并能通过鉴别、筛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记忆等方法,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思维,经过比较与分析,寻找信息生长点,发现与创造新信息,不断完善自身的创造性思维。

著名的物理学家劳厄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虽然教师必须向学生传授前人的知识和智慧,但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培养出学生自己的智慧——思维能力。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信息技术教师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应向其他学科渗透,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有机融合,采取有效策略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知识的能力。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回归其本义——“教”是为了“不教”,才能培育出学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作者单位:江西赣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