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上海市课程改革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其技术教育已经形成从小学1年级到12年级的课程体系。结合上海市劳动技术课程,上海市劳动技术教师对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有一种新的认识视角,本期让我们再次欣赏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吴强老师的教学设计,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共同交流。
吴强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0433)
本章着重于帮学生养成正确的技术思维,教学难点在于发现人们生产生活中对技术的需要,以及通过自己的设计、制作来服务于人们的需要。本章既是对第一、二章内容的提升,也是学习第四章“发现与明确问题”的引子,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章内容在课程构架上采用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技术指标测试评价的方式设计教学,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理解”。依据内容的关联性和独立性,本章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设计的一般过程——便携式小板凳的设计,第二单元是便携式小板凳的制作、测试与评价。总课时为3课时。
一、设计的一般过程——便携式小板凳的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目的是进行“便携式小板凳”的设计。通过设计活动将设计的一般过程呈现出来。教学过程基本上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先以“需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再引导学生来明确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便携式小板凳”的设计,让学生知道设计中需要进行信息收集与分析、绘制分析图、构想方案、呈现设计草图、方案筛选、制作原型等,并了解每个过程的作用,进行优化选择和规范评价等。给学生一个明晰的从需求出发到达满足需求的终点的正确思路,并养成良好的技术思维习惯。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用设计来解决所发现的问题是教学重点;而发现问题是教学难点。这也是学生学习技术学科以来第一次充当“工程师”的角色。因此,教师的教学,既要有技术教学的方式,又要有探究型的教学方式,还要有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方式。通过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讨论、实践,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使学生在参与设计的实践活动中学会体验设计的方法,体验技术活动的乐趣。建议1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设计的一般过程,会按照设计的一般过程进行“便携式小板凳”的设计。
2.过程与方法:通过“便携式小板凳”的设计实践过程,学会从需求出发去发现问题并遵循设计的一般过程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便携式小板凳”的设计过程,养成良好的设计习惯、技术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流程
四、活动建议
【活动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产生设计需要。
情境设计:一天,陈晨同学发现,一些小朋友在公园的草地上玩累了,很难找到可供休息的小凳子。能不能设计一种适合小朋友户外活动时方便休息的小板凳呢?
需求分析与调查:(1)开展实地调查,了解小板凳的使用场所、儿童特点、重量、携带要求和成本支出等。(2)制订访谈提纲、调查问卷,到幼儿园、小学对家长和儿童进行调查。(3)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列出具体的设计要求:结构简单,稳固,易于制作;自重轻,体积小,携带方便;成本不高于5元。
【活动2】从需求出发.按设计过程开展设计活动。
收集与分析信息:利用网络、图书馆等渠道分头收集有关各类便携、折叠、组合式凳子的资料。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确定材料、结构设计、携带方式是主要问题。
绘制分析图:以材料、结构、功能为核心绘制分析图,明确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方案构想:为了解决材料、结构、连接方式三个关键问题,采用“头脑风暴”法,提出解决办法。
对各种设想进行综合,用草图呈现出来:用瓦楞纸材料的方案草图A,采用木板、木棍材料的方案草图B,采用五夹板材料的方案草图C,采用其他材料的方案草图D。
【活动3】交流并优化设计方案。
让学生相互评价各自的方案,确定以五夹板作为制作材料的方案C为最后方案。
【活动4】呈现设计方案,绘制图纸。
要求每名学生自己绘制一份图纸。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绘图,体验设计的过程,明确图纸上数据间的关系,为后一单元的制作活动提供依据。这里,主要呈现两种设计草图:实物草图和面板设计草图,如图1和图2所示。
(五)拓展活动
1.参考教材,了解如何绘制三视图。
2.了解木工工具“锯”的使用方法,制订“便携式小板凳”的制作程序。
3.通过图书馆、网络等方式了解现有“便携式小板凳”的优点与不足,并自己制作一个新型便携式小板凳。
二、便携式小板凳的制作、测试与评价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思路是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制作、测试、评价。在第一单元中绘制出了“便携式小板凳”的设计图纸后,本单元进行实际操作。由设计过渡到制作,对学生的挑战比较大,故本单元的重点应放在学生依据设计图纸使用工具完成项目的制作、测试、评价上,而难点是制作。由于本项目涉及具体的技术数据指标,为保证作品质量直接向学生表明测试的手段、方法和评价中的技术要求,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有具体的目标和测量的方法,并鼓励学生追求精确,激励学生追求完美。建议2课时。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依据设计草图对材料进行画线,会用木工锯正确地对三夹板进行加工,会将加工部件进行安装和编写使用说明书,会进行测试和评价,并根据测试结果和评价标准进行修正、完善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便携式小板凳”的制作、测试与评价,了解一个产品的形成过程;学会将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转移到材料上,并正确地使用工具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便携式小板凳”的制作、测试与评价的实践过程,明确测试、评价和结构的作用;养成正确的质量意识和勇于技术革新的精神,培养创新能力。
三、教学流程
四、活动建议
【活动1】在五夹板上绘制图样。
在本活动中,小板凳的板面可以事先定制成标准尺寸发放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制作支撑板,帮助学生实现从纸上图纸作业到材料图样作业的能力迁移。
【活动2】便携式小板凳的制作。
1.材料选择。三夹板3块,尺寸为240mm×180 mm×5mm;方木棒4根,尺寸为10mm×10mm×180mm、10mm×10mm×220mm各2根;铁钉9只,直径为1mm,长度为15mm。
2.实物制作。小板凳的制作需要三步:制作面板、制作插槽和组装(制作过程略)。实物流程图如下:
3.交流与展示。制作完成后,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分析小板凳是否方便携带,是否稳固、美观,是否舒服等,提出修改意见。
【活动3】便携式小板凳的测试与评价。
1.压力测试:尝试设计一种方法,对“便携式小板凳”进行压力测试,如压重物测试,人体坐压测试等。
2.产品优化:如何减轻自重又不影响牢固性,还更加美观?提示学生:板面和支撑板都可以减重(如下图)。
3.创新设计。
(1)将支撑板的长度缩小20mm,两块支撑板可以嵌套在小板凳面中,减小厚度10mm(即一半),便于收纳。
(2)设计一个“扣”,便于携带。
(3)改变色彩,使产品更加美观。
(4)小板凳板材和油漆除应保障儿童使用的安全外,还要注意选择环保材料,以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编写使用说明(过程略,如下图)。
5.评价。按照“便携式小板凳”的发明思路和过程,完成下列评价表。
(1)自我评价——过程评价。
(2)自我评价——最终产品的评价。
(3)自我评价——人机关系评价。
(4)他人评价——信息交流。
设计本项目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工具的操作方法并完成产品的设计制作。因此,教师首先要在丁具的使用上下功夫,采用示范、视频、图示等方式,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工具的操作。在本项目中,需要用到木工锯、直角尺、笔、夹具等,教师最好能够一一示范。特别是木工锯的使用,起锯方法是关键,锯割时沿画线操作,保证尺寸精度等。教师的示范必须准确、规范;在制作中,要引导学生分析图纸、材料、结构,制订加丁和组装流程,提高加工效率和精度,从而帮助学生完整经历设计制作过程,形成正确的技术操作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