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述案例中,穆默这朵散发着幽香的“木末芙蓉花”,不仅不断战胜自己,而且作为“一个小小的支点”为班级默默奉献,传递出激励人心的能量,用行动积极影响着同学们:文化节和文艺会演的精心安排,中考前夕制定复习计划和倒计时标语……这个沉默的女孩子表现出来的贴心、宽容、坚定、勇敢,这些阳光的品质已经传递给整个班集体,使班级都沉浸在积极向上的氛围之中。——这就是关注中等生能达到的最佳效果。
在一般的传统经验里,我们都采用“抓两头,带中间”的理念来管理班级,着重优等生的培养和“调皮捣蛋分子”的约束。但这样管理,班主任常常是处于被动的地位,往往变成“忙两头,丢中间”。
与之相应的,是“抓中间,促两头”的班级管理理念。中等生群体是班级的主体,其可塑性是很强的。提升这个群体的学习潜力,对现有优等生能形成紧迫感;抓住这部分的稳定和团结的力量,能形成严谨的班级纪律和良好的班级小环境,而且能让后进生看到努力的希望,积极向中等生转变。这也是很多有成功经验的班主任的做法。
来中国交流时,雷夫向中国教师同行这样介绍自己的“教育经”:“我把学生分成三类。第一类孩子就是大家说的好学生,他们聪明、爱上学、爱老师、出身好,有他们在我的班级里真的很幸福。第三类孩子正好相反,他们不喜欢上学,每次考试都不及格,非常憎恨老师。”他说,大部分教师会把95%的精力花在第一类孩子和第三类孩子身上。因为第一类孩子很聪明、学得快,教师不用花很多时间就能教会他们。而如果教师不花时间在第三类孩子身上,他们就会给教师和学校带来麻烦。雷夫说了自己的做法:“第二类孩子普通、平凡、不捣乱,数学不是最好,写作文不是最好,什么都很一般。但是,我会把大部分精力花在这类孩子身上,让他们做得更好。慢慢地,他们会变成第一类孩子。而第三类孩子也就找不到捣乱的伴儿。”
王晓春在论述《显性班风与隐性班风》中也提出, “‘沉默的多数往往对于群体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句话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不过我感觉他们可能主要是对‘隐性班风’起支配作用,而显性班风(外人表面印象的班风),则有时是由活跃分子(班干部、班级明星、问题学生)所决定的。其实真正决定班级命运和走向的,往往是不发声的群体。这一点请班主任千万注意,那是班主任真正的‘根据地’;只要他们不乱,班级乱不到哪儿去;只要他们行动一致,谁也甭想把班风引走。当年我当班主任的时候,每隔一段时间就召集这些最不起眼的学生们(我称之为第三世界)开个会,征求他们的意见,给他们一些鼓励,并且感谢他们起的‘定海神针’的作用。效果不错。一个班主任,眼睛只盯着两头,是重大的失误,是不懂班风建设规律的表现。”
关注中等生,班主任常抱怨没精力,顾不过来,在很大程度上来说就是班级的管理方法出了纰漏。正如雷夫和王晓春所说,换个角度来看中等生,这个群体恰恰是班级管理和班级建设的中坚力量——这也是很多班主任没有意识到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常常是投入大量的时间,花费很多的心血,但是班级管理进展不大。
作为班主任,能改变中等生个体,发挥中等生这个群体的积极力量,这是最理想的班级管理状态。当然,我们要意识到沉默的大多数是必然存在的。记住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回归教育目的本身,尊重每一个生命个体,让中等生也能快乐成长,在班级收获幸福感,这才是惠泽他们一生的宝贵人生体验。编辑此次专题,是想提醒班主任们,我们对中等生的关注,是为了他们的人生幸福。
(向柏桦)
专题策划:向柏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