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级是学校内部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本组成部分。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工作能否顺利进行、校园活动能否顺利开展、学生能否健康快乐成长。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给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启示,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如何以新课标为指引,创新班级管理理念、改革班级管理模式,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新课标 班级管理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02-01
一、以“德”服人 情感教育
小学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对于小学生的情感教育和德育渗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精神品质,这给班级管理带来了新的灵感和启示:
(一)日常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班级管理与日常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因此,在各个学科的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人格态度,为提高班级管理效率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例如,在讲解泰山版本《生活中的规则》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渗透遵纪守法、遵守规则的思想,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班级制度、维持班级秩序、捍卫集体利益的良好习惯。
(二)师生交往中的情感交流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班主任应该与学生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尊重和互助关系,营造和谐、民主、团结的班级风气。例如,有个学生上课经常喜欢与其他同学交头接耳,扰乱课堂秩序,班主任经过多次批评、纠正和惩罚都没有取得良好效果。 针对这种情况,班主任从学生的思想状态和情感因素入手,加强与该生的交流沟通,最终了解到他是因为基础薄弱,跟不上教师的授课进度,才试图以这种方式吸引教师的注意,让教师关注他的学习进展。了解了实际情况之后,教师加强了对他的课后辅导,该生不仅将学习成绩提高了上来,听课状态和课堂纪律也变得越来越好,班级管理取得良好成效。
(三)班级管理中的爱心凝聚
小学生的“三观”处于萌芽状态,明辨是非、自律自觉的能力较差,这就要求班主任及任课教师付出极大的耐心和爱心,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心和集体的温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同学的品质,提高他们自我约束和民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例如,有个学生自理能力较差,个人的区域卫生经常不达标,是班里有名的“脏乱差”。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号召班级里自理能力较强的同学与他结成互助小组,帮助他共同维持区域卫生,并教会他保持个人卫生的方法,让该生感受到同学的帮助和关爱,并逐渐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由“脏乱差”成员成长为“卫生标兵”。
二、以“理”服人 制度建设
班级管理要高效、顺利开展,需要以科学、健全、合理的班级制度为前提。因此,小学班主任应该从日常考勤、班级卫生、文明礼貌、课堂纪律、班级活动等各个方面加强班级制度建设,并建立健全的激励机制,使班级管理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例如,为了完善班级日常考勤制度,班主任可以制定“考勤情况登记表”,将每人每天的迟到、早退、请假、旷课等出勤情况记录在案,并张榜公布。每个月统计各个学生的考勤得分,针对表现好的学生,评选出“满勤标兵”、“最佳进步标兵”等荣誉集体和个人;针对表现不好且屡教不改的学生,给予口头警告、点名批评、成长档案留底、打扫班级卫生承担区等惩罚,做到纪律严格、奖惩分明。与此同时,还可以将考勤分数纳入到年终优秀学生评选标准体系当中,作为对于学生年终综合个人表现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提高考勤制度的约束力、培养学生的自制力,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三、以“己”服人 民主管理
小学新课标中倡导“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也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实行民主管理。
(一)民主选举
在班干部评选中,要本着“民主、公开、平等”的原则,采用民主选举的方式,由全体同学参与票选,评选出学生认可、老师满意、家长放心的班干部,实现“以生管班、以生管生”。例如,班主任每学期都应该组织“班干部评选主题班会”,就班干部的任命、换届和罢免等情况进行集体讨论和投票选举,以民主的方式评选出合格的班干部。
(二)岗位轮换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和民主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换位思考意识和集体责任意识,班主任可以在班级管理中采取“岗位轮换”制度,大家轮流承担班干部的责任,履行班干部的义务,共同参与班级管理。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今天我是小班长”主题月活动,在这一个月里面,每个学生都当一天班长,行使班长职权、履行班长职责,并书写“班长感言”,在征询学生意见、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自律意识,创新班级管理形式、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三)集体参与
班主任应该让学生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一份子,参与班级管理是每个学生的责任和义务,鼓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实现民主自治。例如,班主任可以每个月召开“班级管理民主会议”,听取学生对于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交流师生对于班级管理的心得和体会,汇集集体的力量,改革班级管理方法、创新班级管理形式、拓宽班级管理途径,实现班级管理的民主自治。
四、以“文”服人 文化建设
小学新课标提倡推行素质教育,重视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班主任可以从班级文化建设入手,通过绘制班级板报、组织体育竞赛、筹备文艺汇演、创办学习小组、举行作品展览等多种多样的班级活动,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提高学生素质、营造良好班风,提高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提高班级管理效率。例如,班主任可以定期在班级组织小组学习竞赛或知识问答竞赛,在丰富学生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协作意识。与此同时,营造良好的知识环境和学习氛围,进而促进班级管理的顺利开展。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素养、培养能力、养成习惯、塑造品质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重要影响。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生的人生启蒙者和领路人,应该不断加强教学管理研究,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创新班级管理理念、改革班级管理模式,为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造健康、愉悦、和谐的环境,为学生的成长与成才铺就坚实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高鹤鸣.试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2(06).
[2]崔立杰.浅谈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文信息,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