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校长管理论文范文,校长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使教育资源流在区域内活起来

  • 投稿猫王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799次
  • 评分4
  • 19
  • 0

孙鹤娟

“构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就是要通过政府科学统筹,结构性连接,组成跨校的区域教育专业发展共同体,进一步集聚和科学配置优质教育培训资源,为提升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支撑,为教师实现区域内校际交流提供体制保障,使教育资源流在区域内活起来。

教师队伍建设历来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永恒的主题,教师是“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第一实践主体,也是重要的责任主体。所以,发展教师既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提性保障,又是基础性工程。吉林省“构建区域协作的教师继续教育新体制”(以下简称“新体制”)就是围绕教师队伍建设而设计的改革项目。

首先,“新体制”是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迫切需要。解决区域教育均衡问题的关键点之一是促进教师均衡发展。以往教师继续教育主要有两条路径:要么行政统筹,要么校本自主。缺乏区域联动协作机制,思想不能共生,资源不可共享,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得不到满足。“新体制”就是要通过政府科学统筹,结构性连接,组成跨校的区域教育专业发展共同体,进一步集聚和科学配置优质教育培训资源,为提升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提供支撑,为教师实现区域内校际交流提供体制保障,使教育资源流在区域内活起来。

其次,“新体制”是促进教师专业职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新课程改革以来,加快专业发展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愿景,“新体制”承担着满足教师需求和课改需要的双重使命。“新体制”以区域协作为基点和前提,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以一种开放的、兼容并蓄的模式,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让教师在这个开放的平台上,实现学术的自由交流和百家争鸣,推动学术繁荣。

再次,“新体制”是实现教师自主成长的必然需求。最有效益的教师继续教育在于激活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动力。传统的教育行政主导的教师培训,在主题的确定、形式的选择、内容的设计上都少于考量教师内在需求,不是生成于教师教学实践当中,因此缺少实效性。“新体制”就是要化教师专业成长的外在驱动为内在驱动,化被动发展为主动发展。破解障碍、化解弊端,使教师培训工作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科学发展。

在推进新体制改革试点中,需要遵循“统筹兼顾,有序推进;解放思想,园地制宜;健全机制,强化管理”的原则,按着“差异推进、制度至上、倾斜农村、资源统筹、城乡一体”的工作策略,来保证改革规划的落实。

为保证项目顺利实施,我们采用六项行动策略。一是行政推动,保障新体制的建立。为教师继续教育改革和发展构建和谐、健康、稳定、有序的良好环境。二是制度驱动,保障新体制的运行。建立优质培训资源共享制度、县域内教师合理流动制度等六大制度,形成有利于新型教师继续教育体制运转的机制。三是典型带动,示范引路,辐射带动。培育改革的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四是竞争拉动,激活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评比、示范性教师进修学校验收评估等项目,激发多元主体在新体制下创新的积极性。五是强弱互动,促进教师专业均衡发展。通过建立农村教师义培基地、送培到县、城市教师携手助教等措施,积极开展城乡互动,强弱互动,破解资源互通共享的难题,推动优质资源进一步向薄弱学校倾斜,实现不同地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教师均衡发展,推动城乡教师专业水平共同提高。六是共享联动,整合优质资源使效益最大化。通过创建“共享联动”机制,整合教师教育资源,让优质资源流动起来,充分利用区域优势,形成规模发展效应。

“新体制”改革项目实施以来,吉林省已经开辟十个实验区,在教师继续教育管理组织结构、优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教师区域流动、名师培养机制、教师专业学习社群建设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新体制”改革是一张蓝图,更是一项旅程,要实现它应然的样态,我们仍需加强教育行政统筹推动,继续拓展和深化这项改革。

(作者系吉林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总督学)

(摘自《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