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校长管理论文范文,校长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教师课题研究现状分析与对策

  • 投稿菜花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387次
  • 评分4
  • 73
  • 0

王 东

十年课改是一场深刻的文化变革,它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意识,带来了课题研究需求的自我觉醒。当教师较少进行课题研究之时,大家关注行动、数量、级别;当课题似乱花渐欲迷人眼之际,便要关注理念、价值、成效。

一、教师课题研究现状

1.研究需求强烈,立项成果丰富

以课题研究提升学校教科研品位、解决制约教育教学发展的瓶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是学校、教师的普遍共识与行动方式。课题研究成果成为评估一个学校、一个地区教科研水平的重要指标。不少地区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校校有市级及以上立项课题的管理与考核要求。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教科研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教师广泛的能动参与,使教师课题立项的数量与级别不断提升。教科研成果丰富的学校,甚至有十几个立项课题同时研究,且层次较高,不仅有市级教科所、教研室课题,也有国家级、省级立项课题、规划课题。

2.研究氛围热烈,教师参与踊跃

在职称晋级、骨干教师评审等专业发展要求的刺激下,课题研究逐渐得到教师认同,教师研究能力普遍提高。很多学校开展草根研究,教师全员参与,学科全覆盖。有的学校倡导微型课题研究,教师人人有课题。很多学校的开题、结题活动,程序规范,氛围热烈,科研含量高。开题、结题活动真正变成了研讨会、学习会、动员会、反思会、总结会,极大调动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兴趣与热情,提高了教师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3.课题管理规范,研究成为常态

各级教科研主管部门加大了课题的管理、培训力度,从课题申报、立项、中期评估、结题鉴定等环节加强培训、管理与考核。明确课题联系人、指导老师,严格开题要求及论证环节,规范中期评审,认真把关结题鉴定。有的地区通过对本地区立项课题实行网上管理等手段,要求所有研究资料上传上网,加大过程性检查力度,推进课题研究常态化实施,促进教师常态化阅读、常态化研究、常态化写作,使课题研究保持应有的温度,形成良好的效果。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题研究成为教师常见的行走方式的同时,科学性、严谨性、规范性等课题研究应有的属性逐渐虚化、泛化、弱化。

1.功利色彩浓厚,选题简单浮躁

课题应来源于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制约教育教学发展的问题。但很多学校把课题当成扩大影响、谋取成绩、装点门面的形象工程,不少教师把课题研究当作评聘职称、评优评特、成名成家的敲门砖。务虚的多,务实的少,盲目跟风,急功近利。从选题开始,便功利色彩浓厚,不考虑课题是否来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不问选题科学性、适切性、研究价值、可操作性如何。不调查论证,胡乱拼凑即申报立项。如课题“少教多学与高效课堂的研究”,从选题开始便犯了科学错误,“少教多学”和“高效课堂”的关系值得研究吗?再如课题“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缺少个性,没有新意,课题大而空,指向不明确,难有成效。有些教师拿出来的课题则冠之国家教育部、教科所课题的子课题,名头很响,但自己并没有立项开题、实施研究。评职称、评骨干时拿人家的立项证书,自然没有价值。

2.认识一知半解,研究方法缺失

一是课题研究从神秘走向庸俗。有些老师将课题研究等同于传统的教学研究,缺少理论学习与积累,不以理念创新引领行动实践,搞重复单调的教研活动,上几节公开课,写几篇教学反思,编一本教学案例,穿新鞋走老路,将课题研究肤浅化;有些老师脱离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两张皮,课题研究不能和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导致研究时间不能保证,实施阶段难以操作。

二是课题申报时,核心概念理解、界定不到位,导致研究方向不明、实施步骤不清,难以开展;结题时,案例集、反思集等成果很多,但往往与课题没有多少关联度,拿不出理论研究成果,不能佐证申报时的预期目标。

三是学校对教师的课题缺乏整合与统筹规划。学校的总课题和教师的课题之间没有逻辑关联,课题多而散乱,课题组各自为战,浪费物力、财力、精力。

3.研究过程弱化,结题难有实效

“说起来重要,想起来要或不要,忙起来不要。”这是目前部分课题研究现状的真实写照。“开题冲动,结题激动,过程不动”的现象确有存在。由于对课题实施过程缺乏有效监管与指导,加上繁重的教学任务与工作负担,致使课题研究过程弱化成为普遍问题。结题时“成果一箩筐,什么都往里面装”,没有真正能展示动态研究过程的实实在在的成果。多数研究成果停留在应用实践层面,结题报告不能正面回答预设成果,难有推广应用价值。课题研究浮于表面,在浅层次、简单重复的教研活动、反思案例集中徘徊停滞。

三、对策建议

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要有“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心境,多一份淡定与从容,少一份功利与鸹躁。

1.目的要明

校园是学术净土。教师一定要有实事求是的学术风气,追求本真求实的科研文化,弘扬自主研究意识、独立思维品质。通过课题研究,真正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不贪大、不贪多、不出风头,立足实际,想好一个课题,终身去研究。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孙双金老师的情智教育等,均是教学一生,研究一生。教师立志高远,心态淡然,持之以恒,成果自会水到渠成。

2.选题要真

选题应自下而上,坚决杜绝跟风追潮、拍脑袋立项课题,要注重校本、师本、生本需求。课题选题不是某一个人纸上谈兵,要发动教师群体参与选题论证,让课题真正来源于客观需要,从问题中提炼出真课题。选题论证要有具体内容,对“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等几个关键问题要回答清楚,使课题从立项阶段便科学可行。如《构建尚美课堂的校本实践研究》课题,结合学校“尚美教育”特色建设,探索实施“以美育德,以美启智、以美健体”,努力改变美育和德育、智育、体育、智育相割裂的现状,深入挖掘各学科知识内在的美育元素,发挥美育促进其他诸育发展的情感因素,让学科教学成为文化与意义的获得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选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

3.研究要实

学校要强化对教师开题报告的审核与把关,认真组织开题论证活动,强调实施方案的操作性,对子课题的分解、研究步骤的设计都要认真思考可行性,要重视教师课题立项研究的规范性。立项课题较多的学校要加强课题的统筹规划与整合,找出解决影响教学质量提高问题的核心课题作为“龙头”课题,带动其他课题开展研究,最大限度地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精力,让教师各自的课题研究形成合力,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细化研究过程的同时,还要强化对教师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避免课题一旦结题,研究即告停止的现象,让课题研究与理论学习紧密结合,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与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

4.管理要严

课题要强化过程管理,严格按实施方案,定期检查研究进展情况。学校教科室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特别是要通过阶段检查、中期评估,发挥对教师课题研究调控、指导、促进作用,对确实不能按方案开展研究,经指导后仍不能正常实施的,按规定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予以取消。

(作者单位:江苏泰州市姜堰区溱潼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