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校长管理论文范文,校长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别让“表扬领导”成为学校文化

  • 投稿浅川
  • 更新时间2015-08-31
  • 阅读量446次
  • 评分4
  • 23
  • 0

贾书建

本学期初,我陪同哈尔滨市教研教师岗位培训部的几名老师到区内某小学调研。这所学校的校长是我的一个小师弟——个晚我十几届、小我十几岁的大学校友,迄今为止他接任这所学校的校长刚满一年。去年秋季,全区小学校长岗位大轮换,有数十名小学校长的岗位被同时调整,我的这个小师弟也在其中,据说这是区教育局为实现区域教育“高度均衡”的宏伟目标而采取的一个大手笔。可我并不这么看,校长岗位大轮换就能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甚至是“高度均衡”吗?换几个校长就能根除教育的痼疾,果真如此,那就太简单了,那就太好了。可我并不反对校长岗位大轮换,在一所学校里校长做得时间长了,难免会生出各种矛盾与是非来。校长岗位大轮换与其说是为了实现区域教育“高度均衡”而采取的一个大手笔,莫如说是组织上所给予校长们的一种特殊“关爱”,说得更直接一点,这是组织上对校长们所采取的一种特殊“保护”措施。据我所知,许多被轮换的校长想不到这一点,被轮换到了一所条件不太好的学校任职还直呼“倒霉”呢。 扯得有点远了,还说这次调研。平日里我的这个小师弟对我很尊敬,以师兄相称,因此我到了这所学校就像到了自己“家”一样,有点不拿自己当外人了。 先是座谈,十几名各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以及相关的中层干部、副校长轮流发言,谈个人的成长体会和学校培训工作的具体做法。大家的发言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不失时机地对他们的现任校长、我的这个小师弟大加“表扬”一番。应该说大多数老师的“表扬”工夫还是很老到的,周全熨帖,不留痕迹,让人听了心里很舒坦,显得“训练有素”。只有一名老师的“表扬”很露骨,属于“赤裸裸”的那种。不知别人的感受如何,反正我是有些坐立不安了,身上直起鸡皮疙瘩,便睨视了一眼坐在我旁边的小师弟。只见人家那是非常淡定,不动声色,笑眯眯地始终是一个表情,稳坐钓鱼台,颇具大将风度。有一首流行歌曲是怎么唱来着?“女孩的心思男孩你别猜,你猜来猜去也猜不明白……”我这个“老顽童”连这个“大男孩”此时的心思都猜不透,就甭提猜女孩的心思了,再者说,我猜这个干吗?看来真是落伍了。

于是,我写了一张字条递给小师弟:千万别让“表扬领导”成为学校的文化! 就我的所见所闻——也许是孤陋寡闻,群众在公开场合“表扬领导”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我现在的工作单位也不例外。老师们在校内只要有登台表现的机会,就一定要捎带着“表扬领导”,几乎成了固定模式。某个周末上午,又到了全校业务学习时间,按惯例由一名外出研修归来的老师汇报学习感受,特别不巧的是,“一把手”外出开会去了。这名老师事先准备好了一大箩筐“表扬领导”的漂亮话语,台下的听众听了都觉得麻酥酥的,由于最重要的听众不在场,她念着就把自己的“激情”念没了,最后实在念不下去了,便自我解嘲地说了句“此处省去九千九百九十九个字”,听其言好像比扔掉“九千九百九十九朵玫瑰”还不舍、还要惋惜,不用说这名老师很失落。换了你也是一样,你要烧香,佛爷却拧头走了,你一定也会很失落。 应该说,群众“表扬领导”,在许多情况下是可以理解的。有的是对领导的关怀、帮助表示感激、感谢,出于真心,而非言不由衷;有的是对领导的能力水平、人格魅力、突出业绩等表示肯定、赞赏,发乎真情,而非虚情假意;有的是想借此跟领导联络感情,拉近跟领导间的距离(俗称套近乎),乃人之常情,亦无可厚非。但也不排除极个别人用意不纯,居心不良,欲在领导面前歌功颂德,溜须拍马,以博得领导的欢心,求得领导的关照。如果领导喜欢这一口,这些人专会看风使舵,投其所好,顺着竿子往上爬,学校领导不可不查。对于群众“表扬领导”现象也应当辩证地看,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拉近群众与领导间的距离,对密切干群关系似乎有利。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表扬领导”太过、太频,就会令人生厌、反感,就会疏远群众间的距离、恶化群众间的关系,对营造和谐的学校氛围极为不利。若不加节制任其充斥学校生活,久而久之成了精、成了气候、成了学校文化,则贻害无穷,麻烦可就大了。现在谈“学校文化”似乎很时髦,还很神秘,文化很神秘吗?非也。文化是什么?文化即生活,就是我们人类生活的既往、当下和未来。“表扬领导”所产生的负面效应,足以抵消、化解掉我们前面为它所设想的种种正面作用,还绰绰有余,可以说是利大于弊,得不偿失。

我在基层学校工作期间也曾不止一次地碰到过这种情况。针对这个问题,我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坦承我的观点:“我深知我的工作做得远没有老师们‘表扬’得那么好、那么出色,因此,我把老师们的‘表扬’理解为对我的鼓励和鞭策。我由衷地感谢老师们的鼓励!我会把这种鼓励转化为克服困难、努力前行的动力。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作为学校领导,较之‘表扬’,更需要‘支持’!”后来这种现象在我所在学校逐渐就没有了。

(作者单位:黑龙江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