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市黄塍中心小学(225807) 张兆新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语文教师在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是,目前一些课堂教学似乎违反小学生成长的规律,致使学生在课堂内外痛苦不堪。因此,关注学生的成长,洞察学生的内在需求,是提升语文教学效率的必然渠道。
一、课堂教学要有渐进性
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形成具有实际生活需要的诸多能力。这里的关键是“初步”。而我们的要求应当为“逐渐”达到这一目标。一口是吞不了一个大饼的。揠苗助长的教学不但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反而会使学生大伤元气,产生厌学感和自卑感。如教学古诗词,我们需要学生去自主探究,使学生能够获得到文字、文学、文化方面的知识,受到思想的熏陶感染,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就让他们一下子就涉猎文化。事实上,这样做是有悖学生成长规律的,即使能够获取一点收获,但最终还是得不偿失。所以,古诗词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知识、经历等,先解决学生的文字问题,然后再去考虑诗词的文学价值,最后才去引领学生探究其文化意义。例如,教学陆游的《示儿》,这首诗没有文字的雕琢,感情基调是激昂的——诗人事业未成,死不瞑目,对自己的死并无遗憾,所悲之事就是看不到祖国的统一。从“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极为平实的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绝笔所流露的爱国情怀。因此,要让学生读好这首诗,解决学生认识绝笔的表达特点,懂得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精妙独特,理解作者的国重于家的爱国情怀,让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去探究。这样,教学有一定的层次感,使学生渐次探究作品的丰富内涵,如诗文的文字功能、文学价值、文化意义等,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和欲望,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和能力。
二、课堂教学要有愉悦性
实施新课程标准以来,课堂教学比较重视吸收新的信息,教学资源被广泛利用。但是,新的问题也随即出现:教学资源被过度开发,有的教师甚至全文照搬,人云亦云,没有考虑到学生的需求、文本的特点等。这样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产生厌恶感或厌学思想。高效的课堂教学应当是教学资源与学生需求的契合,教学资源能促进学生的愉悦学习,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享受。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努力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宁缺毋滥,以保证教学资源的高效性。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特点决定教师的教育方式。我们要着力思考如何促进学生愉快地学习;对别人的方法,要批判性地接受,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使得自己所教的学生能够真正地快乐起来。如《掌声》一课,名师的教学实录、教学设计很多,这对我们有借鉴意义。但是,我们不能完全地将这些照搬进自己的课堂。要保证自己课堂教学有好的效果,就要让学生亲自去触摸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的温度。我在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把文本读好,要求能够读出意味来,读出感觉来。小英的胆怯和勇敢,小英的发展和成功都源自于掌声。学生在充分而又自主读的基础上读出了对“掌声”的感觉。其次,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融为一体,体验小英的心路历程。经过体验,学生说:我们周围有许多人需要“掌声”,我们要把“掌声”毫不吝啬地奉献给所需要的人。
三、课堂教学要张扬个性
新课程理念下,语文课堂教学强调要张扬学生的个性。学生的个性总是有差异的,我们切不可追求同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应让每个学生都能自信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对教材、教师、同学的看法,自信地与人进行交流。在语文教材中,不少的文章文质兼美,结构精巧。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学生对课文提不起兴趣,不愿意亲近文本。因此,我们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兴趣、经历和知识积淀等,采取不同的策略,诱发学生学习热情,让他们自觉地走近文本,亲近文本,获得审美体验,受到思想的启迪。如,《青海高原一株柳》是一篇字字珠玑的散文,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哲理。要让学生产生认知,获得感动,体会文本的思想内涵,就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的读,和作者产生思想情感的碰撞,产生共鸣。同时,教师要根据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让预设和生成完美地结合,从而促使学生领悟文本的深刻内涵。教学中,我让学生进行了四读:一读产生认知情感——青海高原一株柳的形;二读生发赞美情感——赞颂充满伟力的树,任凭环境的恶劣,总是坚强地生长着;三读生发心灵的感动——给人们以启迪,让人们学会为人做事;四读生发敬畏的心灵——我们要像这株柳,在遇到环境恶劣的情形下坚毅顽强地生存着。这四读让学生走进了文本,进行思维的碰撞,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纷纷发表自己的个性化观点。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只有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才能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