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颜燕滨
【摘 要】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纵深推进,“文本解读个性化”已成为语文教学课堂中的亮点。本文通过自己多年教学实践浅析下对“文本解读”方面的看法,与大家共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个性化
记得有个老师曾经说过,“没有对文本的触摸,没有对文字的咀嚼,长此以往,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标志教功——解读教材的功夫和能力就会丧失殆尽”。可见,好的课来源于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而好的教学设计又来源于正确深入的文本解读。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没有细读文本,没有自己的感受,拿什么去跟学生对话?本文浅谈下我自己对“文本解读”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解读就要从语言入手
解读就是读者通过对语言的理解走进作品的艺术世界,与作品对话,与作者对话,以求对文本做出深刻、丰富、个性化的解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和贴近那些伟大的灵魂,“复原文学经典所传达的经验”,实现经典文本的审美价值。因此,细读文本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作者一般不会在文本中重要的地方加着重号,所以我们对文本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能轻易放过,要细细体会它们的作用。在这个基础上,再跳出具体的字句,整体把握文章的主旨。说白了就是字、词、句、段、篇的学习和训练,也就是语文的工具性。
二、还原生活,追溯写作背景
小学语文教材有的课文时代背景不是十分重要,可以忽略不讲。但有的课文的时代背景却非常重要。像这类课文,就要深入研究作者生平和写作的时代背景,时代背景解读深刻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的情感的体会也就深刻了。
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他们把那个拉车的扶上车子,一个蹲着,一个半跪着,爸爸拿镊子夹出碎玻璃片,伯父拿硼酸水给他洗干净。他们又给他敷上药,扎好绷带。”不少老师教这一段都让学生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但圈出以后就不知道该做什么了。其实我们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我”的伯父和爸爸是什么人?那个拉车的是什么人?他们在旧社会的地位各是怎样的?鲁迅是大作家,“我”的爸爸周建人是生物学家,在旧社会都属于“白领阶层”,而拉车的是底层劳动人民。两个大知识份子让拉车的坐在车上,而自己则蹲着半跪着,这在旧社会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但此情此景不就是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精神的形象写照吗?
三、原文对照
文本与课文不同。文本更强调“原生价值”,而“课文”是因为入选教材、适应教学,被改编了甚至是被删减了的“文本”——强调的是其“教学价值”。
若求教学的精益求精,教材的文本解读应当率先做到全面细致,以对其“原生价值”的充分领悟奠定把握文本基调的底气,以对其“教学价值”的充分挖掘,实现教学内容选择余地的最大化。
例如:窦桂梅老师在讲《卖火柴的小女孩》前对课文和叶君健原译文进行对比,在比较中进行质疑与确认,写下了一万多字的解读札记。针对这篇童话的结尾她写出的文章可谓是真知灼见。”通过对教材解读和教学,带给孩子的不是苦难,而是梦想;不是绝望,而是幸福,童话的积极意义方能由此显现。
四、多角度解读
所谓“多元”我认为是指从主题的角度,从精神的角度,从人文内涵的角度,还可以从不同体裁的角度。如童话、说明文、小说、散文这些体裁是不一样的。还得从语言风格来看。不同的作家的语言的风格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应该多元解读。
下面我想以《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为例,从不同角度进行的解读。
(1) 我在研读教材时发现第二段周瑜与诸葛亮的对话时,整段都在描写周瑜与诸葛亮的对话,表达上是全部单一的“周瑜说……诸葛亮说……周瑜说……诸葛亮说……”却没有一处表情提示语。而有的老师在教这一段时为了表现周瑜的阴险狡诈,就引导学生加上了一些提示语,窃喜,大喜,欣喜惹狂等等,让学生朗读体会周瑜的心理变化过程。这就让我感到困惑,为什么这么多对话作者却不加一次提示语呢?加上提示语不更加生动吗?作者是什么用意呢?我从不同的角度,多次进行文本解读,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奥秘,并围绕这个疑点设计了一个很精彩的问题。教学时,我出示这一段对话,也让学生给周瑜加提示语,学生加得很好。然后,我问学生既然加这些提示语能生动地表现周瑜的阴险狡诈,那作者为什么不加上提示语呢?是不是作者的写作水平不高呢?学生们一下愣住了,百思不得其解。接下来我就联系整部三国演义中人物的表现,给他们解释: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时时在进行政治斗争,不动声色是他们在政治斗争中必须使用的掩饰内心想法的手段,唯其如此,才能让对方上当,使斗争胜利。周瑜在和诸葛亮的谈话中不会把内心表现出来,目的是要不动声色地引诸葛亮上当。这样一讲,学生恍然大悟,既充分认识到不加提示语的好处,又认识到了三国政治人物的城府之深,给学生一个全新的解读,成为本课教学的一个亮点。
(2)再读《草船借箭》一课,我还发现了这样几个疑点问题:
上课时,我就这样问学生,“同学们,鲁肃是谁的心腹?”学生说,当然是周瑜的心腹。又问,“周瑜派鲁肃到诸葛亮那儿干什么的?”是打探消息的,好进一步陷害诸葛亮。这样问题就出来了:那诸葛亮明知鲁肃是周瑜的人,为什么还敢把准备草船这样重要而机密的任务交给他呢?学生沉默了,沉默其实就是思考。
我又接着问,鲁肃在草船借箭这件事中帮了谁?那他为什么不帮他的上司周瑜反而帮助诸葛亮呢?学生再次沉默。
很明显,这在课文中是一个很矛盾的问题,在学生心里形成了一个心结,他们有强烈地要解开这个心结的愿望,而这两个问题仅靠阅读《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无法解决的。于是我趁热打铁,抓紧拓展:事实上,鲁肃在周瑜屡次陷害诸葛亮的过程中不止一次的帮助诸葛亮渡过难关,要想知道鲁肃为什么要帮助诸葛亮,诸葛亮为什么敢于信任鲁肃,请大家阅读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这样,学生带着强烈的疑问去阅读这几回,就明白了,鲁肃之所以屡次帮诸葛亮,是因为他就是孙刘联合抗曹的创始人,也就是说他和诸葛亮的政治主张或者说军事策略是一致的。他屡次帮助诸葛亮,就是要顾全大局,加强团结,共同抗击强大的敌人——曹操。他这样做道理便自然了。
有了这种个性的解读,往往会成为我们课堂的亮点。一堂好课往往就是一两个亮点成就的,而这一切又都是建立在我们对文本深入的解读基础上的。而且有些解读是从参考书找不来的,的的确确需要我们再次细读文本。
总之,现实中上课要上到高境界,很难,但我们都得朝那个目标去努力。朱光潜曾说过一句经典语:“在汉语中出生入死”。我觉得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更应该“在汉语中深入浅出”。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春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