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解于问。”在我区推行的“研学后教”自主课堂里,教学就是不断引导学生生疑、解疑的过程,问题要成为课堂的中心。因为,一个好的研学问题能紧紧地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使“研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更高效。为此,在备课时,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教材,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精心设疑,努力优化研学问题,有效地发挥研学问题所特有的路标作用。如何才能有效地设计研学问题呢?下面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在关键处设问,加深知识的理解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时常会发现大量的无效提问现象。这大量的提问根本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学生的课堂获得也因此变少了。可见,研学问题应少而精,要切中要害。
精心设计的研学问题应紧扣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因为课堂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既是学生学习的困难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只有帮助学生解决掉那些困难点,才能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为此,在课前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全面、具体分析,明确新课标的要求,明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与难点,并以此作为设计研学问题的依据。只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设问,才能激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课堂效率。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十七课《少年闰土》,这篇课文的其中一个教学重点是抓住对闰土外貌、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闰土这个人物的特点。在学生充分研读课文后,我紧扣这一教学重点,设计了一个研学问题:“仔细阅读闰土给‘我’讲的四件稀奇事,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对话、外貌、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的?”在这个研学问题里,我选取了课文的重点内容“闰土讲的四件事”,让学生细心阅读这四件事并抓住人物对话、外貌、动作这三方面的描写思考闰土的特点。这既是课文的重点,也是难点。看起来似乎简单,但要找出答案必须做仔细的阅读和全面分析才行。学生通过细读、思考、讨论,最终得出答案。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四件事的品读、关键词句的赏析,学生完成了对整篇文章文意、写作特色的透彻理解和把握。尽管只有一个问题,可它赛过普通的十个问题。
二、设计阶梯式的问题,降低理解的难度
“台阶型提问它像攀登阶梯一样,通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一个个问题,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因此,教师在设计研学问题时,遇到难度大的问题必须抓住教材的整体要求,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或领悟能力,细心地设计铺垫性问题,做到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借铺垫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解决掉对他们而言难度较大的问题,从而顺利地完成整个学习任务。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十六课《桥》。本文的教学难点是:理解题目《桥》的深刻含义。即老汉在死神前毫不犹豫地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样的难题要深刻地理解对于五年级学生确实不容易。如果我直截了当地提出,学生会因无所适从而产生畏难心理,课堂就会出现冷场,最后老师只得把答案硬灌给学生,这就违背了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理念。于是,在设计研学问题时,我采用了阶梯提问法。先设计两个阶梯式的问题:
研学问题一:课文仅用一个“桥”字做题目,作者主要写了些什么?
研学问题二:细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老汉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一个研学问题是为了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老汉的伟大形象。第二个研学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之处,感悟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这两个研学问题,特别是第二个,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人物的品格,加深对老汉的理解,从而使学生与作者、文本达到情感上的共鸣。紧接着,我及时引入第三个研学问题,即本文的教学难点:“课文为什么以‘桥’做题目,‘桥’所蕴含的深意是什么?”前两个研学问题为第三个研学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的思维通道被打开,思路一步一步地从模糊走向清晰,理解更为准确、全面、深刻,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设计延伸式的问题,探索文本的主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此,老师所设计的研学问题应有一定的探究性、延伸性。然而,让小学生自觉地深入文字背后探索文本的主旨,并获得知识上的教益,这是不切实际的。所以,语文教师不仅要善于挖掘一看便知的文本外在价值,更要善于挖掘文本的内隐价值,巧妙地设计引人深思的延伸性研学问题。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领学生透过语言文字走向文本深处。
如,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五课《中彩那天》,这篇文章语言精彩流畅、寓意深刻。在学习本文的教学难点时,我让学生围绕第一个研学问题展开研读。“细读课文第4~10自然段,思考父亲正面临的道德难题是什么?从课文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这确实是一个道德难题?”引导学生抓住“难题”,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文中所描写的父亲选择的表面之“难”。对课文的理解就仅限于此吗?不是的,因为,这只是文本的表层意思,它还有更深一层的内隐价值——作者借父亲的道德选择来让读者懂得,诚信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为珍贵。于是,在解决完第一个研学问题后,我马上引出第二个研学问题,“你认为父亲把车还给库伯先生值得吗?”比较第一个研学问题,这无疑提升了层次,它带领学生穿过文字表层,进入文字背后探索文本的主旨。在交流时,我鼓励学生结合以前所学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据理力争,自悟自得。师生之间的探究性交流,让“诚实守信比财富更为重要”的道理沉淀在学生心里。
四、设计开放式的问题,拓宽学生的思路
语文课堂里权威的声音、统一的答案,会抹杀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内心体验,容易使学生养成思维的惰性。为此,研学问题要具备开放性这一特点。“开放”就是指问题可能包含多种答案,允许学生做出多种可能的解释和回答;同时要有一定难度,不能出现非此即彼的问题,要逐步引导学生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培养他们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当然,这里的“难度”并不是指超出学生知识水平的深奥。开放式的研学问题思路较为广阔,答案并不唯一、封闭。
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十七课《地震中的父与子》,在引导学生体味父子情感的环节中,我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个凸显课文关键的研学问题:“课文当中有一段写人们认为那位父亲因为悲伤过度而精神失常,你认为这位父亲是不是精神失常了?请为自己的观点找到相关的事实依据。”讨论、交流后学生纷纷举手要求表达自己对父亲行为的见解以及内心的感受。有的说父亲因突遇灾难而导致精神失常;有的说父亲并没有精神失常,只是深信儿子一定在废墟的某一处等待着他的救援,他的行为完全是出于对儿子的信任和不离不弃……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气氛也活跃起来了,课堂上充满了勃勃生机。
这样开放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打破了优等生“一统天下”的局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需求,充分释放了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才华,确保人人获得成功,人人都有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全凸显出来。
总之,研学问题是“研学后教”课堂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碰撞的重要桥梁,是实现“使过程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所以,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设计出更多有实效性的研学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可庆.问得好才教得好课堂最实用的提高问技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0.
[2]雷玲.好课是这样磨成的:语文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3.
[3]郭晓丽,郭明清.“一二五”自主课堂导学案教学模式.中国林业出版社,2012-01.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