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小学语文论文范文,小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捕捉文本细节引领价值回归——也谈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 投稿phil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298次
  • 评分4
  • 22
  • 0

江苏海安县城东镇延寿小学(226621) 吴 宏

新的语文课程改革的灵魂在于更好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形成和综合语文能力的发展,其成败之关键在于把握好“质效”二字,追求和实现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课堂生存的根本理由。否则,教师即使再努力,课堂即使再精彩,学生的学习依然好比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收益令人担忧,甚至会违背教育的规律,扼杀儿童的天性,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这样的课堂教学不要也罢。与其眼睁睁地看着学生的时间白白浪费,倒不如引导学生学会自学,成就自我。那么,如何追求和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成就学生的自我修炼和生命发展呢?笔者认为,应充分捕捉文本细节,努力生成教学资源,从而有效引领阅读教学的价值回归。

一、关注与众不同的词语句式,培养学生之语感

中国汉语言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相同的词语句式在不同的编排定位后会产生精彩的表达效果,而这一点正是汉语言的精妙之处,也是外国人学习中文的难点所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老师精心选择的,具有鲜明的教育指向和意图,教师必须具有善于捕捉文本细节,努力生成教育资源的能力,要善于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和重点句式,引导学生在自我解读中发现文本的特点,帮助学生培养语感,并为学生的语言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教学《船长》这篇课文,文中有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这是课文在语言上的一大特色。教学时我充分利用这一文本细节,引导学生感受句式的特点和特殊的表达效果。我先让学生自己试着读一读,然后同桌配合练一练,再分组说一说为什么要采用这种简短的句式进行对话。这样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当时的危急状况,使他们较好地理解了文本,同时逐渐形成了学生的语感。

二、关注特殊意味的标点符号,体悟作者之匠心

标点符号是汉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材的重要资源。标点符号的教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环节,而是一个完整的、连贯的、联系的板块,是渗透于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等教学过程中的,贯穿于苏教版小学教材的整个体系,因此不得不引起师生的关注。对于文本中一些特殊的、出人意料的标点符号,我们尤其应当重视。有时候,文字解读难以明晰的东西往往可以通过标点符号的解读来实现。“小小标点功效大,千言万语难及它。”这句话充分指出了标点符号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教学《夜晚的实验》这篇课文,细心的教师都会留意到文中多处运用了双引号,如:“因为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没有声音的物体呢?”这些双引号的作用不尽相同,意思耐人寻味,值得我们好好去探讨和研究。解读这些标点符号,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语言,同时也为学生把握课文主题和作者的写作立场发挥了作用。

三、关注新颖独特的修辞手法,分享语言之美妙

虽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未对汉语修辞手法提出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但修辞手法的掌握和运用在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修辞手法不得不教,更不得不用。有人说,修辞是一门语言艺术,更是一种交际策略,我十分赞同这一观点。纵观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修辞手法的运用可谓是悄无声息、无处不在,这为我们的文本解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摄入了新的课程资源。修辞手法看似简单,其实用与不用,效果完全不一样,而这种效果的探寻和挖掘正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例如,教学《黄果树瀑布》,课文多处恰到好处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如:“透过树的缝隙,便看到一道瀑布悬挂在岩壁上,上面折为三叠,好像一匹宽幅白练正从织布机上泻下来。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为了让学生感受比喻手法的妙用和效果,我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和比较,让学生在准确把握比喻修辞特点的同时,深切地体会到黄果树瀑布的形态美和气势美,享受到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四、关注别出心裁的谋篇布局,迁移文本之特色

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完整的资源体系,每一篇课文的结构都有自身独有的风格。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我们不仅要求学生在脑海中建立起文本解读的整体框架,同时要求学生的文本解读乃至写作表达别出心裁,富有新意。值得一提的是,文本阅读与文学写作必须有机地结合起来,移文本之法,求习作之色,显习作之色,扬文本之彩。教师应多关注课文在谋篇布局方面的特点,并为教学所用。例如,《艾滋病小斗士》一课开头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我们爱你啊,中国》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学与问》这篇说理性课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黄鹤楼送别》一文采用了“文包诗”的独特结构等。教学中,我们就应抓住课文谋篇布局的特殊性,在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其效果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借鉴,以小练笔或作文的形式进行拓展和延伸,以寻求和打造自己的构思特色,体现文本学习的生成性和有效性。

总之,阅读教学的价值能否真正得到回归,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关注和把握好阅读教学课程资源中的点滴细节。因为,细节永远是决定成败的核心因素,也是奠定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必要基础。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