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慈溪市城区中心小学教育集团(315300) 王 徐
叶老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在以“语用”为核心的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观照下,语文教材的例子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许多课堂却存在着为“语用”而语用,为“写”而写,并不能把“语用”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下面,笔者结合《山中访友》一课,来谈谈“环节目标集中制”的设计策略。
《山中访友》第一课时,我把教学重难点确定为: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学习作者运用想象和联想等来表达情感的方法。以上重难点,在教学中一以贯之,在各环节有序分解、落实,力争步步为营,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一、初读感知,指明方向——唱响语用前奏
阅读教学的开展,要有一个让学生整体感知的过程,使他们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在初读环节,不应该仅仅是疏通课文的内容。教师对文本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文本作为一个例子,要教给学生什么,要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哪些方法,教师要有一个总体的目标。然后要思考:在初读环节如何设计,渗透哪些相关内容,这样指明学生思维的方向,唱响语用教学的前奏。如,《山中访友》一课的初读环节的设计:
1.看题,猜内容。
读了课题,猜想课文会写什么内容。
2.读文,圈朋友。
作者拜访了哪些朋友呢?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然后把朋友们圈出来。
交流。
3.据表,知详略,质疑。
出示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
该环节的设计,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学生一般会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把风景当成朋友呢?这些风景和作者有怎样的关系?在质疑过程中,学生的头脑中肯定已闪现出“想象”一词。这样,教学伊始目标就已凸显;然后让学生质疑,促进学生的思考,让教学重难点在学生自主释疑中突破,让“想象”在接下去的环节中逐渐明朗、深刻。
二、理解感悟,认知写法——奠定语用基础
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更重要的是要感悟文本的表达方式,体会作者是如何写出想写的内容的。因此,在解读文本时,教师要善于捕捉文本的个性,善于发现文本作为例子是如何表达的,以便在教学中把握语言现象,设计能让学生易于思考、理解、感悟、认知的学习过程,逐步明晰文本的表达方式,为迁移运用奠定基础。如,《山中访友》一课的感悟环节设计:
1.看图,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桥。
看,就是这么一座桥。你看到的桥是怎么样的?
(预设出示:这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它横跨在涧水上,很多人通过它走到河对岸)
2.对比阅读,悟“友”。
(1)课文是怎么写桥的呢?自己读读课文,与大家所说的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当作了德高望重的老人来写;写出了对桥的敬佩之情)
从字面、举例理解“德高望重”的意思。
(2)课文又是怎么写这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呢?
板书学习提示:读文、画词、批注。
交流。
(预设:服务时间长——几百年、依然如旧;功劳大——多少人马;默默无闻——弓着腰、俯身凝望)
(3)作者把老桥想象成德高望重的老人,为什么这样写?
小结:通过丰富的想象,表达对老桥的敬重。
(4)回叩:现在你知道了吗?称他为友是因为什么?
3.情感朗读,尝试背诵。
该板块的设计,努力做到与课文内容分析说再见,体现指向语用的阅读教学。通过对比阅读,语例思辨: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这样让学生逐步认知作者运用联想和想象的写法,表达对老桥的深情厚谊。学生明白地掌握了这种语言现象,为下一环节的练笔做好铺垫。
三、迁移练笔,读写结合——尝试语用实践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完整的语言学习过程包括理解、感悟、积累、运用等环节。对于适恰度高的语言,可以让学生经历这一完整过程,从而达到有效巩固的目的。因此,当学生明白了教材的语言现象之后,及时跟进迁移运用,有利于加深印象、巩固写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由课内走向课外,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初识、认知表达方式的基础上,语用教学的终极目标——运用的呈现,显得顺理成章。如《山中访友》一课的迁移运用环节设计:
1.写法迁移,试写树林。
老桥是他的朋友,树林也是他的朋友。请你模仿这段的写法,也把树林想象成人来写一写。
反馈、评价:(1)书写;(2)语言组织;(3)写法;(4)欣赏点评。
简单修改。
2.写法冲突,比较阅读。
课文又是怎么写的呢?自己读文,看看有什么不一样。
(预设:(1)作者把每一棵树想象成人,送来无边的青翠,望着“我”,表达了人、树的友好。(2)把自己联想成树,树、人融为一体)
小结:在这里,作者不但把物想象成人,还把人想象成物,这真是一对物我相融的知己。
3.发挥想象,情感朗读。
该环节的设计是在学生理解、感悟、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迁移运用,发展语文能力;同时也为掌握课文第四自然段的语例现象——想象成树(拟物)的写法提供了一个思维支点,与前一写法想象成人(拟人)形成对比冲突,拓展了学生思维,培养多角度、不同形式的表达能力。
四、课外拓展,回叩语例——咀嚼语用余味
拓展,作为教学的延伸,必须跟教学目标紧密相连,否则便是泛泛而谈,为“拓展”而拓展。拓展,应根据教学目标而开展,是达成教学目标的手段之一。因此,应设计一些能让学生再次体味“语用”的环节,咀嚼语用余味,促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高。如《山中访友》一课拓展环节的设计:
1.桥是作者的朋友,树也是作者的知己,这又是为什么呢?你有这种感觉吗?
2.拓展《又见南山》中的一句话:“我是山里人,山是我的胎盘和摇篮,也是我最初的生存课堂。”这句话里哪个词让你理解了这份情?
3.小结:正是如母亲这样的情,作者才写下了《山中访友》。下节课继续学习,看看作者又是怎样展开想象表达对大山的感情的。
语文教学应该是由课内走向课外,课外是语文更广阔的天地。这里对《又见南山》的拓展,是对课文、对作者的进一步了解;同时又不流于形式,而是围绕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展开的。“这句话里哪个词让你理解了这份情”,实际上是想象和联想这种表达方式的再次回味,与前面几大环节一脉相承,都聚焦到语用上。
环节目标集中制的设计,让目标教学一以贯之,教得明确,学得明确,为有效落实教学目标,发展学生语文能力,奠定了策略基础。环节目标集中制设计,删繁就简,真正实现一课一得的教学目的。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