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儿童文学作家陈果写的一篇叙事散文——(生齐读课题)
师: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通过自主学习,你读懂了什么?请与大家分享。
生1:我感觉陈果的父亲是一位非常慈爱的父亲。
生2:我知道这件事的发生是由于弟弟的脚被割伤了。
生3:我觉得文中的父亲虽然不善于表达爱,但他的爱是很伟大的。
师:你已经读懂了文章的主题,真了不起!“回头”这个动作我们都很熟悉,父亲在拐弯处的回头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深意呢?
【评析】这一环节的教学,基于学生的自主阅读,通过简短的交流,了解学情,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同时,扣题设疑,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积极的阅读状态。课伊始,疑已生。
二、读通课文,聚焦“简单”
师:请大家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做好交流的准备。
(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圈画)
师:在朗读过程中,你觉得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生1:在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有个“包扎”,应该读“zā”,大家不能读错了。
师:你是个细心的孩子,发现了文中难读的一个多音字。(出示文中的两句话)这两句话中都有这个字,注意不能读错。
(指导读准多音字“扎”,相机指导读准“哭丧着脸”)
师:还有需要提醒的吗?
生2:请大家看第四自然段,“爸爸依旧笃定地一步一步向前走去”,“笃”应该读“dǔ”。
师:(出示第四自然段)这段话中除了“笃”是个生字,容易读错,还有几个词语也很难读,我请一位同学把这段话正确、流利地朗读一遍。
(生3声情并茂,读得正确流利)
师:真不简单!读得正确而流利,声音也很响亮。请大家自由练读这段话,边读边联系上下文揣摩揣摩“笃定”的意思。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第四自然段)
生1:我觉得“笃定”就是坚定的、不可动摇的意思。
生2:“笃定”就是很镇静、很平静、不慌不忙的样子。
师:你们理解得比较准确。请大家浏览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呢?试着用一、两句话简单概括。
【评析】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第二学段的教学目标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实际,生字新词的教学,因字、因词而异,以学定教,以教导学,简洁、高效。
生1:课文主要写了弟弟的脚被割破后,在巷口遇到了父亲,弟弟向父亲诉苦,但是父亲没有理他,简单交代了几句就走了。有个同学劝他,说大部分老爸都是这样的,等一会儿爸爸走到拐弯处一定会回头的,弟弟听了半信半疑。后来,爸爸在拐弯处真得回头了。
师:你们觉得他把这件事概括得怎样?
生2:我觉得他概括得不够简洁。
师:我给大家支个招,扣住题目,抓住主要人物和事情去概括。
生1:弟弟的脚被割破后,爸爸一开始只是简单地交代了几句,后来在拐弯处回头看了弟弟。
师:这一次,概括得简洁而清楚。弟弟的脚被割破后,无论是一开始的交代,还是后来在拐弯处的回头,都显得那么“简单”,简单得似乎不值一提,更不值得一写。父爱真的就这么简单吗?(板书:简单?)
【评析】用比较简洁的语言准确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是中年级学生应着力培养的一项基本能力。对于这样一篇叙事性散文,引导学生巧借课题进行概括。学生学到方法的同时,发展了思维。引导学生聚焦“简单”二字,有效激发了学生研读文本、感悟“父爱”的兴趣。
三、精读体验,领悟写法
师:我们细细品读课文,一定能够读懂父爱。
出示学习提示:(1)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父爱有什么特点?试着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2)你从哪些词句里感受到了这份与众不同的爱,圈画出相关词句并批注。
(生默读课文,思考、圈画、批注)
师:文中的爸爸在表达爱的时候,有什么特点?请找出文中的一个词语或短语。
生1:我找到的是“不善于表达”,因为不善于表达,所以不引人注意。
师:(板书:不善于表达)你从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父亲不善于表达呢?
生1:我从第二自然段的“简单地交代几句”看出来的。
师:如果你们就是弟弟,我就是文中的爸爸,当你的脚被割伤了在巷口遇到我时,你会怎么向我诉苦?
生2:哎哟,爸爸,我的脚受伤了,好疼好疼啊!
生3:老爸,你看,我的脚已经肿了,还流了很多血,绷带缠了好几圈,疼死我了。
生4:爸爸,我的脚很疼,疼得已经走不动了。
师:文中弟弟的想法和你们一样,他满以为爸爸会同情他、安慰他、怜爱他。可爸爸只是——
生:“简单地交代了几句”便走了。
师:面对爸爸的“简单地交代”,弟弟会怎么想?
生1:爸爸太不关心我了,我是不是他的儿子呀?
生2:我的脚都这样了。他竟然一点儿也不关心我。
师:文中是这样写的——(出示课文语句,指导感情朗读)这里用“很……很……也很……”把弟弟此刻的心情写得淋漓尽致,让我们一起读好这句话。
(学生读得入情入味)
师:面对爸爸的“简单交代”,弟弟以为爸爸不关心他,所以很生气。其实,我们已经读懂了,不是爸爸不爱弟弟,只是他“不善于表达”而已。
【评析】遵循文章思路,紧扣“简单地交代”,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角色体验以及感情朗读,使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浮现在眼前,产生一种如临其境的阅读“心理图像”,从而切实体会弟弟的内心活动及情感变化,感受父爱“不善于表达”的特点。
生:我还从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的“侧身左拐的刹那、悄悄地回头、很快地瞟”这几个词语读出了爸爸的不善于表达。
师:一句话,你是从爸爸在拐弯处的那一系列细微的动作中感受到了父亲的不善于表达。父亲在拐弯处的侧身、回头、一瞟,只是发生在短短的瞬间,但作者却写得那样细致,就像电影里的慢镜头那样清晰。这样的描写,就叫细节描写。老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处细节描写。
(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师:“读书贵在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就能读出文字背后的意蕴。扣住这三个细微的动作,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引发别人的思考?(板书:品细节)
生1:爸爸在拐弯处为什么要很快地“瞟”弟弟一眼,为什么不多看一会儿?
生2:为什么老爸的动作是那么微小,是悄悄、不经意的?
生3:为什么是在左拐的刹那才回头瞟弟弟一眼呢?
师:我们细细品味这几个细节描写,一定能够走进爸爸的内心,去聆听爸爸此刻心底的独白:此时此刻,爸爸一定在心里默默地念叨着:孩子,……(板书:悟内心)
生1:爸爸在心里默默地念叨着:孩子,你要坚持点儿,我这样可是为你好,你可要理解我的心思啊!
生2:爸爸在心里默默地念叨着:孩子,你腿伤没事吧?你已经长大了,应该学着坚强面对苦难了。
生3:爸爸在心里默默地念叨着:孩子,你是男孩,应该做奔跑的小狮子,不能做温顺的绵羊。
师:是呀,爸爸把对弟弟的那份关心深深地埋在了心里,悄悄地融进了拐弯处的那一回头。谁愿意再读这段话,读出父亲平静而含蓄的爱。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评析】扣住文中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品味几个词语,感悟爸爸的内心活动,与前文的“简单地交代”相照应,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爸爸对弟弟的关爱以及父爱的“不善于表达”。
师:爸爸表面看似平静,其实内心波澜起伏。但文章没有把爸爸的心理活动写出来,而是用一个省略号表示,你觉得这样有什么好处?
生1:爸爸的心理活动很复杂,写不完,用了省略号就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
生2:爸爸对弟弟的爱是无穷无尽的,用上省略号更加耐人寻味。
师:除了用细节和标点符号让我们感受到了爸爸对弟弟的关爱,这段话你觉得还有什么词语用得特别好,也能让我们感受到这份爱?
生1:我觉得前面说爸爸“笃定”地向前走,后面又用了“可是”这个词,写出了爸爸对弟弟的牵挂。
生2:我觉得“好像”用得好!“好像不经意”,说明爸爸还是经意的。
师:你真善于发现!这里连用两个“好像”告诉我们,爸爸在拐弯处的回头是有意的,是感情的自然流露,是爱的自然表达。所以,看似不起眼的词语,有时也有深刻的内涵。
师:爸爸在拐弯处的那一回头,感动了我们,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更感动了弟弟。让我们怀着这份感动,一起读好这段话。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评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我们“引导学生钻研文本”。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深入感悟父爱的基础上,关注文章的表达方式,感受作者用词的精妙,体会标点符号的表达效果,发展言语智慧。
四、链接生活,真情表达
师:一个动作饱含一份关爱;一个细节折射一份真情。这就是“以小见大”。在我们的生活中,父爱与母爱一样无处不在,或是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亦或是一句话语。让我们一起去回忆和爸爸走过的岁月,一起去寻找父爱。(在音乐声中欣赏组图)
师:此时此刻,我们一定回忆起父亲爱你的点点滴滴,那就让我们将满心的感动化作流淌的语言,先静静地思考,再接下去说一说:当弟弟的脚被割破后,父爱是拐弯处的回头;当我______________,父爱是________________。
生1:当我犯错时,父爱是那严厉的目光。
生2:当我生病时,父爱是温暖的臂弯。
生3:当我遇到挫折时,父爱是鼓励的话语。
生4:当我顺利通过钢琴考级,父爱是高高竖起的大拇指。
生5:当我和同学闹别扭时,父爱是细心的劝解和开导。
……
【评析】巧妙运用一组生活中的图片,以音乐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在入情入境中沿着文本的价值方向,将个性化的感悟付诸言语表达,在生长言语的同时释放自己的情怀,从而达成基于生活的“言意”和谐共生。
师:同学们,由于大部分父亲都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爱,所以,我们常常感觉父爱是那么简单,甚至有时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其实,父爱和母爱一样伟大、无私。高尔基曾说过:“父爱是一部震撼心灵的巨著,读懂了它,你也就读懂了整个人生!”课后,请大家完成两个小练习:(1)主题阅读:《分一些蚊子进来》《没有上锁的门》《看不见的爱》,注意品味其中的细节描写,感悟人物内心活动。(2)小练笔:选取生活中的一个细节,“以小见大”,用心表达一份特殊的父爱,抒发你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