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市竹行小学(226000) 项 苏
随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行,素质教育课堂改革得以在义务教育中不断推进深入。加强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对小学语文作业进行创新设计,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那么,为了增强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能力,要如何改革传统的语文作业设置形式,进行创新设计呢?就这个问题本文将从三种作业设置类型上进行探讨。
一、观察型作业,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设置观察型作业,可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切入点。在所教授的课文中,选出典型的观察型文章,让学生熟读全文并仔细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与技巧,最后以之为范文进行写作。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有以下几个方法。
1.以课文为例,模仿观察。我国现行的小学课本收录的文章都简单易懂,且描述的事件、景物一般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小学生完全可以用与课文类似的方法描述其他自己熟悉的东西。如在详读《童年的发现》这篇文章后,可以让学生参照文章描写的方式,介绍自己童年时发现的趣事。
2.创设情境,有意观察。小学生的生活简单、规律,他们往往觉得生活过于平淡,没有新鲜的人、事、物可以作为写作素材。解决这类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创造事件,或者培养学生写日记的习惯,让学生把日常发生的小事记录下来。这样,有需要时就不怕无事可写了。
3.捕捉素材,随意观察。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实时观察的良好习惯,平时多关注身边发生的趣事。学生在寒暑假、各个节假日里,一般都会外出游玩。若是到游乐场所,可以观察周围的人、事、物;若是到野外,则大到风景民俗,小到一种植物或昆虫,都可以作为观察对象。让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培养他们去发现生活中的新鲜乐事,学生就不会为作文训练发愁了。
二、思考型作业,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思考型作业的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设置思考型作业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类作业的设计有问和想两个步骤。
1.问,可以激发求知欲。培养学生敢问、好问、善问的精神,对所提问的内容和对象都不做限制,鼓励学生把自己在课本或生活中遇到的疑惑讲给周围的人所,并请教他们答案,这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补充他们的知识面。比如,针对《草原》一文进行拓展性提问,让学生思考草原民族的历史变迁或著名庆祝节日的由来,这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成功得到答案后又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想,增强想象思维能力。小学生的想象世界对大人来说是古怪而离奇的。对此,教师可以进行有意引导,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小学课文中就有许多能让学生充分发展思维能力的“空白”,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想象补充。
三、实践型作业,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设置实践型作业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画一画、演一演、做一做、读一读等方式,让学生将课文中模糊的文字描述用图画、戏剧等方式具体体现出来,这既可以增加学习的乐趣,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能有效发挥学生的特长,加强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力。
1.画一画,发挥特长。多彩斑斓的图画可以轻易勾起学生的兴趣和动手欲望。小学课本中有许多描写类文章,其中不乏具有良好画面感的篇章,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画下来。如《巨人的花园》一文,可以要求学生用画表达出自己想象中的巨人花园。让学生画一画,既满足了学生求新、好动的心理,又可以加强学生的领悟力。
2.演一演,重塑课文。小学生活泼好动,乐于表现自我,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对课文内容进行编排,将无声的文字打造成有声有色的舞台剧展现出来,这有助于提高课文的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学习《唯一的听众》后,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将课文排成课本剧并进行表演。
3.做一做,实验真知。所谓眼见为实,让学生开展实践,不仅符合小学生的好动性格,也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如学习《打电话》一文后,可鼓励学生在网上搜一搜、听一听马季先生的原声再现等。亲身经历总会使人有较深的记忆和感触,用于语文教学中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4.读一读,增强领悟。人们的感情往往是通过说话、歌唱等声音的形式达到最大限度发泄的,大声朗读有助于体会作者的感情,并引起共鸣。而合理设置配乐朗读、读思填空等形式的朗读作业也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如学习《北京的春节》后,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动情朗读,可以引起学生对春节的热闹、美好的记忆。而当学生学习和熟读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文后,可指导他们作如下的填空思考:文章可分为两大部分,读第一部分用( )语气,速度要( );读第二部分用( )语气,速度要( );我对地球的污染现状有( )体会,父母听了,有( )反应。这样的作业形式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一个好的语文作业设计有助于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加深学习印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教者有心,学者得益。”为了给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在作业设计上多花心思,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使其终生受益。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