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沛县杨屯中学 高秀民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和教学能力。好的提问能带动一堂课,是课堂成功的关键。那么,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呢?文章结合教学实践,从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设计的原则入手,对提问设计进行了创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初中语文;提问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4)30-0072-02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是师生互动的有效方式,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开启学生思维。由此可见,好的提问方式能带动一堂课,是课堂成功的关键。所以说“教得好不如问得好”,有效的提问不仅能营造和谐氛围,增添课堂活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最佳的教学目标。但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过细、过空、过简等问题,问题过于空泛是因为教师对学情、教学内容理解不够深入,将课堂问题设计得过于宽容,漫无目的地扩大信息量,导致教学目标与问题中心目标相差甚远,使得学生很难理解;问题过于简单是因为教师设计问题时低估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对学生来说,这些问题没有思考的价值,学生不用思考就能给出答案,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不到作用。这样的提问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作答,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因此,教师应注重提问设计,设计具有创新意识的提问,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主要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设计的原则入手,提出提问设计的创新方法。
一、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原则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初中语文教师设计问题时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设计出系统性的问题,不能设计漫无目的、零碎的问题,使学生在深入浅出的提问中获得知识与技能。如教学《人琴俱亡》这篇文言文时,教师要认识到文章体现的是兄弟情深。学生理解文本后,教师要进行充分的提问:当子猷感知到子敬死亡时为什么没有痛苦?子猷奔丧的时候,为什么要径直取琴来弹?弹的时候是不是真的不协调了?为什么琴不协调了,子猷会痛哭流泪?通过这几个问题,学生能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较轻松地理解文本含义,即子猷与子敬之间的兄弟情深。这种系统性的提问设计能使学生的思维跟着课文的思路走,避免了无目的性提问浪费时间。
2.启发性原则。初中教师设计问题要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开启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问题。启发性是指教师设计问题时不能过于简单,那样起不到启发的作用,答案方面不能过于限制,要能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开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教学《往事依依》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于漪老师告知我们要多读书,可现代社会有电脑、电视,比书有趣多了,我们从中也可以获得很多知识,你们觉得还有必要多读书吗?学生对这样的问题比较感兴趣,但理解又不同,教师要让学生各抒己见,甚至可以组织辩论赛,最后引导学生认识到现代社会仍需多读书。这样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能拓展学生思路,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适当性原则。是指在提问设计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要照顾到班里所有的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如果教师提出超越学生能力的问题,学生无法理解也无从思考;如果教师提出过于简单的问题,学生不用多思考,这都是不可行的。初中语文教师设计问题要考虑学生的智力与受教育程度,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提高知识水平与思维能力。如教学《桃花源记》时,教师一上来就提出类似于“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这样的问题,学生会觉得茫然,课堂上会出现尴尬情况。教师可将这个问题拆分: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桃花源是什么样的?文章结尾“寻向所志,不复得路”暗示了什么?当时的时代背景是怎样的?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什么?问题环环相扣,由易到难,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学到多样的知识。设计适当性的问题,具有梯度,能体现步步深入的特点,既照顾到全体学生,又给成绩优秀的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提高空间。
4.创新性原则。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对一篇文章,不同的学生理解是不同的,教师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所以教师设计问题时要突破教材限制,加强提问的开放性,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教学《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时,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作者认为一个人怎样才能拥有创造力?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什么是创造性思维?对创造性思维产生要具备的因素,有些学生认为自己不可能做到,有的学生认为那是贝多芬等人的专利,你赞同这样的观点吗?这样设计问题,不仅能丰富课堂内容,还能活跃学生思维,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技巧
结合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存在的问题,教师设计提问时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设计出具有创新性的提问方式。
1.创新提问角度。一般来说,语文教师提问时都会围绕着中心思想、写作技巧来问,久而久之,学生的思想就会固定在一些条条框框内。初中语文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巧妙选择切入角度,使问题具有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教学《孔乙己》时,这篇文章存在很多看似互相矛盾的句子:“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的确”看似矛盾,学生不易理解,对这样的地方提出问题:它们是不是真的矛盾?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最后再次启发: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呢?这样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并认真分析课文,从而达到解惑的目的,并领会到作者写作的妙处。
2.创新提问内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内容,有些看上去平淡无奇,但却暗含着深刻的意义。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这些文章时,要善于发现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教学《背影》时,要抓住文章的重点,作者四次写到了父亲的背影,弄清楚作者“写背影”的原因,就能理解作者思想情感的发展脉络了,从而加深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有些文章题目与内容在字词的用法上看似矛盾,但其实却是作者为突出文中的特点而采用的一种写法。语文教师要抓住文章的矛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真正用意。如教学《一双手》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文章的标题是“一双手”,但作者列出了“各种各样”的手,并且还是一双“没有留下深刻印象”的手,作者的用意是什么呢?这样能引导学生深入研读,探究“一双手”背后的故事,从而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创新提问方式。提问设计创新还能体现在提问方式上,对一些复杂难懂的内容,初中语文教师要坚持深入浅出的原则,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地引导学生抓住问题本质,从而深入理解文本。如教学《陋室铭》时,教师可以用“陋室为什么不陋”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深层意蕴。但有些教师由于缺乏对问题的引导,导致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教学内容。其实只要以这个问题为主问题进行分解,设计成几个小问题,如“陋室”有什么含义?“不陋”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样有效地设置问题并进行合理分解,就能引导学生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全面、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
总之,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过细、过滥、过浅等问题,导致课堂效率不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提问设计不周。因此,教师应注重提问设计,设计具有创新意识的提问,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教学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祚扣.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2013,(12).
[2]董秀英.谈谈初中语文课堂问题设计的有效性[J].现代语文,2012,(11).
(编辑:杨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