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效阅读之厘清行文思路

  • 投稿布衣
  • 更新时间2015-09-03
  • 阅读量639次
  • 评分4
  • 91
  • 0

文/赵琼芝

【摘 要】阅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实施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阅读教学不仅具有获取信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价值,还具有陶冶情操和塑造品格的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阅读;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实施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一味地让学生只是分析探讨教师设置的几个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而设置的问题,课堂讨论虽然热烈,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这样整体缺乏的背景下解读文本,会忽视阅读教学揣摩作者表达思路,谋篇布局的高段教学要求。实际上,在教路、学路的选择上力争与文路相协调统一,实现“教路、学路、文路三路一体”,学习者的整体感会更强。

把握文章的行文思路,一般可采用的途径有:整体感知法、断章取义发、提取线索法等等。但是在阅读《说“木叶”》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学生对于文章的行文思路把握不到位,理解不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甚至根本找不到文章的中的重要语句。和同行们探讨之后,大家也一致感到这篇文章的思路不太好入手,引导学生分析的时候有很大的难度。

《说“木叶”》是新课改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必修五第三单元第二课。文试以理解难度最大的《说“木叶”》一文为例,引导学生找出诗例,然后归纳段落大意最终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第一段里用了四个例子:“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洞庭始波,木叶微脱。”(《月赋》)、“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临江王节士歌》)、“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渡河北》)。用这四个例子说明“木叶”成为了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例子理出来之后,第一段内容的归纳就非常简单。

第二段用了“后皇嘉树,橘徕服兮。”(《橘颂》)、“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招隐士》)、“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古诗十九首》)这三个例子说明在古代诗歌中“树”常见;用:“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折杨柳》)“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拟古》)说明“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简称之为‘叶’。”;用“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古意》)这两个例子再次说明诗人对“木叶”这一形象的喜爱;用“辞洞庭兮落木,去岑阳兮极浦”(《哀江南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说明诗人学习创造才使诗歌语言丰富多彩。

第三段用“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答柳恽》)、“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野田黄雀行》)说明“木”空阔、单纯、含有落叶的因素;“树”饱满,没有落叶的因素。

第五段用“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一例子说明“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

第六段用了“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说明“木叶”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木叶”让读者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用“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美女篇》)中的“落叶”(春夏之交饱含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以及“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喜外弟卢纶见宿》) 中的“黄叶”(虽然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缺少木叶的飘零之意;而且由于雨的湿润,显然变得太黄了)对比得出:“木叶”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用“日暮风吹,叶落依枝。”(《青溪小姑歌》)说明“叶”具有缠绵的一面,而“落木”,因为省略了“叶”,所以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因此“落木”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

所有的例子全部整理出来之后,只要对文章稍加归纳整理,思路就会非常清晰:

“木叶”是诗人笔下最钟爱的形象→解释“木”就是“树”,“木叶”发展到“落木”是诗人的学习创造→“木叶”与“树叶”的不同在于“木”的不同→木的第一个特征→具有这一特征的原因(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木”的第二个特征→总结“木叶”与“树叶”概念上相同,形象上一字千里。

提出“木叶”→解释概念→根本的不同在于“木”的不同→分析“木”→“木”含有落叶的因素,暗示的颜色性→同一个语言在概念上没有什么不同,但在形象上却一字千里。

文章思路清晰之后,课后习题的解决也就轻而易举:“树叶”与“木叶”﹑“落木”与“落叶”的意味以及“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这两个问题在文章的相应段落中马上就可以找到。

阅读能力有几个层次,呈螺旋式提高,低层次的是能理解字面意思;较高层次是能领会领会字里行间含着的意思,领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高层次的阅读能力,是能从审美层次上阅读欣赏,获得审美的愉悦。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能会有更高的要求,但是要让学生达到审美层次上的阅读欣赏,到达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还得为学生搭建一道天梯。不然,“空中楼阁”虽美,却没法住进去。教师的美好愿望,只能成为愿望。在阅读现代文的时候,特别是文艺评论、随笔这些文章,文本已带有议论性质,且文章又是大文学家,大学者所写,他们的文学功底深厚,行文中旁征博引,名人名言名诗信手拈来更增添了文章的难度。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一定不能忽略原文中所使用的材料例子。作者引用到文中的这些材料例子名人名言总会或明示或隐含着一定的信息,如果能提取并利用这些信息,是解决现代文阅读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高效阅读教学方法探讨》《文理导航(下旬)》2011年05期  

[2]《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阅读教学方法的探讨》《时代教育》2012年14期  

[3]《初中语文高效阅读教学中教学方法初探》《中学时代》2012年06期

(作者单位: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泸源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