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以其丰富的意象、巧妙的情景结合方式,表达了毛泽东坦荡磊落的胸怀、恢弘的气魄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历来是各版本教材的必选篇目。由于作者毛泽东兼具政治家、革命家、诗人等多重身份,研究者对本词解读角度颇多,执教者在教学设计上也各有侧重。笔者对此做一梳理,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自己的教学设想,以期给一线老师一点启发。
一、文本解读:内外结合,挖掘深层意蕴
对于《沁园春·雪》的文本解读,研究者从词的体裁特点出发,或关注词的意象的选择和意境的营造,或关注其句式、修辞等语言形式和节奏韵律。从现有研究资料看,不少研究者还尝试从写作背景出发,知人论世,内外结合,进一步挖掘本词的深刻内蕴,提出了更合理的阐释。下面撮要述之。
(一)意象:平中见奇
意象是诗词解读的重要切入口,加之毛泽东笔下的意象平中见奇,引起了较多研究者的关注。汪孝贤分析到,《沁园春·雪》“以雪为题,专章咏之,作者用浪漫主义的笔触,使他笔下的无生命的山川、雪原,变得飘逸俊秀,通体充满着灵气”。同时,他进一步探究“雪”这一意象背后的象征意义,指出“毛泽东笔下的雪也已经不单纯是自然界的雪,而是‘纯洁、博大胸襟的象征’”。分析者认为,毛泽东对雪的热爱,从一个方面反映了他的精神世界,即无论对人对己都追求高度的纯洁性。这种追求,也是个人襟怀的体现。
还有论者发现,除了主体意象“雪”之外,词作中提到的其他意象,如“长城”“大河”,背后也都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伟力的结晶,是用于抵御侵略的军事设施,是伟大祖国凛然不可侵犯的象征。“大河”,专指黄河,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写“长城”,写“大河”,内蕴着“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之意。
也有论者更细微地关注到《沁园春·雪》意象之间的动态变化。万晓芳分析到:上阕写景中,从开头的“北国风光”到“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十句都是描写眼前北方壮丽的雪景,是实景,这里词人先从大处落笔,“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概括描写了北国的雪景,接着用一个“望”引领下面七句,词人用生花的妙笔尽情地描绘,使北国壮丽的雪景更加形象具体,写到这儿,眼前的景色已经描绘得淋漓尽致,然而词人意犹未尽,发挥丰富独特的想象,以充满浪漫主义的笔调辟出奇境“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完全是词人通过主观想象将自然景象人格化的写法,把人们引入到一个更美更辉煌的境界里去。从实景到虚景,实中见虚,已经让雪的世界灵动起来,而意象的动静相间的组合变换,更给作品增添了一份生机和活力。
(二)意境:气度恢弘
如果说“意象”是探究作品的切入口,那么对“意境”的研读就进入了作品的中层。因为毛泽东选择的意象宽广、宏伟、富于变化,所以整首词营造的意境也有一股恢弘之气充溢其中。研究者提出,“上阕一个‘望’字,既描绘了作者观察景物的地理位置,又有力地统领了下面的景物……景物描写中,既有静态的长城、大河,又有动态的群山高原,动静结合,勾画了北国严冬的壮丽雪景,也展示了词人豪迈的胸怀、雄伟的气魄。而且‘长城内外’是由南往北,‘大河上下’是由西向东,表明祖国地域如此宽广,加之‘千里“万里’,共同营造了大气磅礴的词的意境,显示了作者豪迈的情怀。下阕中一个‘惜’字,贯穿始终,‘惜’中既有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褒奖的意味,同时也委婉地批评了他们在‘文治’方面的不足,政治、思想、文化方面欠缺,文学才华也略有遗憾。以此,自然而然引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言壮语。上下两阕,一‘望’一‘惜’,统领7个短句,一笔贯通,极有气势。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词人感情奔放,胸怀豪迈,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抒怀之作。”
事实上,驰骋在毛泽东笔下的雪、长城等事物已不单单是客观的景物,这些“象”是带有作者主体特征的“意”,是“感情冲击感觉发生变异的一种结果”,“变异的感知是结果,提示的是情感的原因”。杨朴曾说过:“诗是主观情感的客观化,诗人的情感与他创造的客观形式是同构的,有什么样的情感,便有什么样的客观形式”,而“宏大的空间意象正是诗人宏大的思想情感的形式符号”,即“这种宏大的空间意象是诗人宏大心胸(精神)的投射”。这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词人在上片中选择了那样阔大的意象了。
无独有偶,陈海丽也谈到毛泽东内在的精神气魄直接反映到“情”和“气”,再到“格”的升华,这不是每个诗人都可以做到的。作者将苏轼与毛泽东进行比较后得出,“同处于人生的低谷,由于受时代的局限,苏轼的词往往抒发愤世嫉俗、无以抗争的悲愤,也有出世思想和人生如梦的慨叹”,而“毛泽东则在革命斗争困难重重中写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豪迈诗句”。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毛泽东的诗词创作为词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境界。
还有研究者从更广义的“人”的境界来探讨意境。杨哲美说:“欣赏这首词,总感到有一种似能冲破时空界限的突奔。诗人似与时空同方向运行,立足祖国大地,俯瞰壮丽河山,迈步历史长廊,停步浩叹,挥手宣告:‘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个个时空意象的组接,形成了一种澎湃前进的气势,传达出从容和豪迈。这种同步时空的形象,充分表达了人的价值和力量,表达了全词抒发的两种豪情:胜利者与征服者的喜悦和居历史之先,为时代先行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三)语言形式:音响顿挫
文体形式是进入文本深层解读的钥匙。过去我们受内容决定形式的限制,把文学形式不当一回事。事实上,内容并不决定一切形式;形式相反有时会扼杀内容,强迫内容就范,预期内容,衍生内容。
作为词这种文体形式,节奏韵律是很重要的一种特征。屠宁、王玉芳指出:“整首词多用四字短句,使句式简洁明了,节奏轻快,韵律美自然就不用言语了。”江合友则考证到,大乘佛教经典《大般涅粲经》卷五《如来性品》第四之二日:“面貌端正,如月盛满;白象鲜洁,犹如雪山。满月不可即同于面,雪山不可即是白象。”看来白象和雪山之间的互喻由来己久,但《沁园春·雪》为何没有写成“原驰白象”呢?研究者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从音律方面考察,‘蜡’字用得好。据《词林正韵》,‘蜡’字入声,盍韵,属促声。又据《钦定词谱》,《沁园春》正体‘蜡’所处位置本仄而可平,但此词如用平声则效果不佳。此词上句‘山舞银蛇’为平仄平平,下句‘原驰蜡象’对为平平仄仄,则前有舒声,后有促响,更添音响顿挫、格局恢宏之感”。
除此之外,研究者普遍认为,该词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上炉火纯青,十分巧妙,使整首词的语言变得异常生动形象。
(四)知人论世:有其人故有其作
《沁园春·雪》的意象灵动,意境壮美,的确为人所称道。对于这样一首伟大的词作,立足于文本自身的解读固然不错,但如果不能从其人其情出发,特别是对于毛泽东这样身份很特殊——大政治家、革命家、大诗人——的人的作品进行“知人论世”的研读,恐怕很难进入深层意蕴。
毛泽东研究专家胡为雄坦言,“假如说,时代没有将毛泽东塑造成一位世之空前的大革命家,也许,他仅会成为中国不可多得的(古体)诗词大家。然而假设不是现实”,“他的诗,很少不渗透社会政治意识。怪不得有人说毛泽东是诗人政治家,是政治家诗人”。因此我们说,“毛泽东之成为诗词大家,除其天赋外,最主要的,他首先是一个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和大思想家。他生活在一个东方大国,而这个大国又正处在苍黄颠覆的变革时代。如火如茶的社会革命斗争实践给了毛泽东诗词创作的第一推动力。经共产党广泛组织和直接领导的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国革命传奇般的经历,革命胜利后大规模的社会改造和建设活动的各个气势非凡的场面,通过这位伟人的奇妙构思,便化成为一首首壮丽豪迈、气魄宏大的诗篇,并染上诗人爱憎分明的真挚的感情色调,烙上坚如磐石般的意志的深深印痕”。所以,要全面、深入解读《沁园春·雪》,就很有必要对《沁园春·雪》的写作背景做一番考察和研究。
多数研究者在提到写作背景时都基本会涉及这些内容:1936年2月,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当时恰好遇到大雪纷飞,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这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但耿汉东的《悲歌壮写的范例——浅述毛泽东<沁园春·雪>的写作背景》则让我们有了一次进一步拨开历史的尘雾,重新审视当年那段壮怀激烈的峥嵘岁月的机会。他首先分析了当时的外部环境,“兵员锐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全国红军总数由一年前30万减员到数万,当长征结束后,红军惨败若此,毛泽东的心情如何呢?”;而且,到达陕北后,“万余中央红军仍难立足。东北军张学良部、西北军杨虎城部数十万人环侍在侧”,“国民党常胜将军卫立煌提十万大军虎卧潼关,一旦张、杨围剿不果,卫部十万虎狼之兵扑将上来,疲倦不堪的万余红军,哪里是他们的对手”。还有当时民族矛盾激烈,“日本占领东三省,在1935年后又步步紧逼华北,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危机”。所以,“虽然长征胜利了,但面对自己队伍的失利,国内与国民党关系的恶化,国际上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当时毛泽东的心情该是如何的悲壮,然而毛泽东丝毫不堕英雄之志。他再一次向长空发出挑战,‘欲与天公试比高’。愈在艰难困苦中,愈显英雄本色,这才是真实的毛泽东。”除此之外,当年的党内情况也不容乐观,张国焘企图另立中央造成中央领导层面临分裂的局面;红一方面军内部亦有个别高级将领率部脱离中央去别地打游击带来军心不稳;而且毛泽东此时还不是最高军事统帅,更不是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虽然毛泽东有经天纬地之才、力挽狂澜之能,可他并不在主要领导位置上。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名不正则言不顺。这些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对毛泽东是有一定的约束的。
所以,“从当时毛泽东所处的内外环境来看,这首词的伟大与高明之外在于:虽然作者处于极度的困难之中,心情亦在极度的悲凉之下,但反映在词中依然是豪情万丈,丝毫不是悲凉的况味,反而是一种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英雄壮歌。不仅大气磅礴且豪放飘逸。尤其是歇拍三句其造语之雄劲,更是给人一种水穷云飞之感。令人击节而歌,拍案叫绝”。
二、现有教学设计:偏重于文本自身阅读
由于这首伟大的词作具有丰富灵动的意象和高远壮美的意境,加之语言方面的诸多特色,所以对它的教学往往又偏重于文本的阅读,常有捉襟见肘、力不能胜之感,反映在诸多的教学设计上也是如此。大部分老师遵循从“分外妖娆”“风流人物”等字词的疏通,到文本上下片内容的解读,最后对全篇的情感整体感悟。也有部分老师放大其中的某个环节,在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上体现较为独特的追求。
刘军民强调研读文本意象和意境,特别是上片的写景特色。他用几个问题带动学生积极思考:①词的上片中哪些句子总写北国雪景?这些诗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②涛人对雪景的描绘,由哪个词领起?它统摄的宾语包括哪些句子?④上片哪些句子写实景,哪些句子写虚景,你的根据是什么?⑤上片在写法上有一个特点就是化静为动,动静结合,请找出这些词句,加以品析,并说说你的感受。这种循循善诱的问题教学法虽有“牵着学生鼻子走”之嫌,但能够感受到设计者还是兼顾到了初中生的学情特点,对于“虚实”“动静”的写景特点,初中学生还比较生疏,所以,教师主动抛出概念,遵循了“跳跳可以够得到”的教育规律。
潘伟斌侧重从领字和炼字的角度带动对文本的体悟。先让学生了解上片的“望”和下片的“惜”两字的专门名称,即领字,并由此引入领字的特点和作用;接下来对领字的内容做进一步的研读,主要侧重于炼字,如“惟”和“顿”、“舞”和“驰”。这里通过对领字以及炼字的归纳、体悟,既帮助学生积累了诗词的基本常识,又引导学生品味了语言的魅力,抓住了诗词解读乃至语文学习的根本,上出了真正的语文味。
胡仁真在“语文课堂最优化”的目标引领下,用分任务学习法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教师先展示学习任务:1.字词过关;2.知人论世;3.把握意象;4.理解情感;5.领略意境;6.有疑而问。然后以抽签方式获取学习任务,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适当加以指导。5-10分钟后各小组陆续完成任务并开始展示学习成果。这种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同时又能促进学生间的积极合作,最后共享学习的成果。其中的亮点就是“有疑而问”组,最能引起学生间的争鸣和思维碰撞,最后学生的收获也是最大的。教师与学习者在共同的目标之下,在民主平等的关系中,在网络式的学习群体中,进行语文学习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明确知道自己的学习方向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合作功能,给我们带来不少启示。
唐荷平教师用朗读法引领学生读出“深情”,先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遍课文,注意字音,要求读正确流利。然后请一位同学读这首词,要求读正确流利。老师在学生读后进行评价,顺势引出朗读技巧。接着找出这首词的停顿、重音和语气语调,把词的情感读出来。老师此时进行部分范读,全班再有感情朗读。然后再分老师、男生、女生、全体分部演读。最后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研读全词收束全课。在这节课上,教师先后引导学生读了六遍课文,有自由朗读、分组研读、教师范读、师生合作读、深情诵读结合等,教师从节奏、韵律、语调、情感上加以引导,从熟读一研读一品读一美读出发,力求让学生感受一入境一品味一再现,达到对诗歌由浅入深赏鉴的目的。学生在酣畅淋漓的深情朗读中,真正走进了文本,与文本作者心灵对话,感受到了诗词的意象,领悟到了作品的内涵。
而张国生更是把朗读教学发挥到极致,下面截取其精彩片段以供欣赏。1.听配雪景图片和滚动文字的朗读录音(事先制作电脑软件)。2.指导分角色朗读:投影下述滚动文字:女领:沁园春·雪/男领:北国风光,(豪迈,高而慢)/齐:千里冰封——,(拉长)/万里雪飘。/(高昂)/女:望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男: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慢)/女:山 舞银蛇,原驰蜡象,/男:欲与天公试比高。(高昂)/女: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慢)/齐: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男:惜秦皇汉武,\(低沉)略输文采;(慢)/女: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慢)/男: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齐:只识弯弓射大雕。\(低,慢)/领:俱往矣——,(慢,拉长)/齐: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高昂,坚定)数 风流人物——,还看 今朝!(一字一顿)。由此可以看到,这节课教师既给学生创造朗读的机会,而且教会学生如何朗读,在朗读方法指导上颇为到位。
朱红梅的教学设计用比较法教学关注到了毛泽东作为一代伟人又兼具文人的特质,对其作品所具有的政治家兼诗人的独特性给予体现。设计者先引导学生交流作品的时代背景,然后解析全词,最后与《林海雪原》中的一段描写雪景的文字——“腊月严冬,云层密布……皑皑茫茫,大地和天空被雪混成了一体”——进行比较阅读,强调《林海雪原》这一段描写性的文字,仅仅是客观的写景。而本词作者是带着浓烈的感情来描绘景色的,虽然句句写景,实际却是在借景抒情,诗人正是出于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及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才能描绘出这样气势恢弘、生气勃勃的景色来。朱老师的这则教学设计,除了关注文本本身的内容,还关注到毛泽东词的独特性并有意识地运用《林海雪原>的一段文字与之进行对比,颇为难得。但对比的力度和深度还不到位,仅停留于两部作品比较的表面。
三、我的教学设计:在深层比较中凸显独特
与其说作品的味道是读出来的,不如说是比出来的。季羡林先生曾提到:只有比较,“我们才能够发现各个事物的优缺点,对我们自己比较熟悉的事物才能作出正确的评价:什么应该保留,什么应该扬弃,什么应该改进,什么应该补充,一目了然,毫无滞碍”。这精要地道出了比较阅读的内核:由于有了可供比较的参照系,才能对文章的理解和把握更为深入、更为全面、更为准确。
在我看来,比较阅读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可分为两个环节。其一是外缘比较阅读。比较的内容如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相对于本文本身而言,外缘比较是一种铺垫、一种准备,它要求阅读主体自身所掌握的历史文化知识与文本中有关的叙述进行比较。这样的比较阅读有助于丰富受众的阅读视野,打通可比文本间的横向联系。其二是内在比较阅读。相对于前者,这种比较更注重于文本之间内在性质的比较,如主题、形象、风格等范畴。上述两个环节,严格来说并无先后区别,在实践中教师可视作品自身特点,灵活运用。此外,比较教学法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可以是宏观比较,也可以是微观比较;可以是纵向比较,也可以是横向比较;可以是字词比较,也可以是内容比较等。这些可以与上面两个维度交叉使用。
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从宏观上看,无非是对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钱理群先生在一次接受采访中谈道:“中学语文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话语方式,即怎样说话,怎样写作。”“比较阅读”,其实比较的是不同作者的话语方式。毛泽东作为一名伟大政治家,其诗词的独特魅力除品味文本外,更需要通过与其他相似文人的相似作品进行比较,才能凸显其独特的话语方式。
基于此,我对《沁园春·雪》进行如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通过比较,体悟毛泽东诗词独特的豪放风格。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自行查阅作者写这首词的背景。
提示:不仅限于写这首词的一个点(长征胜利)的背景,还可以扩展到当时共产党的状况以及国际形势等。
二、文本研读
1.学生散读,说说《沁园春·雪》上片的读后感受,并说明理由。
2.谈谈《沁园春·雪》下片中“惜”字的内涵。
三、文本拓展
比较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异同。
参考:苏轼可以说是豪放派词作的集大成者,《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在写景上,把滚滚东流的长江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创造了一个极为广阔而又悠久的空间时间背景。赤壁陡峭的山崖、汹涌的骇浪,顿时把读者带到了一个奔马轰雷、惊心动魄的奇险境界。然而被贬黄州的词人只是念念不忘三国时年轻有为、风姿潇洒的周瑜,借周瑜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遥想”过后的现实又使词人更加感慨壮怀难酬的遗憾,人生几何,闲愁无用,词人只能以“一樽还酹江月”来自解自慰。而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由壮美的江山到品评古今的英雄豪杰,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其意气风发,议论纵横,其见识、理想、襟怀于字里行间自然流露,令人深深敬服。二人同处人生的悲凉期,作品中也同样展现了景物的壮阔、意境的奔放,但苏词在毛作面前不免少了些恢弘大气的意境,多了些顾影自怜的意味。
四、总结毛泽东豪放的词风的特点
五、布置作业
课外比较阅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异同。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周浦中学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