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探析工科院校公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 投稿刘嘉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974次
  • 评分4
  • 94
  • 0

陈荣香 杨敏

工科院校中的公文写作课处境尴尬。一方面是学生不愿意学,因为公文写作是一种遵命写作,它不同于一般写作,可以文采飞扬、思接千载、洋洋洒洒;另一方面老师也不愿意教,公文写作教学内容程式化、模式化,它不像文学课,老师可以自由发挥,古今中外信手拈来,尽显才气。尽管老师在课堂上认真负责地教学,课后也辛辛苦苦地批改作业,但是实际的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

为了解公文写作课遭受“冷遇”的深层原因,本课题组于2014年6月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对常州大学350名学生发放问卷,回收345份,剔除有缺陷的部分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37份,有效率为97.68%。对调查所得资料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了数据分析,发现公文写作教学存在诸多问题。

一、教学对象学习兴趣不足

90后大学生的特点是比较自我,但缺乏韧性,一旦认为学习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即使知道公文写作在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性,也不愿意投入时间、精力来练习、实践。他们大多属于结果导向型,往往老师刚上第一次课,就有学生前来找老师谈心,但是他们不是来问有关公文写作问题的,而是问这门课期末的时候怎么考核,容不容易过,学分是否好拿,等类似功利性的话题。如果说文科生中还有一部分同学因为认同公文写作对其生活、学习、工作的重要性而愿意投入的话,那么工科同学则普遍表现出对学习公文兴趣不高,一方面是他们有重理轻文的主观思想,另一方面是他们文科基础相对薄弱,对写作历来就没有好感,更别提相对枯燥无趣的公文写作了。

在选择公文写作课时,不管这门课程的性质是必修课抑或是选修课,选课同学大多是因为教学要求而被动选课,而非对其感兴趣主动选择。上课的过程中,实践操作性强的公文写作往往会每周布置一篇文种写作,他们是不得已而为之,甚至会向授课老师抗议作业太多。他们往往抱有一种老师、学校“要我学”而非“我要学”的被动学习态度。“态度决定高度”,他们对公文写作课的消极态度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投入,学习效果也因此而大打折扣。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公文写作水平与其对公文写作课的态度具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关系(P=0.000<0.001)。公文写作水平一般,并对公文写作课的态度也一般的学生最多,占46.6%。其次是公文写作水平一般,并对公文写作课感兴趣的学生,占16.8%。

二、教学主体缺乏教学激情

公文写作教师多是中文专业出身,掌握大量的文学理论知识,但他们往往缺乏一线实践操练经验,宥于经验所限,在思想上,把教学公文写作课程当成工作任务完成,因对应用文所知不多,本身也缺乏对其追根究底的兴趣,认为没有研究的价值,是一门副课,故缺乏教学热情。“拿起教材看一看,照着书本念一念,让学生做一做”这样的教学方式,很显然是不利于提高教学成绩的,因为公文写作课程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它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能说还要善写,最好有实战经验,仅是纸上谈兵,终究是隔靴搔痒,不得要领。而有实战经验的办公室管理人员,又因校务繁忙,无暇教学。

客观上说,担任公文写作老师身兼多门课程教学任务,工作量大,精力有限,而公文写作课的作业量很大,学生人数多,有的课堂学生是一百人左右,最少的也有三四十人。每周布置练习,几百份作业的批改、讲评工作已头疼不已,对于提高教学效果、钻研教学理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十二世纪的思想家迈摩尼德斯曾经研究过班级大小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得出了迈摩尼德斯定律(Maimonides&acute;Rule):班级人数上限是40人。今天这个定律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研究中。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一个班级学生数量越少,即师生比越高,越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讲得越有针对性,师生之间互动越多;而学生数量越多,就越是以老师为中心的学习,往往只能凭借老师对于以往学生的授课经验去讲授了。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节奏来讲授知识,也需要教师琢磨学生喜爱的接受方式从而更个性化地教学,但是大班教学几乎不可能做到这点。

但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启发作用是巨大的。根据调查发现,学生对现有教师教学方式的态度与其对公文写作课的态度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关系(P=0.001=0.001)。大多数学生对现有教师教学方式较认可,20.7%的学生认为现有教师教学方式不错,并对公文写作课感兴趣。公文写作亟需能写会说、关心学生、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三、教学内容缺少新意

首先,教材内容不能跟上时代形势发展。如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宣布2000年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停止执行,新的条例在公文格式、公文种类等方面做了改动,但教材内容却难以及时更新。

其次,教材选用材料较为陈旧。如一份批评性通报练习材料是某工人连续旷工7个月并打架斗殴予以开除,这个材料显然是临时编造出来的,或者说与现时条例法规已不适应。除名是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国发〔1982〕59号)的规定,由用人单位提出与无正当理由旷工的职工终止劳动关系的一种处理方式。除名的条件之一是:达到规定的旷工天数,即连续旷工时间超过15天,或者1年以内累计旷工时间超过30天。虽然2008年1月15日,《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被国务院第516号令明文废止。如果企业现行规章制度中仍规定“除名”或“开除”等相关条款,显然缺乏法律依据。但是根据新劳动法,旷工几天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可以制定单位内部管理制度,根据情况自己制定。毫无疑问,连续旷工7个月显然已远远超出企业内部制度底线,可以与该工人解除劳动合同,但是材料中是开除厂藉,这让人感觉太脱离时代。

再次,有的授课教师没能因时而变,而是守着自己的教材、讲义几年如一日,以不变应万变。这自然导致言者无味,听者无趣,教学效果不明显。更重要的是,公文教学内容包罗万象,不仅作为主角的公务文书要介绍,还要教事务文书、规章制度文书、礼仪文书、市场经济文书、职场应用文以及学术论文等,每一类实用文体又有自身的写作格式与特点,而教学课时32或者48课时,时间上不能全部讲完,只能选某几类典型种类讲授。另外公文文体本身程式化、遵命性写作的特点,也易使教学流于琐碎细节的讲解,进而扼杀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宥于传统

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往往是一言堂形式,教师讲,学生学。在公文写作教学中,一般采取先讲授理论知识点的方法,如各种文体的区别、特点、适用范围,再举例进一步示范,然后让学生课后进行写作训练。因为教学任务紧、教学时间有限,往往在课堂上并没有足够时间对学生作业进行及时点评,学生作业评价反馈这一块做得不足。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借助网络,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摩中央政府网站或地方政府网站的公文公告,这样的例文示范效果比教材内容要好,但存在最大的问题是学生的参与度不够。

公文写作课程的教学评价仍在期末成绩中占大头,占到总评成绩的70%,另外30%是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与考勤。但是因为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平时作业应占到50%才较为合理。有些专业这门课是考试课,开卷考试的形式还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要想解决公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学生学不好、教师教不好的问题,必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因材施教。其中班级的数量大小必须控制好,上百人的大班教学效果最差,教师无法对学生及时一一加以回应,因为互动有限,导致师生关系疏远、教学效果式微。作为课堂引导者角色的教师,是课堂教学输出一方,其输出方法、输出内容应该结合课堂接受者特点而定。只有教学输出者——教师与学习接受者——学生在输出/输入环节配合得当,教学效果才能得到显著改善。

(基金项目:常州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研究”(GJY2013037)阶段性研究成果。)

(陈荣香 杨敏 江苏常州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化学院21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