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成志
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也由教学模式的变革进行到如何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实质阶段。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模式对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冲击,使传统模式中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育理念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得到了很好的贯彻和执行。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的师生互动,学生有目的的自主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如何实现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已成为广大一线高中语文教师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改革中,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设计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观,在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选择、组织课堂活动组织、教学评价设计等每个部分都要充分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总体目标。
在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现代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目标,细致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从而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在具体实施这一系统过程中,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尤为重要。
一、教学设计要能有效落实高中语文课程“三维目标”的达成
高中语文课程的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在高中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沿着语文知识的获取、语文知识的运用这一主线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感受语文文化,增强语文意识。这一目标在教学中要与“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机结合来实现。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分析学情,了解现有的教学条件,把握好教材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要从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角度来进行教学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首先要了解学生。一方面要清晰地了解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特点、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另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发展需求等情感意志方面的差异。如有的学生基础较好,语文知识掌握得较熟练,有的学生则对语文知识掌握得较生疏;有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反应机敏,有的则沉静内向,举止沉稳;有的同学表达能力很强但耐性不足,有的同学则沉稳有余但悟性较差……还有诸如性别差异,地域差异等等。同一年级不同班级,学生的差异也比较明显。如何合理制定符合各班级的教学目标,灵活地进行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发挥系统的整体作用,需要教师进行深刻地思考。
现有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系,前后知识的衔接与连贯等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有着必然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理清教学内容编排体系,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尺度,明了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在教学设计上体现每一节课所应有的教学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
以上几个方面都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体现出来,教师要切实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设置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有新的收获。
二、教学设计在内容上要呈现梯度和适度,力求贴近生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对象依然是学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开展的教学,要做到有效教学中的“有效”,首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引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觉得“易学”、“有用”。两方面相互促进,彼此巩固,这能让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特点、认知能力、兴趣爱好、个性发展需求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要承认这种差异、尊重学习个体的差异。那么,高中语文教学设计中的教学内容应该针对差别设计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任务,以“梯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以“适度”让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都有所获。这样,才能维持、巩固学生的“想学”、“愿学”心理,延续学习过程中的“乐学”心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围绕教学目标和认知内容有梯度地灵活设计教学环节;教学环节要循序渐进,预设问题要有多个应对方案;教学时间的安排要适度,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探究和交流;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实践和知识水平,把来源于社会生活热点的实际问题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合作研讨、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学语文”与“用语文”融合在一起,并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例如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笔者先投影探究的问题,学生合作讨论,发言交流,教师点拨评析,师生共同探究该词的思想内涵。投影的三个问题:
1.词中上片作者为什么写长江壮阔之景,而不写长江平静之景?
2.如果把周瑜换成诸葛亮好不好?为什么?
3.下片“人生如梦”的感叹是否消极,与前面的壮阔之景和周瑜的英雄形象是否协调?
其中前两个问题是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的;而第三个问题主要是针对语文学习能力强、反应快的同学,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起“以点带面”的作用。这样的“梯度”设计和教材内容编排密切相关,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适度”的要求下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达成了既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教学设计要针对高中语文学科特点,关注教学的实效性
高中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基础学科,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具有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要求的多层次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的充分互补性、学习方法上具有的典型相互协作性、教学结果的多样性和教学评价的多元性等特点。把握好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特点,是明确实施有效教学的方向。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同样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得到的教学效果就会不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灵活地选用教法是实施有效教学成败的关键。课堂教学又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把握好每一个教学进程,教师要突破常规对教材进行处理,转换角度,选择合适的教学设计方案,以便删繁就简,化难为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如何结合高中语文课程特点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有效教学,是值得大家探讨的问题。
(一)提倡自主探索和互助协作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任务驱动”是指在高中语文课程学习过程中,针对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布置一个共同的中心任务,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来完成任务。这种教学方式中的重点是“任务”,必须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产生强烈的探索问题的动机。“任务”要想吸引住学生,就要结合学生的学情和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点来进行设置,并且最好能够紧扣文本而又源于生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开拓创新。学生通过完成任务不仅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获得了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设计《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时,本人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考虑到刚入高一的学生文言文基础相对较差,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笔者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设计了以诵读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而去感悟人物形象的历史与现实意义,让学生了解讲话艺术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水平。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第一步先利用阅读期待,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进一步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本文主要人物和事件探讨烛之武为什么能临危受命,这样就利于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索学习的需求;再鼓励学生探索烛之武说话艺术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有了前面的铺垫,这个问题学生就能很容易完成了,利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整个教学过程同学们紧张有序,有独立思考、相互协作,也有老师的点拨指导。问题较集中的地方笔者再统一进行答疑,整堂课效果非常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帮助者和指导者,只是起着画龙点睛的主导作用。
(二)注重培养协作精神的“协作引导”教学方式
“协作引导”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和辅导,合作和探究,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要敢于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只是负责引导;学生的分工要具体明确,便于完成,并注意不同个性同学间的搭配和协作。
例如在教学孟浩然的诗歌《夜归鹿门歌》时,决定采用“分组协作”的方式组织学生学习。笔者让学生结合注解及课后练习研究探讨,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在小组内合作研讨。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充分发挥自己在小组中的作用,热情很高。教师进行指导,及时反馈学生所遇到的问题,答疑解难,并及时评价和展示各组任务完成情况,启发同学间相互帮助,共同完成组内的任务。
四、教学设计中对“教与学”实际效果的评价要有效
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成果不同于其他基础学科,有着教学成果展示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设计独特的评价方式来体现这些特点方能检测教学的有效性。语文教师要关注评价教学目标的落实程度,教学方式的实施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状况,及时地展示教学成果,关注过程性评价。实时呈现教学成果既能有效检测教学效果,也具有示范和鼓励、评判和纠正的作用。
教师和学生对于教学效果的评价,可以有自评、生评和师评等多种形式。语文教师要全面评估学生在语文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和运用语文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的任务完成其结果是多元化的,在评价的过程中,要给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以更大的支持与帮助,使之逐步掌握对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能力。特别是对学生的评价,语文教师要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特点和具体实际,不要拘泥于表面形式,应把评价重点放在创新思维上。有些学生回答的问题可能存在着不足,但如果思路清晰,见解独特,在评价时也要给予肯定。
总之,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方式多种多样,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只有面向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才能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也才能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序有效进行,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张汉林,马金星,赵亚夫.高中课堂有效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3]张原,张春华.高中语文有效教学与教师专业能力提升[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
[4]严先元.学习设计与学习方式[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崔成志 安徽省怀远第三中学23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