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2014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带给我们的启示

  • 投稿中本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210次
  • 评分4
  • 70
  • 0

马超俊

每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题都有一定难度,考生的得分率不高。对此,学生无奈,教师摇头,于是便认为做现代文阅读题目要靠感觉、靠运气。当然,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要靠长期的阅读积淀。但是,如果我们认真地研究一下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设置,就能够发现一些规律,从而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答题。笔者根据2014年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命题特点总结出几点教学启示。

一、小说阅读教学:要强化学生对小说结尾艺术的鉴赏

说到小说的结尾艺术,可能很多老师不屑一顾,认为小说结尾很简单,不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戛然而止,留有空白”“画龙点睛,升华主题”“首尾呼应,含蓄隽永”之类的说法吗?其实不然,从今年高考小说阅读题来看,命题者非常关注小说的结尾艺术,题目的难度很大,远远超出了教学中常见的几种表述。请看例题:

浙江卷第13题:小说结尾处,李老板为什么会悄悄摘牌走人?

小说《走眼》的结尾写赵老板慧眼识得古檀香木玉盒,李老板开始误认为赵老板识玉看走了眼,而当他得知赵老板看重的是盛玉的盒子而不是玉的时候,方知赵老板眼力过人,自愧弗如,只好在夜里悄悄把自己的“云芳斋”店牌摘掉,店面转给了一个本地人。回答这个问题要抓住三个要点:①自感技不如人;②自觉羞愧;③不守行业规矩,终究难以立足。这三点答出前两点是不难的,答出第③点可就不容易了。显然,这个结尾是与作品的情节发展、人物形象和主题内涵密切相关的。有了这个结尾,故事情节有了结局,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主题内涵得以彰显。

全国新课标I卷第11题第(4)小题:作品为什么以渡夫的任情高歌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笔者认为在今年高考小说阅读的试题里,此题难度最大。看一下所给参考答案便知:①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歌声结尾,余韵悠长,耐人寻味;②情感表现上,以渡夫的无表情代替哭泣,以任情高歌代替诉苦,强化了表现苦难的力量;③人物形象上,既表现渡夫的洒脱豪放,也反衬他的现实痛苦之深,使渡夫的形象更加丰满;④思想内容上,从批判社会现实的黑暗到表现渡夫追求自由生活的信念,深化了作品的主题。看了这个答案,老师们可能会无语,别说是考生,就是老师也很难写出如此全面完整的答案。这篇小说的结尾几乎关涉到小说的方方面面,这样的结尾确实有高度的艺术性。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们习惯了“欧·亨利式”的结尾,何曾遇到过这样复杂的结尾?更不用说指导学生鉴赏这样的小说结尾了。教师自身需要加强文学鉴赏能力,应把自己的阅读经验转化为教学内容用以指导学生,这样才能避免学生面对此类题目时的茫然和纠结。

全国新课标Ⅱ卷第11题第(4)小题:文末“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还是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这个题目也是考小说结尾艺术的,只是这篇小说的结尾比较特殊,命题者此处设题,可谓用心良苦。题目可从两方面作答:一种观点是“后记”是独立于小说外的写作说明,第二种观点是“后记”属于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论哪种观点,要答得全面而且自圆其说都是很不容易的。面对这样的题目,老师们是不是觉得有点儿“出乎意料”呢?可以说,很多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小说时,压根儿就没关注过小说的“后记”,这实在是一种教学的疏忽。命题者把敏锐的专业目光投向“后记”,这实在是高明!

江苏卷第15题:请探究作品结尾画线句的意蕴。

江苏卷的小说阅读语料节选自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安娜之死”片段。结尾的画线句是:“一支蜡烛,她曾借着它的烛光浏览过充满了苦难、虚伪、悲哀和罪恶的书籍,比以往更加明亮地闪烁起来,为她照亮了以前笼罩在黑暗中的一切,哔剥响起来,开始昏暗下去,永远熄灭了。”小说的这个结尾极富艺术性,镜头画面感很强,是一个诗化的结尾。考生如果没有较好的文学鉴赏能力,所答之语可能与命题者的要求相距甚远。“蜡烛”的比喻,写出了安娜死之前意识从异常清醒到渐趋模糊直至消失的过程;这句话表现了安娜临终前的内心感受;又可以理解为作者对安娜之死的总结,画龙点睛,暗含着作者的喟叹同情。也许让老师们感到庆幸的是:我们总算在这里看到了平时教学中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画龙点睛”!不过,也许让老师们更感到遗憾的是,我们平时的教学没有把结尾艺术放置在一个宏观的层面去审视,过于简单化和公式化,以致造成了学生阅读视野的狭仄!

这几个例子告诉我们,小说的结尾其实不只是单纯的结尾技巧问题,更不能孤立地简单化为“欧·亨利式的结尾”,要把小说结尾艺术的领悟和情节结构安排的欣赏、人物形象的鉴赏、小说主题的理解以及作品所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评价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真正提高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

二、散文阅读教学:要强化学生对文本主旨的宏观把握

我们的散文阅读教学,常常在“文本细读”上下工夫,着力鉴赏文本中的字、词、句(这当然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阅读取向),而对文本主旨的整体把握,却往往淡化了。不少老师头脑中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思维,认为散文的主旨一般都是表现了“对……的热爱”“对……的赞美、敬仰”,抒发了“对……的向往”“对……的憎恶、痛恨”“对……的追求”等公式化的表述。这样的认知当然是有偏差的。文章千差万别,岂能一概而论?以几道试题为例:

上海卷第12题:分析作者描写多种声音的意图。

这个题目就是直接考文章的主旨。纵观全文,可以看出作者主要描写了两方面的声音:一种是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包括昆虫的低鸣、鸟的啼叫、猫头鹰阴森忧郁的叫声等,这些声音属于宁静的一部分,以动衬静,更增加了宁静感,更能够表现宁静之美;另一种声音是工业文明的喧闹,包括轰鸣的直升机、大功率运输工具的声音等,这类声音实际上就是破坏环境的噪音,作者就是要借这类声音表达对工业文明的批评与担忧。通过描写这两类不同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的赞美与向往,抒发了“宁静无价”的感慨。如果考生平时没有联系全文思考问题的习惯,不从宏观上把握文本,是很难答好这个题目的。

安徽卷第14题:在本文中,“独木舟之道”不仅指独木舟行驶的水路与划独木舟的技巧,更指由荡舟引发的诸多感悟。请结合全文从两个不同角度谈谈你所悟到的“独木舟之道”。

这个题目看似与主旨无关,实则与主旨密切相关,甚至可以说就是考主旨。

“独木舟之道”是这篇散文的题目,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主旨就是由划独木舟引发的诸多感悟。这些感悟要从整篇文章把握,具体说来,“独木舟之道”包括“自由和毫无约束”的生活方式、“能让人沉浸于忘却已久的回忆之中,并在潜意识中激起深深的沧桑感”、“可以直接面对真实的生活本质”、“赞扬年轻人敢想敢做”的精神等内容。显然,这样的答案考生答出一两点不难,答得全面绝非易事。教师只有在平时训练学生全面而缜密地理解文本,才能使学生面对此类题目时有广阔的理解空间。

山东卷第12题:文中作者对杜甫有哪些新的认识,请加以概括。

这道题也是与主旨直接关联的。作者在《浣花草堂》这篇游记中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杜甫的独特认识,这些认识包括:①杜甫有惊人的才华和严肃的创作态度;②杜甫具有清疏、朴实的精神气质;③杜甫是一个勤恳的诗人;④杜甫热爱美好的大自然与安宁和平的生活;⑤杜甫描写自然风物的诗歌同样具有巨大成就。概括能力是思维能力中一种重要的能力,概括能力的培养是和宏观思考的习惯密切相关的,教师要在这方面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至于北京卷的第18题,则是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对文本的整体把握。考生只有把握了全文的主旨,才能做出准确的选择。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要强化学生对文本核心概念的理解

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一定要让学生厘清文本核心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相关内容,这几乎会牵涉到对文本方方面面的理解。核心概念搞清楚了,其他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今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的题目仍然有很大难度,其主要原因是文本的核心概念比较复杂,考生感到陌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请看下列试题:

全国新课标I卷第1题:

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

B.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

D.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考生要做对这道选择题,必须弄清楚文本所论“悲剧”这一核心概念的内涵。文本中有两句重要的话与之有关:“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这两句话抓住了,此题答案便清楚了。显然,题目中的A项属于戏剧中的人物,C项明确告诉是电影中的人物,D项是小说中的人物,三者都属于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的人物,同时又具有悲剧“冲突、抗争、毁灭”的三要素,所以均属于原文所论“悲剧”。只有B项是现实中的事件,不是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的,是“现实悲剧”,而不是本文所论“悲剧”。

浙江卷第8题:

下列对同济大学这位教授的视觉感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种视觉感受是观看者以专业的敏锐视觉来感受世界的结果。

B.双子大楼被袭击而倒下的画面深深地刺伤了这位教授的双眼。

C.世贸大楼的标志意义是这位艺术设计教授理解美国疼痛的关键。

D.这种视觉感受现象可以看做是贡布里希所指的“图式的透射”。

这道题涉及文本的核心概念“视觉文化”。上海同济大学从事艺术设计的一位教授看到美国的世贸大楼被袭击而倒下的画面,他感觉:“双子大楼象征着男人,它的倒塌就像一个男人被摧毁了,这将是美国永远的痛。”文中举这个例子是从艺术家这个角度来论述“视觉文化”现象的,说明艺术家有着敏锐的视觉文化感觉,这种视觉感受是观看者以专业的敏锐视觉来感受世界的结果(A项),这种视觉感受现象可以看作是文中所举英国著名的美术理论家、艺术家贡布里希所指的“图式的透射”(D项),这位教授是从世贸大楼的标志意义(视觉文化)来理解美国疼痛的(C项),而B项则游离了“视觉文化”,游离了本文的论述范围,仅仅是从恐怖袭击的惨烈现实给人的震撼而言,所以是不恰当的一项。

安徽卷第1题:

下列关于“技术崇拜”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从现象看,技术崇拜就是大型文艺晚会中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和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等诸多技术手段的过度应用。

B.从原因看,技术崇拜过分强调日新月异的现代技术对艺术创作和传播的作用,许多时候源于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

C.从结果看,技术崇拜所形成的华丽风格,弥补了娱乐节目艺术主题的不足,从而让娱乐节目成为技术使用的受惠者。

D.从实质看,技术崇拜无异于工具崇拜,重技而轻道,重物而轻人,忽视了艺术演变的内在冲动在艺术生产中的作用。

这是一道难度很大的题目,难就难在“技术崇拜”这一核心概念的外延太大,涉及的内容很多,不容易理解和把握。A项表述的错误在于缩小了“技术崇拜”概念的外延,“大型文艺晚会中声光电的全面介入和各种闻所未闻的机械设备等诸多技术手段的过度应用”只是“技术崇拜”的一种现象,而不是“技术崇拜”的全部表现形式。B项的错误在于“许多时候源于艺术生产中的技术消费”,原文的表述是“许多时候,技术植入艺术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工业社会的技术消费”。C项的错误在于“技术崇拜所形成的华丽风格,弥补了娱乐节目艺术主题的不足”,原文的表述是“如此贫乏的文化现象通常预示了主题的贫乏一一这种贫乏多半与技术制造的华丽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贫乏,一个华丽,形成了巨大反差,强调了“技术崇拜”的过度应用和艺术主题的不足。

以上几点是笔者的粗浅认识。教学的终极目标不应该是高考,教学和高考也不可能全部对接,但只要有高考,教学就得尽可能靠近高考。认真地研究高考,反思我们的教学,是作为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的应有之责。

(浙江省象山县教育局教科研中心31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