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语文实践活动应该放权给学生

  • 投稿王盐
  • 更新时间2015-08-30
  • 阅读量879次
  • 评分4
  • 45
  • 0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生活和语文搭建了一座便捷的桥梁,为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现实的可能。要想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成为真正有所收获,教师就一定要把实践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从活动选题开始到活动结束,都能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人。唯有如此,语文实践活动才有意义和价值。  

一、把语文实践活动目标的指向权还给学生

教师让学生说出快乐的童年,有的学生家庭不幸,生活艰难,上学堪忧,快乐从何而来!教师让学生做童年相册,有些学生长那么大就没照过像样的照片,还能无中生有!教师让学生说说家乡美丽的小河,有些同学家乡人畜饮水都不能保证,怎么说出你要的美丽!以上列举的都是在实践活动中常常遇到的问题,而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教师包办了活动的目标。

其实,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只需在活动的内容上有精心的设计,至于完成什么目标,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去定。把活动目标的指向权交给学生,学生才有更丰富的思维空间,更广泛的活动自由,更灵变的活动舞台。

让学生确定活动目标的指向,就能使每一个学生有倾诉,有表达,有交流,有展示。这种目标指向可能会五花八门,参差不齐,但都真实可信,都是学生心理的需求,也都是学生渴望的收成。目标即使是浅显的,甚至在你看来是无稽之谈,那又有何妨,毕竟是学生的真情流露,较之言不由衷来不知要好多少倍。允许学生在不违背主题的情况下有尽可能多的独特视角与个性张扬,岂不更好!

二、把语文实践活动感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语文实践活动的目的使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进现实生活的情境,藉此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生活感悟、文化积累、情感体验,让学生真正实现活动之后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

在实践活动中,教师的学识可能比学生渊博,教师的阅历可能比学生丰富,教师的视野可能比学生开阔,教师的见地可能比学生深刻。关键是这些都是你的“专利”,学生无法“复制”而据为己有。你悟得博大精深,说得天花乱坠,对学生而言,也只是越俎代庖,并不是学生心田长成的参天大树,亦或一株稚嫩的幼苗。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课既然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活动中,教师应该最大限度地退到幕后,让学生走到前台,通过学生自主的读、演、说、议等形式来感受活动,探索知识,解决问题。

让学生自己来感悟,只要是源自学生心灵深处的呼喊,或深或浅,或优或劣,那都是学生渴望的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美玉!

三、把语文实践活动总结的点睛权还给学生

活动结束,教师总是习以为常这样盖棺定论:本次实践活动了解了什么,懂得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活动的效果究竟怎么样,教师的心中到底有没有个准数;学生学得怎么样,是教师说了算,还是学生自己说了算。教学相长,学是内应,是关键所在。语文实践活动强调了语文教育的内化,注重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真正做到“心”的参与,“情”的共鸣。它引领的是学生的思想,拓展的是学生的思路,激起的是学生的热情,引发的是学生的思考。归根结底是为学生的发展奠基。只有让学生自己来做结,教师才能真正明了学生哪个内容了解了,哪个知识掌握了,哪个问题学会了。教师才能找到实践活动中的短板,也才能有的放矢去解决问题。

学生总结,可以是自己的角度,也可以是他人的角度,甚至也可以站在教师的角度;可以是整体效果的评价,也可以是局部感受的阐发;可以有成功的快乐,也可以有失败的教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有让无数个“哈姆雷特”都鲜活起来,实践活动的总结才是灵动而有活力的。

四、把语文实践活动作业的选择权还给学生

布置并完成实践活动作业是语文实践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是检测活动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且对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也会起到一个导向作用。

学生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具有明显的个性差异。活动结束后,学生的体会千差万别,审美取向也不尽相同。如果让教师选择作业,势必会无法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么以偏概全,要么一概而论,这都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有时甚至会抹杀不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学生选择作业,其形式新颖多样,谈一谈,说一说,想一想,写一写,演一演,问一问,查一查,画一画,做一做,不管哪种形式,因为是自己的选择,自我个性的展示,学生就会趣味盎然地完成,做作业也成了学生的一种愉悦的精神享受。这样,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精神。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跨越了课堂书本知识学习的局限,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放飞”孩子,让学生从封闭单一的课堂中解放出来,接触自然、生活、社会,在广阔的天地中自由地学语文,用语文,这是课改的现实需要,同样也是学生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使语文实践活动不流于形式,就必须贯彻《课程标准》和课改精神,把学习的主动权无偿地还给学生,也唯有如此,学生和教师才能分享到课改的“红利”。

(本文是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初中语文课本(北师大版)‘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设计与实施”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4】GHBZ077)

(孟春华 甘肃省永昌县第七中学 73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