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淑玲
今年我省的“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市级赛教选拔赛已经结束。市级赛教模式与省级一样,每位参赛老师都要经过以下程序:1、前一天抽取节次签;2、在备课前十分钟抽取课题签;3、拿到课题后,在不能将手机、U盘、教参和其它教辅资料带入备课室及备课室无联网的情况下,在九十分钟的备课时间内要写出教案、说课稿以及制作出所需的教具;4、十分钟的说课和答辩;5、三十分钟的授课时间。笔者作为高中语文参赛选手也参加了此次市级赛教活动,自己赛后也与其他语文科参赛选手做了一些交流,感受颇多。
以往的语文赛教课带给我最大的体会多是浮躁、造作、搞花架子。赛教者多追求教学环节的齐备、教学课件的精美、教学语言的精练,难免有作秀、表演之嫌。而这次的赛教课给人以很朴素、很真实的感觉。语文选手们无论是品语言、理思路,还是谈方法、说技巧,都紧紧围绕语文教学的本质要求进行,没有追求标新立异,没有追求尽善尽美,而是实实在在的在教语文。一节课学生是学有收获,哪怕只是一点,也是实实在在的收获。此次赛教,在开阔眼界的同时,给笔者带来最大的感受是:吹尽狂沙始到金,洗尽铅华还本色。
一、回归课堂教学的原生态
大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要回归自然。”我们的语文课堂应是教学原初状态的本色课堂,是真实、自然的常态课堂,是追求师生生命和谐发展、回归教育本质的课堂,而不是师生虚假互动的课堂。本次语文赛教教师都非常注重读课文,抓基础,品语言,练表达。整个课堂上没有花哨的音频视频,没有完全两张皮的读写结合,更没有很泛的轰轰烈烈的小组讨论。课堂上有对问题的预设,也有随时问题的生成,更有师生智慧的火花碰撞。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如笔者教《项脊轩志》的一个片断,讲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句时,大家感同身受,有些同学在课堂上竟然不由自主地唏嘘不已,不用老师多讲,同学们自然知道自己该怎么努力。
二、做到课件制作的简洁化
课件只是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以往的语文赛教课件多是精美异常、满目春光。课件缤纷的色彩、多彩的画面、炫目的视频、生动的音频完全冲淡了学生主体的思索,表面的热闹使学生忽略了本质的探求。赛教教师上课多是频繁地操作课件,一节课很可能变成多媒体展示课,课件抢去了授课老师的风采,甚至老师一节课忙乱到忘记了板书的体现,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别处,而把对文本的研读放在了无足轻重的位置。只有一台不能上网没有课件模板的电脑,九十分钟内还要备课写教案,使此次上课用的课件只能是少而精,只能是根据文本、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计。每张幻灯片上的字数不多,简洁为要,非常直观,一目了然,真正做到了课件为提高课堂效率服务的目的。
三、让学生成为文本的再创造者
刘勰《文心雕龙》有,“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间,卷舒风云之色。”恰到好处地道出了语文学科想象艺术的特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给学生提供的人物、形象、意境需要学生在对文本的解读中加以再创造,然后创造出新的形象。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主要在于引导学生求得知识,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解决问题。”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促进者、服务者的角色。在师生重点品评“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三句时,笔者先声情并茂地读一遍,同学们边听边体会,再让学生朗读语言,理解语言,感悟语言,升华情感。一学生说:“我觉得最后写枇杷树,睹物思人,怀念妻子,我觉得很凄惨。我那次到外婆家,外公已经不在世,看着他的遗像,我都要哭的。现在文章这么写,树越是有生命,越是茂盛,作者就越想念。”最后师生生成动态语言“枇杷树追忆亡妻一生情”、“篱笆墙隔断诸父手足情”、“象牙笏凝聚祖母一片心”。这是真正地让学生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四、展示教师的真素养
作为语文老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老师要既是专家,又是杂家,这样才能在新课程背景下游刃有余。在这次赛教中,一是体现,在无任何参考和网络的支持下备课,就需调动平时的知识储备和经验积累,而且要合乎新课程标准对备课的要求(“应创造性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把课备得规范、细致、工整。另外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对课堂突发问题的机智应变,和学生对话时的应对自如都考察了教师的基本功。这让笔者意识到,老师自身的素质其实直接决定了一堂课的教学质量。
吹尽狂沙始到金,洗尽铅华还本色。朴实的教学设计、厚实的课堂内容、扎实的语言品味,这才是真实的优质课堂。
(肖淑玲 延安市志丹县高级中学 717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