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 投稿周赛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921次
  • 评分4
  • 48
  • 0

陈爱娟

一、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语文教学要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国家,竭尽全力为祖国服务,有了炽热的爱国热情,就一定能够胸怀祖国,心系人民,在语文学科中蕴含着生动的、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爱国的诗篇,不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那些激昂的文字,都会是爱国教育的大餐。在教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时,我先让同学们回忆:“大家以前学过那些爱国古诗?”然后指名同学回答。再放映配乐放灯片:“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篇篇千古传诵佳作,伴随着优美的旋率,诗人的高大形象在放灯片完美再现,同学们的爱国情绪被点燃了。接着,我出示课题《过零丁洋》,在详细讲解了诗歌的有关语文知识后,适时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同学们,文天祥于祥兴元年十二月兵败被俘,第二年元军出珠江口,进攻南宋最后据点崖山时被押解,同时写下这首诗的。面对强敌,他铁骨铮铮,决心以死明志。文天祥不愧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正所谓古今一也。近一段时间里,日本的蠢蠢欲动,菲律宾的张扬,越南的无知骚扰,美国的态度暧昧,我们都不能实视无睹,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为中国的富强昌盛竭尽微力。”同学们的情绪高涨,达到了预定的教学教育效果。

二、在课堂上渗透传统道德教育

“养不教,亲之过,教不学,儿之错。”当前大多数家庭的教育“以爱代教”普遍存在,由于家庭的溺爱,不少孩子养成了很多坏毛病,例如不尊重师长,专门作对的;不负责任的;脆弱不堪的;不守信用的;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利用教材,在教学中渗透传统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学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

(一)教育学生要尊重师长,孝敬父母,做新时期的有用人才

在教学《阿长和〈山海经〉》时,我是这样讲的:同学们,鲁迅先生写阿长,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阿长的“切切察察”的多嘴;夏天睡相的不好;新年让我吃福吉的多事;还有长毛的故事;这样一个人,乍一看,好像不那么可爱,但后来她却能买到别人不能买到的《山海经》,最后写道:“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篇散文是鲁迅先生是专门回忆和纪念长妈妈写的,一个身材矮小,连自己名字都没有的女人,让鲁迅先生如此浓墨重彩的来纪念她,这足以证明作者对阿长怀有何等深厚的感情,更说明鲁迅先生对长辈的尊重和感恩。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平时老师对大家的教育可能会比较严厉,大家应该学会理解,尊重老师,让老师们感到付出的快乐。在家里,爸妈为了你能更好的成长也许会有点“啰嗦”,别介意,那是你成长的阳光和雨露,我们要学会感恩。老师和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就是让大家学好知识,快乐成长。

(二)教育学生胸怀豁达,有大爱

课文《大道之行也》是儒家经典之一,表现作者对“大同”理想社会的向往。我们身在太平盛世,应该在知足的同时学会胸怀豁达,不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而斤斤计较,要学会宽容,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学好本领,实现自身的价值。古人尚且“不亲其亲,不子其子。”何况我们这些新时代的中学生,更应该有大爱,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之间有困难要互相帮助,一些小矛盾要学会化解,绝不能大打出手。正像那美妙的歌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三、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一)以课本为主,培养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课本来进行的,因此美育也应以课本为主,培养审美能力。以课本为主,挖掘文章的美,作品的美;在优秀作品中,普遍存在自然美、人物美、艺术美等。

1.自然美在作品中表现为来自自然界中美的东西,这可谓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敕勒歌》中的平川、大山、苍穹、风、草、牛、羊令人感受到苍茫富饶,广袤无垠的美;《沁园春·雪》中冰天雪地,银装素裹,分外妖娆的北国风光……

2.人物美是社会美的主体,作品中塑造了大量鲜明典型的人物形象:《背影》中蹒跚爬上月台为“我”买了橘子的父亲;《孔雀东南飞》中勤劳善良,忠于爱情的刘兰芝。这些美的人物会使学生产生敬慕之情,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

3.艺术在作品中表现最突出的是语言美。语文教材大多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读起来朗朗上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用“扫”、“露”、“支”、“撒”、“牵”、“罩”等动词,语言准确,凝练。另外,作品的音乐美、结构美也是特色,《心声》环环相扣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引人入胜。这些语言、结构、修辞,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学习这些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并为学生提供创造美的样板。

(二)身体力行,注重美的创造。

教师在美育中处于施教地位,同时又是美的创造者。审美教育存在于日常教学中,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遵循美的规律,顺利完成审美过程。

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敏锐的审美感受和鉴赏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美的形象,美的内涵做正确的评价,使学生分清真善美和假、恶、丑,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美的创造。语文教学,不能仅限于感知美、欣赏美,更应该创造美,以作品直接描述的形象为诱饵,激发学生展开联想的翅膀,进行美的创造。

四、教学中渗透责任教育

当今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太宠爱以致他们经不起坎坷,挫折,缺乏迎难而上的信心和勇气,缺乏对自己、对父母、对学校、对社会应有的责任感,难以担当起时代,国家赋予的责任。身为语文教师,应注意把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扼杀在萌芽状态,如在学习课文《散步》时文中表现了作者肩上肩负的承上启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感受到作者的高尚的品格和独特的人格魅力,思想情操得到陶冶,增强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

五、开展语文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语文课堂应注重“活动教学”,语文活动是一个由认知到实践,从实践中学会做人的教育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素养也就随之而提高。从语文活动的目的任务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本身就融入了思想品德内容,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提高可以在健康有益的语文活动中得以实现。在教学中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手抄报,演课本剧等。语文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了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作者单位:广东揭阳市揭东区埔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