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英琦
一、目标设计中出现的问题
新课程独创性提出了“三维目标”,将教学目标进一步明晰化。但我们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目标设计缺乏科学性
科学,其核心价值就是实事求是。就我们教育教学而言,科学就是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这里的“缺乏科学性”具体指的是目标设计过高、过低或纯粹抄袭他人制定的教学目标,与语文课程所要求的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与教师个人的执教水平等脱离。如此目标,是不可能实现有效教学的。
2.目标制定存在片面性
由于未完全理解新课程,未积极进行新课改,为全面把握教学目标,制定设计教学目标时仅有基础知识目标和基本技能目标,而忽视甚或不提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现代课程评价的价值取向方面,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因此,在设计目标时,不仅要重视“知识与技能”,更要重视“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辩证统一的,三位一体,是教学目标的三个不同方面。余文森教授关于“三维目标”的理解很独到,很通俗。他认为,“知识和技能”的维度立足于让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会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乐学”。因此,我们设计目标必须全面,不能片面,否则,很难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3.目标表述有一定的错误性
以教育目标代替教学目标,如“把学生培养成四有新人”等;以教师代替学生的行为主体,如“让学生知道……”等。这一切的出现,其实是教育观念还未转变造成的,尤其是后者,在新课程中,倡导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为主体,那么,目标表述时,就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教师才有可能发挥主导作用,成为课堂的有效组织者,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4.目标表达的不准确性
这指的是对于教学目标的表达含糊其辞。如“提高学生的学习技巧”,具体指哪一种技巧,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在此中无法找到明确的信息,这样就无法测评课堂教学的效果。
5.目标设计缺少差异性
对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课堂教学的目标应有所不同,不能搞“一刀切”,这不是“因材施教”,不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面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我们很有必要实施分层教学,确定不同层次的目标,以利于调动所有学生都积极主动学习,让他们有所收获,都有成功的体验,以便于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在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地区更应如此。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
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有关教育部门不能对广大教师进行有效的培训和指导。因为种种原因,教师参与学习的机会太少,真正有质量的培训、交流太少,即使在暑期安排的培训学习,也多是因为要求不严格,时间不充足,经费难以保障,缺乏实践性等原因而难以达到培训的目的。有关具体的教学研究部门,缺少真正有效的指导,教研员本身素质就难以胜任此工作,教研机构形同虚设,何谈“有效教研”。不能进行有效培训,不能进行有效指导,致使众多的一线教师对于新课程、新课改知之甚少,目标制定不全面,在操作上难免形成“穿新鞋,走老路”的局面。
第二,作为学校,不能组织教师“充电”。因为一些校长认识不到位,忽视了教师的发展及成长,不能从新课改的高度建设教师队伍,一味只做一些传统的、常规性的工作。学期内因为人员紧张等原因,不愿选派人员进行“充电”,因为安全等原因,很少进行校际交流,更不用说在县际以上的层次“取经”了。因为经费紧张、培训形式主义的原因,不愿组织广大教师进行“充电”。这样的组织,这样的学校,根本难以促进教师在业务上发展,在工作上向前推进,何谈“有效教学”。
第三,从教师个体角度分析。一是上级重视不到位,培训走形式;尤其是所在县区、学校要求不到位,致使教师个人在态度上也无动于衷。人都是有惰性的,“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老黄牛毕竟是极其少有的。二是教师缺乏事业心,把教师仅当做一种职业,当作谋生手段,致使不能深入学习新课程,研究新课改,挖掘新知识,不能反思教学行为,那么对于教学设计中的细节问题只能人云亦云,不求甚解。三是处于教育的转型期,过去由于种种原因,有些能力较差的、基本功不硬的人进入了教师队伍,未受过系统的培训。这样的人在教学过程中,操作起来难免出差错,更不用说“教学目标”这种细节性的问题了。这样的态度、这样的责任心、这样的业务水平,根本不能设计出明确的、正确的、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目标。
华东师大教授钟启泉曾讲过:“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这样的一些问题教师谈何“专业发展”,那么何谈“新课改”。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育教学无小事。要促进科技创新,培养新型人才,首先要逐步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进教育创新,而新课程所提出的“三维目标”,对于我们来讲就是一种教育创新,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其核心“以人为本”出发,认识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从而真正做到推动新课改,推进素质教育。
1.作为教育部门,在教师培训方面,组织要讲严密性,讲座要有针对性,效果要突出有效性。完全可以组织有关教学目标如何设计的专题讲座,帮助解决这一问题,提高教师素质;教研机构要常调研,发挥引领作用,切实做到有效指导。全国各地教育局的教学研究机构如果和江苏省南通市的教研机构一样,基础教育水平就可以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就会提高了,教学目标设计就会多一些合理性,少一些问题了。
2.作为学校,是教师的直接管理者,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及完善,有着直接的责任。在教师培训方面,尤其语文教师,鉴于学科的特点,培训经费要有保障性,时间上有保证性,日常检查要有实效性,组织交流要有层次性、多样性、互动性、专题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与时俱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高反思能力,教师才能明确教育教学目标,才能实现有效教学。
3.作为语文教师个人,在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方面,应思考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①遵循科学性原则。在这一点上,要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也是制定课堂教学目标的依据。
②实用性原则。课堂目标制定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操作层面上,要有利于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以学定教,要有利于教师的引导、组织,要有利于检测,这样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③突出生活性原则。语文即“生活”,我们在制定目标是,要联系学生的生活时代,落实大语文的教学观,这样才能增加学习语文的情趣,才能提高学习的效果。
④表述的规范性原则。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因此,应该从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到什么样的程度”来设计目标进行表述,表述时词语要有“主动性”,而非“使动性”,如“能……”,而不能写成“让(使)学生……”等。
⑤表述的准确性原则。主要是指叙写要正确、准确,不能含糊其辞。结合课程标准,可以对知识性目标进行这样的表述:了解(说出、背诵、复述等),理解(归纳、说明等),应用(总结、设计等);对于技能性目标,可以这样表述:模仿……写出……扩展……情感性目标可以这样叙述:感受……体会……当然,也要根据需要,规定时间,要求具体程度等。
⑥注重差异性原则。这主要是指针对不同的班级,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我们的目标应有所不同。如果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教学的有效性就会被弱化。
⑦设计要有灵活性原则。“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标。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课前设定的越多,课堂内学生的自由空间也就越小。另外,拖堂似乎是语文课的顽疾,很多教师由于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不了预定的教学目标而拖堂。难道规定的教学目标就如此神圣不可侵犯?未必吧。因为课堂教学具有很强的现场性,学生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因此,目标也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尤其在具体操作中,要及时调整目标,而要做到及时,预设目标时就要尽量做到有所准备。
★作者单位:陕西礼泉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