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学语文论文范文,中学语文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一问激起千层浪,荆轲刺秦有说头——《荆轲刺秦王》教学札记

  • 投稿PBsm
  • 更新时间2015-09-29
  • 阅读量1030次
  • 评分4
  • 48
  • 0

孙立红

《荆轲刺秦王》是高中语文必修一中的一篇课文,当我饱含悲壮的激情讲完了这一课后,我问:“大家怎么看荆轲刺秦王这件事呢?你们是不是和我想的一样,觉得荆轲是在逆历史潮流而行,他的行为简直就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他这是飞蛾扑火,以卵击石,结果只是加速了燕国的灭亡,简直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此时班里学生几乎全体深表赞同,又点头又恩的,我震惊了,我原以为总有学生会不顾一切地站起来驳斥我的观点,或是坐在那里直摇头,可学生的反应让我不知所措,我只好大声地说:“其实我不是这样想的!”此时,下课铃声响起,于是我把这个话题留作作业,让学生写写对荆轲刺秦王一事的评价,我想:等批改作业后讲评时,我该说些什么,我觉得我确实有说些什么的必要了。

作业交上来了,观点很多,不像上课时的整齐划一,这让我略感欣慰,因为我痛心于我们的学生现在每天机械地学习,唯老师是从,老师讲什么就是什么,几乎没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更缺乏与老师发生分歧的勇气,我不知道这样的状态与我们想要培养的具有创新意识的人相去多远。我更痛心于我们的学生受到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影响,凡事“利”字当头,以自我为中心,我不知道他们的心中有多少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的爱和责任。

作业批改完后,我整理了学生的观点,学生关于荆轲刺秦王的评价观点大致分三类,一类是客观的,有这样一些评价:

1.秦统一六国本就是历史潮流,即使杀了一个秦王,还会有另外一个秦王。

2.我们不能苛求古人,只能从古人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3.荆轲刺秦王是历史的必然结果,没有对错之分。

4.悠悠千载,难言“义”“忠”为何物。

5.这是一条注定失败的道路。

还有一些如我课上给出的想法,对此是持否定意见的,有这样一些评价:

1.荆轲刺秦王不过是燕国垂死前无谓的挣扎罢了,历史令人叹息的地方,往往是它最精彩动人之处。

2.荆轲刺秦王行为本身是十分欠考虑的,我认为这次行刺是错误的。

3.荆轲刺秦王缺了些许理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4.荆轲刺秦王是历史车轮下的徒劳反抗,他们有着各自的理由,但最后却在历史的前进中被彻底碾碎。

5.我始终认为荆轲不应该刺秦王。

6.因为他的失败加速了诸侯国的灭亡,而自己也死在他乡,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负责任!

当然让我欣慰的是我看到了一些充满褒扬的评价,有这样一些语句:

1.荆轲不畏强暴、临危不惧的正气,是值得我们敬佩的。

2.虽然荆轲行刺失败,但他仍然名垂千古,只因他美好的品质令人敬佩,那一份勇气令人赞叹。

3.即使是错误的行为,他也记叙了一个人的史诗。

4.为了天下苍生,舍他一个又有什么不值得的呢?这是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奉献呀!

5.在那个战火硝烟的年代,荆轲向世人诠释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刚烈精神,结果又如何,秦王未死又如何,“其中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一刺客,一荆轲,便是一段传奇!

作业批改完后,我也写了一段文字来表明我的观点,并在课上读给了学生听,内容如下:

荆轲刺秦王的结果是没有悬念的,当燕太子丹有了这一计划时,结果就预知了;当荆轲接受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时,结果就预知了;当那一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被吟唱在天地间时,结果就预知了。可这一切依然没有改变荆轲的意志,他去了。结果,正如预知的那样,他死了,紧接着,燕国亡了,于是责难声铺天盖地,诸如螳臂当车,飞蛾扑火,以卵击石之评价滚滚而来,更有甚者,直接破骂:“该死的荆轲,不是你,回惹恼秦王吗?燕国百姓会那么快就遭灭国之灾吗?”

一切的责难都显得有理有据,顺理成章,可我却要为荆轲歌唱,我觉得他才是天地间大写的人!

他的心中有大爱,对天下苍生的爱,他的心中有大恨,对暴秦的恨,他的心中更有气,那是骨气,是气节,他告诉后人:人心不可欺,尊严不可辱。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论它怎样弱小,都有它存在的理由,谁能任意凭个人喜好剥夺它生存的权利呢?所以,荆轲刺秦王的结果并不重要,因为历史的规律是不可改变的,但他留给我们的精神力量应该融入中华民族的英雄气质和光荣传统之中,化作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让我们时刻牢记:为中华之崛起而奋进!

放眼今天,小我存在于社会,人人生而平等,谁可以因为官二、富二就凌驾于普通民众之上呢?对此,我们会坚决说:不,不准。大到国家,无论我弱还是我小,我都有自己的国土,神圣不可侵犯,我都有自己的国格,岂容他人践踏?所以,我们曾经饱受欺凌的祖国才会在经历了无数次的革命和战争后依旧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谁能说,当年的我们就该向列强低头,做亡国奴呢?

俗语有云:人活一口气,当今之青年,是不是更应该活出我们个人的骨气和民族的气节呢?

读完后,教室一片寂静,之后便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知道,我感染了学生,我更知道了学生需要什么。由此,我想:不管我们怎样努力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并口口声声地说是为他们的将来负责,我们都不该忽略了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我们都应该在三尺讲台上用我们的言行和思想感染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斗志!

★作者单位:新疆霍城县江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