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滢
在交际话语中,“V+了+NP1+NP2”句式中的NP1如果是人称代词的话,可以有实指和虚指两种情况,如:“睡了他三天三夜”,这里的“他”就是虚指的,本文研究的句式是在NP1是实指的情况下进行的,为了方便,在此处的NP1一律用“他”来代替,且NP1与NP2具有领属关系。
A.跑了他一身汗
B.吃了他一顿饭
C.读了他一本书
上面三句话的句法结构是一样的:
跑了 他一身汗
实词性词语之间总是同时并存着两种结构关系——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但在这两种结构关系之间,并不存在一对一的对应关系。因此,两个词语,即使是相邻的两个词语它们之间虽然在语义上存在什么关系,也不一定相应地在句法上彼此也一定有某种句法关系。“V+了+NP1+NP2”句式中的NP1和NP2虽然从语义上看彼此有领属关系,NP1和NP2紧挨着,但NP1自身做V的宾语,整个结构可以分析为述宾结构带宾语的双宾结构,这种述宾结构是粘着的,不是自由的。
我们知道,层次切分法、成分定性法和变换分析法是属于形式方面的分析方法,但在形式相同的情况下就得用意义方面的分析法即语义指向分析法来分析形式相同的句式。
A.跑了他一身汗
“跑”在语义上指向句内成分“他”。
B.吃了他一顿饭?摇可以有三种理解:
1)原本是他的饭,“主语”吃。
2)他请客,“主语与NP1”一起吃。
3)他做的饭,“主语/主语与NP1”吃。
所以,“吃”在语义上可以指向句外成分也可以同时指向句内和句外成分。
C.读了他一本书
“读”在语义上指向句外成分。
A类句式还可以有:
捂了他一身痱子
B类句式还可以有:
看了他一部电影
C类句式还可以有:
偷了他一件衣服
A类句式中的V的发出者和承受者都是NP1
A类句式:“V+了+NP1+NP1”→“NP1+V+出了+NP1”
如:跑了他一身汗→他跑出了一身汗
捂了他一身痱子→他捂出了一身痱子
B类句式中的V有“共享”的意义
B类句式:“V+了+NP1+NP1”→“V+了+NP1请的NP1”①
→“V+了+NP1的NP1”②
如:吃了他一顿饭→吃了他请的一顿饭
→吃了他的一顿饭
看了他一部电影→看了他请的一部电影
→看了他的一部电影
C类句式中的V有“消耗剥夺”的意义
C类句式:“V+了+NP1+NP1”→“V+了+NP1的NP1”
如:读了他一本书→读了他的一本书
偷了他一件衣服→偷了他的一件衣服
A类句式不能变换为B类和C类,不能说:
*跑了他的一身汗?摇*捂了他的一身汗
*跑了他请的一身汗?摇*捂了他的一身汗
B类句式可以变换成为两种句式造成语义指向的不同,但不能变换成为A类句式,不能说:
*他吃出了一顿饭?摇*他看出了一部电影
C类句式不能变换为A类和B①类,不能说:
*他读出了一本书?摇*他偷出了一件衣服
*读了他请的一本书?摇*偷了他请的一件衣服
★作者单位:山西师大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