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中塑造了一个“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的解牛大师形象。庖丁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他做到了“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就是很好地把握了牛的经脉。小说教学要想达到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的境界,教师也应该像庖丁善于抓住牛的经脉一样,善于抓住小说的经脉,做到长文短教。
抓住小说经脉,做到长文短教,要着重做到:抓关键词、抓细节、抓标题、抓意识。
一、抓关键词
关键词蕴含着文本主要内容和作者主要意图,能够拨动读者的心弦,能够为读者和文本搭建交流的平台。它或者是多次出现在文本之中,或者仅一次出现在文本的显要之处,或者隐含在文本容易被读者忽略的地方,需要教师有一颗慧眼去发现。关键词不仅是阅读文本时领会到的那个核心词,而且是统帅整个堂课教学的关键。比如《林黛玉进贾府》,教师就可以把“哭”和“笑”这两个在文本中多次出现的词,视为关键词。在教学中,以“哭”和“笑”来组织教学,那么整节课的内容就会得到优化,重点就会突出,也就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教学效果。
二、抓细节
很多时候当教师费尽心力地寻找、挖掘文本所谓亮点时,孰不知正真需要细读的内容就在眼前,就在那些看似一望即知,其实却不容易弄懂的地方。比如《最后一片叶子》,学生都能读懂老贝尔曼舍己为人的品格,那么教师就不能仅停留在这样的理解,就要去挖掘文本当中的细节。教师如果能够发现“杰作”两个字,通过挖掘这两个字前后五次出现的内涵,引导学生抓住细节——“因为我想看那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我等得不耐烦了,也想得不耐烦了。我想摆脱一切,飘下去,飘下去,像一片可怜的疲倦了的叶子那样。”那么学生在品读细节中定能品味出琼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定能感悟到那种心灵对生命的眷恋,也就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抓标题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标题颇具匠心。它们或画龙点睛、或意义深厚、或令人深思,作为教师可以尽可能地从多种角度,多个方面,多种层次对标题进行审视、分析和探究,进而以此为切入点来深挖关乎文本内涵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深入阅读,从而发现文本的奥妙。比如说《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个标题就耐人寻味。什么是套子,文中写了那些套子,生活上的、思想上的,有形的、无形的,人怎么能够装在套子里面,别里科夫为什么要套住自己,还要套住别人,有了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究,自然可以挖掘出文本的深处,教学也会更有实效。
四、抓意识
关键词、细节、标题都是文本中看得见的经脉,而意识是文本无形的经脉,自然也就难以寻找。所以读文本的时候要有涵咏的功夫。隐藏在文本中的经脉,只有通过涵咏,从文本的语言出发,回到文本的语言当中,我们才能够迎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比如教学《边城》,教师如果能够反复地吟咏文本,必将会有一个字在头脑中越来越清晰,那就是“美”,这个美正是课文的意识。沈从文说过:“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教师如果能够抓住“美”这个经脉来解读文本,将“美”分为,美丽的人物,美好的人性,凄美的爱情,学生在这样的解读过程中,定能漫步于美的章节,领略优美的风光,课堂教学也必将美不胜收。
小说文本一般较长,文本的经脉也往往深藏不露,难以挖掘。那么教师如何才能抓住小说的经脉,做到长文短教,实现高效课堂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到对小说文本的三种阅读。
一、陌生化阅读
陌生化阅读是相对惯性化阅读而言的。从教多年的教师面对一篇比较熟悉的文本,从教学经验和教参中获得的结论将不由自主地冒出来干扰自己的思路,这时教师如果不主动将自己从现存的结论中解脱出来,那么就会在阅读文本时有意无意地给文本贴上标签。
比如看到孔已己,就会联想到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看到《祝福》,就会联想到封建礼教杀死了祥林嫂,读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便会联想到林冲如何被逼上梁山。这些都是惯性化阅读,教师应力争摆脱惯性化阅读,从新的角度审视文本。比如读《祝福》,我们能不能从鲁镇上的人对祥林嫂的取笑来沉思国民的劣根性;读《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们能不能考虑到林冲自始至终没有逃离掉他自身寄存的环境关系,致死也不能逃脱那不可反抗的悲剧命运。教师要自觉脱离惯性化阅读,进行陌生化阅读,重新对文本进行审视。
二、深度化阅读
如果教师单纯地接受别人的研究成果,停留在过去的阅读经验当中,对文本的阅读就会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自然就无法触碰到文本的经脉,反映到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思考也会像教师一样浅尝辄止、被动接受。
和文本多接触几遍,才能够得出自己的结论。比如《老人与海》,如果教师将阅读停留在老人与鲨鱼的搏斗中,关注老人用什么武器,进行了多少回合,搏斗的结果如何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那么文本的魅力就会荡然无存。教师以这样的浅层阅读来组织课堂,课堂也会黯淡无光。教师如果能够深入一步,在阅读中看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背后其实是老人与自己的较量,那么就能得到不一样的启发,感受到文本的深层意蕴,课堂也会别开生面。
三、通透化阅读
要做到抓住文本经脉,从而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还需要把经脉打通,打通文本的各个环节,达到阅读文本既通又透的境界,可见通透化阅读需要由点到面,再将面归结出点。
宁鸿彬上《皇帝的新装》时,通过自己的通透化阅读演绎出三个问题。一是骗子如何行骗,二是皇帝大臣为什么甘愿受骗,三是小孩揭开骗局说明了什么。三个问题涉及到了故事情节(骗子如何行骗),人物形象(皇帝大臣为什么甘愿受骗),作者的创作动机(小孩揭开骗局说明了什么)。三个问题提纲挈领,形成了整个课堂的主线条。宁老师如此新颖的发现和课堂思路,离不开他对文本的通透化阅读。通透化阅读是阅读的最高境界需要教师具有统揽文本的学识,更要有质疑文本的勇气和智慧。
★作者单位:安徽滁州中学;安徽滁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