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如何正确对待教师职业倦怠问题

  • 投稿Trix
  • 更新时间2015-09-06
  • 阅读量225次
  • 评分4
  • 19
  • 0

◆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青泥湾中学 张如山

“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是工作者在工作的重压之下所体验到的身心俱疲、能量被耗尽的感觉,这和肉体的疲倦劳累是不一样的,而是缘自心理的疲乏。

众多研究表明,职业倦怠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在中小学教师中是普遍存在的。据“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教师中有86%的教师经历轻微的工作倦怠,58.5%的教师经历中度的工作倦怠,29%的教师经历重度的工作倦怠。教师的职业倦怠无论对教师本人还是对教育教学工作都有极大的消极影响。就教师个体而言,职业倦怠将严重地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会使教师减少教学工作的信心和热情;另外,职业倦怠会影响教师的人际交往。就教育而言,职业倦怠是成为导致教师厌教、教育水平不高甚至人才资源流失的重要原因,最终将引发教育质量下降。因此,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我们通过调查和座谈了解到,因教师个人认知偏差引起心理冲突,是形成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教师的认知偏差一般有这些内容:一是对自身要求不切实际。许多教师认为教师必须在学生、家长甚至社会人心中保持一个“完美”的形象,认为这是教师职业的必然要求,因而这些教师往往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有的甚至要求自己成为一个“完美主义”者。这样,使得他们常常在无意识中压抑和否定自己的正常要求以满足职业需要。然而,美好的愿望常常与客观现实产生冲突,一旦出现差错,这些教师内心的自我谴责往往强烈而持久。事实表明,对自身要求越高,其自身的压力也就越大。持久的压力势必导致倦怠的产生;二是自我效能感不高。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我能力的知觉和判断。自我效能感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动机。高自我效能感的教师对于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常设计较高层次的目标,对教学活动更投入。而低效能感的教师倾向于选择较容易的任务,遇到困难容易放弃,在工作时常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常常设想失败带来的后果,这就会导致过度的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反应,致使职业倦怠的产生。

要改变这些认知偏差,可以运用认知疗法来进行心理调适。认知疗法(CognitiveTherapy)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认知疗法的基本观点是:认知过程及其导致的错误观念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认知有关。认知疗法常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其中认知重建最为关键。

在对教师进行认知分析心理调适时有下列内容:第一,识别自动思维。由于引发心理障碍的思维方式是自动出现的,已构成了来访者思维习惯的一部分,多数来访者不能意识到在不良情绪反应以前会存在着这些思想。因此,在心理调适过程中,我们首先帮助来访者学会发现和识别这些自动化的思维过程。我们先列举出常见的非理性思维,让被访者进行对比反思,对自己的认知方式进行自觉反省。这些常见的非理性思维有:①倾向于进行畸形的思维(如强迫思维)。②倾向于易受暗示影响。③倾向于过度概括化以偏概全。④倾向于要求尽善尽美,认为不是完美的就是无用的。⑤倾向于对他人的过分要求。⑥倾向于追求绝对化、肯定化,不能忍受不确定性。⑦倾向于夸大负性事件的危害性。⑧倾向于自暴自弃。⑨倾向于自我贬低。⑩倾向于过分关注自身的机体的变化。访谈过程中我们采用提问、自我演示或模仿等方法,帮助教师找出导致不良情绪反应的思想。第二,引导教师进行真实性检验。真实性检验就是将来访者的自动思维和错误观念作为一种假设,鼓励他在严格设计的行为模式或情境中对假设进行检验,使之认识到原有观念中不符合实际的地方,并自觉纠正,这是认知疗法的核心。第三,去中心化。去中心化就是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并非被人注意的中心。很多来访者总感到自己是别人注意的中心,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受到他人的评价。为此,他常常感到自己是无力的、脆弱的。如果来访者认为自己的行为举止稍有改变就会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和非难。我们建议教师在行为举止上稍有改变,然后要求他记录别人不良反应的次数,结果他发现很少有人注意他言行的变化,自然就会认识到自己以往观念中不合理的成分。

学校在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选定了三个教师样本进行认知疗法调适。每周一次心理访谈,运用认知分析法,帮助他们认清自己认知中的偏差之处并完成认知重建。首先,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使他们走出教师“完美形象”、无所不能的思维误区,清楚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所在,正视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自我为难和自我拒绝,不过分苛求外部环境,以避免因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差异而造成的心理冲突。其次,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积极的暗示能增进和改善人的心理、行为及机体的生理功能,帮助个体稳定情绪,树立信心及增强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教师在工作中,难免与领导、同事及学生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它会使教师受到打击而自暴自弃、退缩、逃避或走向极端,陷入倦怠。提醒他们要用言语反复提醒自己,进行自我暗示,促进自己乐观向上,善待生活,充满激情,从而远离倦怠。另外,引导教师在遇到烦恼时,不要闷在心里,不钻牛角尖,去找几个知心朋友谈谈心、聊聊天,或参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促进心理平衡。

通过持续六周的认知分析和心理调适,这三位教师的自我意识趋于积极自信,生活态度变得乐观,工作热情得以大幅提高。上述研究表明:运用认知分析方法对教师进行心理调适是缓解职业倦怠的一种有效形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郭念峰.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2]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编辑:秦俊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