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校的核心文化建设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核心价值取向,学校的核心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活所在。因此,学校的核心文化建设将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和未来。而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美育课程在整个文化建设中起到由外而内,有里及表的双重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文化建设;渗透;内涵;渲染;品味
笔者怀揣着对美术的喜好和追求,考入了美术师范院校,毕业后,一直从事着农村初中的美术教育课程工作。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本人所在的海门又是素质教育的排头兵。于此,很多先进的素质教育理念深入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维中,也不断的指导着我们的教学行为。我们海门地区现在大力实施和推广的就是让教师过一个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是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首先提出并得到实践和推广的,我们海门就是重点的实验区,也是成果颇为丰硕的一个地区。
学校核心文化建设就是新教育研究成果之一。笔者在这么多年的学校核心文化建设中发现,在一所学校的文化建设过程中,美育课程教育的渗透和落实,能非常有效的服务于学校的文化建设,能非常有效的提升学校核心文化的内涵和品味。
第一、美育课程多层面渗透,提升内在文化内涵。
美育课程在整个学校教育的过程中采用多层面的渗透,旨在丰富整个学校核心文化的内容,提升整个核心文化的内容。具体可以服务于以下三个层面。
1.学校层面。美育课程教育的对象不仅包括学生,还包括教师、后勤职工。因为,学校核心文化建设的对象是整个学校整体,学校每一个成员文化素养都将直接影响着学校核心文化建设的效果。美育课程可以作为学校校本研修的课程的一个分支,让课程的价值得以体现和落实。比如全体师生应该具有必要的图像传达与交流的方法、形成视觉文化的意识和构建面向21世纪的创造力。而这些方法的确立,能力的提升和达成都需要美育课程来完成,美术专业老师、普通教师员工、每个学生个体都应该具备相应的素养和能力。
2.学生层面。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标标准把美育素养达成分层四个阶段,而初中阶段无论是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还是从“设计·应用”的学习领域,或是从“欣赏·评述”的学习领域等,都应该得到较高的提升,学生在整个学习和表达的过程中,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固有美育素养,初步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形成符合自己性格特征的表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方式和方法。
3.课程层面。美术课程不仅仅为了服务于学生的美术素养的提升和发展,更为了服务于全民审美能力、鉴赏能力、表达能力、评述能力的提升,在整个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美育课程以成为社会个体提高生活质量、生活品味的一种固有元素,缺之不可的调味剂、催化剂、粘合剂。那么,学校作为社会公共体的一部分,教师、学生等,都是社会个体的一部分,这些部分的素养提升都离不开美育课程的渗透,从而促使整个社会内涵的提升。
第二、美育课程多元化渲染,提升外在文化品味。
美育课程的重视和渗透,首先促动的是整个外在文化品味和底蕴的提升,提升了整个学校文化的品味,为整个核心文化酿造了很好的环境氛围。
1.学生仪表着装。学生因为美育教育的渗透,能从审美角度、鉴赏角度、表述角度提升自己的美育素养。学生的美育素养提升了,学生的仪容仪表也会随之而提升,学生不仅能从“美”的角度提升学生仪容仪表的规范性,还能潜意识的提升自己提升仪容仪表的品味,提升中学生应有的青春、活力、积极、奔放。
2.班级文化布置。完美教室构建的核心就包括班级的文化布置,班级文化布置的过程中,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都必须考虑文化的核心价值和环境的匹配性,让文化环境布置充分体现文化的核心价值导向。比如,百合花班,其布置的特点要吻合百合花的习性特征,要吻合班级所有成员对美好愿望的憧憬和努力,反应整个百合班成员的生活点滴、酸甜苦辣。而良好的班级文化布置肯定离不开美育教育的深远影响。
3.学校文化布置。学校核心文化的价值取向必须通过学校的校园文化布置来得以体现,学校核心文化的科学合理的布置,不仅是对外展示学校形象的一张名片,更是陶冶师生情操、渲染学生学习、工作、休息氛围的精神食粮。学生在富有积极向上、寓意深远的环境中学习,会变得更幸福。而教师在文化的引领下,用自己的智慧挥洒爱的汗水,那是幸福的教育生活。比如,笔者曾经的工作单位,海门市四甲初级中学,那就是一所以弘儒文化为学校核心文化特色的学校,从学校孔子铜像,到弘儒文化橱窗布置,到弘儒文化墙的墙壁文化的布置,在表达文化价值引导的效果的同时,也给人以美感,这正是美育在学校文化布置方面起到的积极影响。
由此可见,美育虽然不是学校核心文化的所有,也不是其中的核心环节,但是我们经过分析可以深刻感受到美育课程的有效渗透,对学校文化的建设的提升和渗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校核心文化建设不可缺失的一个部分。因此,在这一方面,我们美术教师要为美育课程在学校中的地位和价值付出更多的是思考,其中不仅包括坚持不懈的实践研究,还包括深入学习的理论研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而真正提升其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瑞祥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