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管理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手持彩带当空舞

  • 投稿你的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650次
  • 评分4
  • 60
  • 0

潘静燕

【摘 要】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针对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对语文教育的意义,本文将从积累知识经验,奠定鉴赏的基石;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其审美感受能力;培养学生想象力,创设情境,加深理解;培养理解力,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创新思考等方面初探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意义;途径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任何文学作品都由作家、读者维系着,作家在一头,读者在另一头,文学作品的鉴赏就是连接作家和读者的桥梁。它是文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且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只有手握鉴赏能力这根彩带,才能领略文学作品的丰富意蕴,与作者心心相印。本文就将探索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

文学鉴赏究竟是什么昵?文学鉴赏是一种特殊的审美认识活动,它包含了对作品的从感性到理性的把握,也包含了对作品所体现的艺术形式美的从感知到情感的反映。简单地说,文学鉴赏能力主要包括了感受、想象、理解三部分。

培养中学生文学鉴赏能力有其理论性。在教学中,应把语文教育和思想教育统一起来。但如何避免m现僵化、片面化的传教式现象呢?可以把对作品的积极影响,情感主题的传达融合到文学作品鉴赏中,让学生拨文入情,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感知文章内容,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进行情感体验,让学生和作家的情感融合一起,产生共鸣。于是学生不仅能理解和领悟作品的内涵,还能对作品的意义价值和优缺点做出评价,同时也获得了心灵上的震颤和灵魂上的净化,发展了个性。

(一)知识经验的积累,奠定鉴赏的基石

叶圣陶先生说:“‘鉴赏’二字,粗略地解释起来只是一个‘看’字。”“看”就是阅读,对此可以两手抓:量和质。量,就是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增加阅读数量。正所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无疑大量的阅读有助于鉴赏能力、文学修养的提高。质,就是对阅读作品的质量要有选择。歌德说过:鉴赏力不是靠观赏中等作品而是靠观赏最好作品才能培育的。质量的好坏决定着鉴赏能力的高低。

除了知识的积累还需经验方面的积累。我国古人就讲究作家不仅要“读万卷书”,而且要“行万里路”,不仅要“得人生之助”而且要“得江山之助”。当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后在鉴赏活动中就能以切身的体验去与作品中作家的感受和作家所塑造的形象产生共鸣,从而体会作品的意蕴,真正把握作品的意义。虽说中学生的生活范围狭窄,但平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可通过随笔、日记等形式随时随地记录生活点滴:成长经历、旅游感悟、街头见闻……

(二)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其审美感受能力。

在鉴赏活动中,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作品的外在形式,即作品所描绘的那些生动具体的艺术画面。没有感知这一起点,就无法进入更深的鉴赏。要培养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就要充分调动激发学生情感。

(三)培养学生想象力,创设情境,加深理解

中学生寡于阅历,缺乏情感体验,这些“先天不足”使他们的想象在鉴赏中难以鼓起浩荡的文风,因此要自觉培养学生想象的直觉性,敏感性、多向性和广阔性,领略作品的弦外之音及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奥妙,从而形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干个哈姆莱特”的鉴赏格局。

如鉴赏杜甫的《旅夜书怀》中“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学生单凭这几个文字很难领略其中的意蕴。此时需要我们闭上眼睛,遐想一个年老衰弱的诗人独夜无眠站立在船头的所见: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月光涌动在水面,大江在汹涌奔波。通过想象一幅阔大雄伟苍茫无穷的画面呈现眼前,然后再联想处在孤舟上的诗人置身其间,该是何等的渺小。这时学生就能很好地把握这两句诗的丰富意蕴了,从而鉴赏它。

情境是“情”与“景”融为一体后产生的一种境界。教师的工作就是将“此景此情”转化为“我景我情”,鼓励学生参与创设情境是绝佳的方法。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学生以己之情悟文之情,以文之情激己之情的重要手段。方法主要是编演课本剧。《雷雨》《长亭送别》《罗密欧与朱丽叶》都是编演课本剧的好题材。有了鲜灵活现的情境,通过“爱过,痛过,哭过,笑过”的情感体验,想必同学对文本也能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四)培养理解力,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创新思考

叶老有言道:“我们不但说了个‘好’就算,还要说得出好在哪里。这样,才够得上称为文艺鉴赏。”文学鉴赏的能力的实质是文学理解批评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分析评价,从根本上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评价判断的一个重要方式是比较。”多角度比较鉴赏教学,可以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两篇或多篇作品识其同、辨其异,这样做有助于学生开拓思路,加深对作品的鉴赏,准确理解课文,培养思维能力、文学鉴赏能力。比如,可对不同作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品味思想和语言风格的不同。再如,可以把同体裁的不同文章进行比较,使学生触类旁通。

同时开展作品讨论活动,仁智各见的自主意识和鉴赏个性,正是鉴赏创新的基础。此时,学生是鉴赏活动的“主体”,文学作品是鉴赏活动的“客体”,文学鉴赏的过程就是主体和客体相互影响、双向互动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做好主客体的“中介者”:引导、点拨。茅盾先生的《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就是一篇文学批评的很好的范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以此为范文对作品进行评点。

其实,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包括了方方面面的内容,可以说是一个永无探索止境的话题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对文本的鉴赏无疑是考查学生真正的能力的标准之一,也是让语文考试真正回归到语文上来的一条幽径。让我们手持鉴赏能力这根彩带,舞出语文世界灿烂的一片天,白南翱翔,坐看云起云落。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用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