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秀金
在数学教学时,我们不能把教学内容仅仅局限于数学教材上,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解读,深入挖掘编者编写这些例题让学生练习的目的是什么,要厘清教材内容背后隐藏的需要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所以,对话数学教材就成为搞好数学教学的前提。那么,如何来对话数学教材呢?
一、解读教材内容应尊重学生的知识水平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单元练习十二中的第1题:某妇产医院上月新生婴儿303名,男女婴儿人数之比是51:50。上月生男、女婴儿各有多少人?这一道题因为是安排在《比》的单元,从表面上解读,就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比的应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如果我们把比、分数、倍数等相关的数学内容联系起来思考,就可以发现这一道题的目的,其实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已经学过知识的能力。因为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过了分数应用题、倍数应用题。所以,他们完全有能力、有水平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这一道题。这样一来还可以丰富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所以,在解读这一道练习题时,我们不能把解读视角仅仅放在学生能够用比的知识来解决这一道题目,还要分析学生已经掌握的其它知识与技能,然后调动学生的前知识经验,看看能不能再用其它的方法来解决。这样,学生就会联系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运用比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把这一道比的应用题转化成分数应用题。也就是说男女婴儿人数之比是51:50,可以转化成女婴儿人数是男婴儿人数的50/51,也可以转化成男婴儿人数是女婴儿人数的51/50,这样,学生就可以用分数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此外,学生学习过用归一法来解决问题,那么,我们还可以激发学生这方面的数学经验,从而促进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这样地解读教材,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新的解决问题方法,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联系旧的知识经验来解决新问题,让学生的知识经验系统更有条理、更加完整。
这样,通过了解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并深入解读教材,就可以在解读教材的显性内容之基础上,充分挖掘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素材,让学生重新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重新构建,更好地贯彻新课标中“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因此,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在与教材对话过程中,要先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并利用好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充分发挥已经掌握的数学技能来解决数学问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扎实、更有效。
二、增减教材内容应尊重学生的生活环境
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负数》时,教材中出现的教学情境是2012年1月21日中央电视台发布的天气预报,列举了哈尔滨、北京、上海、武汉、长沙、海口这些地方的气温情况,目的就是想让学生通过观察、阅读这一情境图中的内容,感知“负数”这一概念的表象,接着再通过阅读情境图下面的文字来初步了解什么叫负数,最后再让学生填写表格来形成负数概念。在教学时,我放弃了这一张情境图,而是在前一节课结束之后,安排学生回家看电视中当天播放的天气预报,然后记录一下其中部分地方的气温情况。有的学生是记录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中的各地温度,有的是记录各省市电视中播报的天气情况。这样,通过一增一减,就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这些气温是学生自主记录下来的,在记录过程中或者记录之后,学生就有可能已经先研究了这些数字。这样,通过增减教材内容,让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达到了集体学习与个性化学习的有机整合。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深学生对身边数学的理解与内化。就比如上述的教学中,删除了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增加了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数学内容有一种熟悉感与亲近感,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当中来。
三、调整教材内容应尊重学生的数学经验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单元“三角形特性”中,在教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特性时,教材是先让学生自主摆三角形与四边形,通过拉动来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然后在“做一做”中让学生列举出生活中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多数教师在教学中会按照这样的教学顺序来进行,先让学生通过操作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然后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相关的例子。这些都是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进行的,学生缺乏对三角形稳定性的真正理解。在教学时,我尝试着将教材中的“做一做”作为例题来教学,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着三角形,为什么要制作成三角形的形状。这样,学生就会根据自己的数学经验得出许多种结论,然后我再针对学生所列举出来的种种物体,让学生研究。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结合自己数学经验基础上边操作边研究,从而得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由于这样的教学是学生自发进行的,就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将生活模型转化为数学模型。
总之,对话数学教材是数学教学的基础,我们只有与教材进行深入地对话,才能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更优化,更能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 山东省莒南县筵宾镇中心小学)
(本栏责任编辑 石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