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霞
中国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有其独立的历史、独立的技法、独立的审美特征。书法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特长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提高艺术修养,有助于了解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哲学思想,激发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如何提高书法教学的实效性呢7 .
一、传承——书法教学的基点
书法以文字为载体,以文学作品为书写对象。书法艺术体现我们民族的精神、震撼过无数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对文化传承有重要意义。书法不是单纯地停留在墨法、章法、笔法上,而是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书法教学的基点不是要培养书法大家、书法名家,而是要传承我国优秀的书法艺术和书法文化。我国留存的书法作品和书法论著,充满强烈的生命气息和人格魅力,倾述作者的人生境遇,宣泄作者的情感体验,幻化出无限丰富的审美意象,传达无限丰富的生命体验,表达作者的审美主张和哲学思想。书法中体现出来的刚柔、动静、虚实、方圆、曲直、迟速、轻重、浓淡、润燥、大小、疏密、离合、奇正、巧拙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审美范畴,以及派生出具有无穷生命意味的气势、风骨、神采等,从而形成书法审美的独特性格而为千年来的中国文人知识分子所钟爱。书法在技法层面论点画,要求藏头护尾、欹正相生;论墨法,要求浓淡有序、润燥相宜、骨肉不离;论章法,要求首尾照应、顾盼生姿、疏密相间、大小错落。书法的这些审美特征既是中国哲学思想影响下的产物,同时又由历代文人的书法实践在强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认同、对民族精神的认同。
二、临摹一书法教学的主要途径
汉字是由最基本的横、竖、撇、捺、点、提、折、钩八种笔划组成的,而每一个笔划都须经历起笔、运笔、收笔三个过程。临摹的主旨就是观摩、学习、模仿名家的笔画特点、运笔技巧。临摹的四个方式——心临、实临、选临、背临。
心临即读帖,用眼与脑观察感受分析碑帖,是精神高度集中于书作的赏析。“读”,并非读出声音来或单纯地识别汉字,而是观察、琢磨、研究字帖上的范字,分析字势、结体及用笔特点,通读或日泛读整篇字帖,感受字帖的整体精神风貌和意韵。
实临,是临摹学习过程中较为实用、有效、方便、可行的“实战”方法,较好地将“临”和“摹”统一起来,克服了要么“摹”易得形而失神和要么“临”易得神而失形的两个极端弊病。主要注意结体的准确,用笔灵动。
选临,进行字形归类,常用字重点临。如赵孟頫的作品《湖州妙严寺记》中字的结体、方阔、笔画开张舒展、点划精妙、使转灵语。
背临,包括意临和临意,必须建立在“对临”的基础上,在反复临习书法作品的同时,尽可能背诵作品文字内容。凡是临摹各家,不过窃取用笔,非规矩形似只取大意,尊古为实临,意临为求新;同时也可以抛开章法临意,借“意”书写,做到走出字贴,定出自己的风格。
三、内化一书法教学的着力点
书法是一门综合课程。我们在教学时不可以拘泥于笔画的分析,而应尽可能地挖掘书法教学中的潜在作用,使学生在写得一手好字的同时能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增加审美趣味,加强道德修养。一是在书法教学中,要求学生在书写前,平心静气;书写时,意到笔随。学生在一点、一横、一撇、一捺的练习中将书写工整、做人正直的思想内化;二是穿插古代书法家们苦学书法的故事,如池水尽墨的张芝,退笔成瓮的智永,柿叶代纸的郑虔,掘墓偷帖的钟繇等,将严谨认真、精益求精的意识内化;三是鉴赏书法,领悟书法家们通过黑白二色的书法世界倾述自己的人生境遇,宣泄自己的情感体验,幻化出无限丰富的审美意象,传达无限丰富的生命体验,表达自己的审美主张和哲学思想,将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书法文化,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心理素质内化;四是要求学生每天坚持练习不辍,一日不练,顿觉腕底生涩,将“持之以恒”“不畏困难”的意志品质内化。在练内功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为人做事不浮躁、不懈耽、不气馁的良好品质;培养了学生向着既定目标执著追求的意志信念。
四、师资——书法教学的保障
书法,实际上是一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历史,书法这门学问犹如浩瀚无际的大海,有许多知识需要去探求。大多数学校解决书法教学师资问题的方法是选一些字写得好的其他专业的教师来担任,或从社会上聘请一些写字好的人员来执教。这些教师,大多书法理论知识欠缺,或没有系统地研究过书法课程的教学方法,这样就造成书法课教师在保证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着专业知识不足、教学方法失当、教学效果欠佳等诸多问题。加强对书法课教师的培养,专门培养高层次的书法教师,注重文化涵量,多形式、多角度增加课外知识,把书法整合到各学科的教学中,这是解决书法课教学效果的主要途径。
(作者单位甘肃省金昌市第四中学)
(本栏责任编辑石红英)